苏秋麻利的将自已的床单被褥铺好。
洗漱物件归整在大木箱上,也就没什么东西了。
魏奶奶他们应该有打扫过这个家,相比较昨天,今个房里更加的干净整洁。
桌子边边角角都一尘不染,肯定是人细心收拾打扫过。
苏秋拍了拍手,准备去上工,一回头看到地下的一袋粮食。
对啊,忘了还有赵姐给她的粮食粮。
在魏奶奶家住下,粮食那些都得转移到这边,她往后就不能再回知青点吃饭了。
苏秋是新来的知青,上工没多长时间,分不多,现在还领不到粮食。
大队说等秋收的时候给,新来的知青先和老知青借着吃,等发下粮来再还。
苏秋原本没准备借粮食,本身空间的东西足够她吃,再说即便有粮,这土灶让她做饭也做不来。
但赵娜心细,本就是上老乡家住,再不带粮食,得被人低看翻白眼了。
所以赵娜给苏秋拿了一袋8斤的粗粮,和二斤细玉米面。
至于知青点补助的5斤粮食,赵娜说安排好会送过来。
苏秋又瘦又小,赵娜给的十斤和补助的五斤,倒也够她吃一个来月。
苏秋原本是想将粮食拿去给魏奶奶保管,毕竟自已在人家住,难免魏奶奶会让她蹭饭吃,总吃人家的粮食不好。
不过拎着东西走到门口,苏秋又返回来了,将东西放在门口。
算了,按着魏奶奶的热情劲,这要送过去,估计天天给她做饭。
苏秋吃空间的现成饭,实在觉得没必要,到时候吃不下去多浪费。
再说魏奶奶岁数大了,让这么大岁数的老人家给她做饭,伺候她个年轻人,苏秋心里也过意不去。
综上所想,苏秋还是决定不送粮了。
看来她以后得学着生火,假装烧热水做饭,不然每天不开火就有饭吃,不免叫人起疑。
不过眼下苏秋也不敢再耽搁,马上就要到上工的时间点了。
她一早没去找师父学习,还得去跑着和人说一声。
“魏奶奶,我有时候出去一趟,一会儿直接上工去。”
苏秋打了声招呼,匆匆出门。
厨房做早饭的魏奶奶隐约听人喊,探出个脑袋望了望,谁也没瞧见谁,便又笑呵呵的做好早饭。
往日的早饭是大碴子粥就咸菜,再配两个窝头。
想到苏秋今儿个来家的第一天,魏奶奶直接出去外面的鸡窝掏了两个蛋。
她准备煮两个水煮蛋,大孙一个,再给未来孙媳妇一个。
然而魏奶奶还没进厨房,收拾利索的卫野走出来。
“奶奶,往后您歇着,家里的活我来。”
卫野走过来,接过奶奶手里的两颗鸡蛋,径直进了厨房。
他从小到大在魏家吃不上饭,外面也是饱饥一顿饱一顿,十岁那会儿奶奶犯风湿病的正是严重的时候顾不上他。
他就在外野石头林生火自已学做饭,烤麻雀要不捞鱼烤着吃,总之逮着啥吃啥。
再后来去了部队,他因为年龄不够,一边跟随学习,一边在火头营帮忙洗菜切菜,接触的多了,后面学会了做不少菜。
所以做饭对他来说小意思。
大碴子粥已经熬差不多了,现在疙瘩还没切,旁边是几个硬邦邦的窝头。
卫野放下鸡蛋,出去后面园子摘了点冬季青菜小葱,又看着有黄瓜也扯了两根。
魏奶奶就坐在门前的阴凉处,看大孙子做饭。
切菜的刀工整齐有序,透过小厨房的窗户口,大孙俊朗的侧颜十分好看。
魏奶奶再次感慨,虽然在红河村长大,可卫野身上的气质不一般,也不知道亲生父母是做什么的。
“奶奶吃饭了。”
卫野做饭很快,端着饭菜出来时,身上干干净净,并没有弄脏衣服。
“唉,来了,你去喊小苏也吃。”
卫野闻言,随口道:“她刚才出门时说不回来了,一会儿直接去上工,就咱们吃。”
魏奶奶哎呦一声,“你这孩子怎么不早说,刚才那两个鸡蛋都煮了,早知道煮一个就行。”
“您上了岁数,更应该吃点好的补充身体营养,我年轻力壮用不着。”
卫野说完,将早饭放在院里的石桌上,把小葱煎鸡蛋饼夹到奶奶碗里。
“这么多,奶奶吃不了,既然小苏不在,那咱们分着吃……”
魏奶奶嘴上唠叨,心里却是满怀暖意。
养那么大的儿子,成家就忘了娘,她老年虽然孤苦伶仃,可也得了这么个宝贝大孙孝顺,保不准前世积下什么大福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