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那列晃晃悠悠驶向首都的绿皮车上,卧铺车厢里弥漫着一股独特的气息,烟草味、汗味,还夹杂着各种小吃散发出来的香味。
小马坐在铺上,手里正捏着个茶叶蛋,咬了一口,看着手提电脑港股的下跌突然像是想起什么,面色恼怒地骂道:
“机构放的什么屁,这距离他们喊出港岛牛市才没过几天。
当时我就说关注OK但千万别买,结果差点被骂死。
现在我就把恒生背后的底层逻辑给你们讲清楚,你们可都得好好听着,千万别再被骗了。”
坐在对面的刘平,嘴里嚼着干脆面,眼睛一下子亮了起来,赶忙问道:“小马,你快说说,恒生到底怎么个情况,为啥说已经走牛一年半了?”
说着,还顺手递了一包花生米给小马。
小马皱了皱眉头,接过花生米,认真说道:“首先要知道,恒生不是今年才走牛,从24年初算起来,指数都已经翻倍了。
为啥从24年开始算呢?
那是因为23年下半年,为了保汇率我们采用了紧缩型货币政策,导致市场流动性匮乏。
而且上面有3000点是A股底线的要求,这就使得低波A股量化交易横行,一水儿的中性策略。
机构那种长周期持股模式,因此巨幅亏损。
别看他们好像挺专业,其实择时水平和选股能力一点都不比你们强,也就是他们能凑一块儿想办法。
估计两个机构相互一探讨,最后想出了南下这么个损招。”
小马顿了顿,喝了口水,接着说:“去年,股市的最后一根稻草看上去是雪球敲入,实际上是机构先抽走了流动性。
从24年一开年,他们就拉下南下的大旗,12个月爆买了8000亿,是23年的2.5倍。
随后今年年初,趁着DS问世,又给大家吹外资归来,还鼓吹真科技在港岛有多牛逼,前4个月就带着大家冲了6500亿。
到这时候,我们累计为恒生注入了45000亿的流动性。
什么概念?
恒生一共才30万亿的盘子,这就占了15%啊。
咱们A股100万亿,救两次股灾才累计持股2万亿。
所以我以前说恒生已然A股化,就是这个意思。”
马修躺在上铺,听到这儿,探出头来,瞪大了眼睛,插嘴问道:“那后来呢,市场又发生了什么变化?”
说着,他把手里的薯片递给下面的两人。
小马接过薯片,接着说道:
“据我所知,港岛市场在我们南下4.5万亿的基础上,叠加今年5月份美元走弱,推动港币强方兑换,又向市场注入了3000亿的基础货币。
甚至把Hibor利率干到了0%,说流动性泛滥一点都不过分。
果不其然,然而这时候,市场逻辑陡然生变,朝着离谱的方向发展。”
马修点点头,恒生指数冲上24,000又打回来了,在高位钝化确实有调整的迹象,就问。
“你说中概股回来,带得起港股吗?”
“难啊!”
“为什么?”
“因为咱们现在深陷经济通缩的泥潭,通缩的典型特点就是资产荒,没什么好的投资标的。
所以这帮家伙就逮着一个暂时能盈利,还搭上哪吒快车的泡泡玛特死抱不放。
我3天前,说泡泡玛特可能短期见顶,差点被骂退网。
结果今天拉布布就崩盘了,嘿嘿嘿。”
卧铺里的人,都是猴精的其中有不少追了泡泡,但是到安全测出来了。
小马咬了口薯片,继续道:
“而且港币也要弱方兑换了,这是因为港币流动性泛滥,导致Hibor利率无限趋近于零,与美元的Ser利率背离,引发套息交易盛行,从而加速了弱方兑换的倾向。
具体做法就是卖港币买美元的高息资产,这样港岛市场上的港币就越来越多,越来越接近7.85这个弱方兑换线。
港岛金管局就得买入港币卖出美元,使得港币变少,H利率升高,直到套息交易结束。
这就是港币的联系汇率制,好处是汇率能稳定在7.75到7.85之间,但也有坏处。
通过三元悖论推导,选择了稳定的汇率和自由流动的资本,就必须放弃货币政策的自主性。
也就是说,港岛的利率、货币投放都得跟随美联储的利率周期,没办法调控资产价格、经济冷热和周期循环。
说白了,股市、房市涨也没办法,跌也没办法。
再加上你们这帮人,一会能把市场涨出大泡沫,一会又跌出大坑。
不信你们看着,如果最近老美下场干预,咱们A股一顿暴跌,把人砸得头晕目眩。
这两天在港股也砸蒙了吧?特别是创新药板块。
不过大家别着急,等他们都被砸得脑袋嗡嗡的,咱们再去抄底,嘿嘿嘿。”
刘平挠了挠头,又问道:
“小马同志,你说的这些市场情况确实复杂,那为啥职业股票交易者能靠股市养家,业余玩家却总是亏钱呢?”
说着,又拆开了一包榨菜。
小马边看着手提电脑一边说道:“这就涉及到一个思维模式,叫做第一性原理。
之前抖音流行马斯克语录的时候,经常提到这个名词。
叫什么来着?!
实际上它源自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这个家伙指的是在每一系统的探索中存在第一原理,是最基本的命题或假设,不能被省略、删除或违背。
在股市中,能否从第一性原理的角度思考并执行交易,直接区分了职业交易者和业余玩家,也决定了交易生涯的长短和成绩。”
小马又拿起一颗花生米丢进嘴里,接着说:“这个市场交易方法五花八门,股票涨跌让人眼花缭乱,看似充满不确定。
有些散户交流群,盘中激情分享,盘后热烈讨论,可我没见他们讨论出什么价值,只感觉到他们疲于奔命。
其实大部分人在股市失利,是陷入了方法焦虑,总想找一招制胜的秘诀,却忘了回归市场基本规则思考。
在股市中,第一性原理就是不可再分的基础假设或逻辑起点,由此可以引申出四点核心原理,几乎是所有交易方法的逻辑起点,每个交易者都能从中找到自己的本质思路。”
马修好奇地问:“哪四点核心原理啊?马同志你快讲讲。”
他一边说,一边从铺上爬下来,坐到小马旁边,顺手拿了个卤蛋。
小马竖起一根手指,说道:“第一条,供需关系是价格波动的根本驱动力。
股票价格由买卖双方力量对比决定,买盘大于卖盘,价格上涨,反之则下跌。
这是经济学基石,适用于所有交易市场。
在市场上的表现形式,就是成交量与价格之间各种正常或矛盾的表现,比如技术分析里的量价背离,本质就是供需矛盾的信号。
不同人对这一原理有不同延伸应用。
比如在《股票大作手回忆录》中,利弗莫尔的重大进步,就源于他在帕特里奇先生告诫下。
他理解了大钱不是从个别期货中产生,而是从主要趋势中产生,这是充分认识到市场整体供需后的思路。
但是我自己则总结出,关于市场转折节点的操作理论。
重点是要先衡量供需,再考虑表现形式。”
刘平接着问:“那第二条原理是什么呢?”
他把榨菜夹在面包里,咬了一大口。
小马又竖起一根手指,说道:“第二条,价值规律是长期价格的锚定基准。
股票价格长期围绕企业内在价值波动,内在价值由盈利能力、资产质量、成长性等基本面因素决定,这是价值投资的核心原理。
但真正能坚守价值投资的人不多,毕竟在每天都能看到价格波动的市场上坚守价值,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所以更多看到的是价值投机者。
在A股乃至其他股市,真正值得长期坚守的公司也很少,因为跨越时间和周期的价值本就不多。”
小马拿起水瓶又喝了口水,继续道:“现在很多时候讲价值,其实讲的是短期投机价值,在市场上也叫题材逻辑。
以我的思路,价值不仅指企业内在价值,有时突发的事件或政策等,会让市场对公司有新的价值评估。
但价格往往不会随价值慢慢释放而上涨,而是被非理性波动一口气拉上去,先透支后还债,这也算价值原理的一种表现形式,只是不是长期缓步前行。
所以我目前延伸应用的价值原理,是相对中短期基于变化的逻辑挖掘,而且要告诉你们,不是提到价值就一定是长期缓步的价值投资,过程中也有翻倍腰斩的波动。
没有对企业足够的理解和判断,别轻易死拿死等。”
马修追问道:“第三条原理呢,又是什么?”
他把卤蛋壳剥开,津津有味地吃了起来。
小马竖起第三根手指,说道:“第三条,信息效率是价格形成的动态机制。
市场价格是信息的瞬时反应,有效性取决于信息获取成本、传播速度以及投资者处理能力。
简单说,就是有信息优势的交易者更容易获利,比如有内幕消息,或者对信息处理速度有优势的,像量化交易。
例如某公司财报超预期发布,股价瞬间跳空高开,体现了信息对价格的及时影响。
还有盘中异动快速拉升的个股,盘后才出公开消息,也体现了信息优势。
但不是所有信息只影响一时,有些信息公开后才被挖掘追捧,容易变成短期价值,也就是题材逻辑。
所以不能说所有信息都无效,我认为不能引起走势变化的信息才无效,从侧面讲,走势有变化的个股,如果能挖掘出逻辑和短期价值评估,那就是更有效的信息。”
小马顿了顿,看着两人认真的样子,笑道:
“很多人说不要看消息交易,这话得客观理解,信息和消息是两码事,现在信息爆炸,不看信息不可能,关键是分辨有效信息,解析其是否符合自己的机会逻辑。
像我自己的机会逻辑筛选,主要围绕‘变化’两个字,这是我根据价值原理和信息原理延伸出的个人理论。”
刘平迫不及待地问:“那最后一条原理呢?”
他已经吃完了面包,正眼巴巴地等着小马的回答。
小马竖起第四根手指,说道:“第四条,行为金融学原理是非理性波动的根源。
交易者做决策会受心理偏差、认知局限及群体行为影响,导致价格系统性偏离基本面,这挑战了传统金融理论的理性人假设,解释了市场泡沫和崩盘等异常现象,也就是人是非理性的。
超幅度的上涨和下跌都源于此。
趋势延伸策略就是基于供需原理和这一原理构成的。
要是大家都理性,股价涨到合理估值就不涨了?那不可能。”
小马笑着拍了拍刘平的肩膀,接着说:“在我看来,这一原理不仅能用来制定交易策略,还能深刻剖析自身。
比如有限理性理论,指出交易者无法完全理性处理信息,常依赖启发式思维。
举个例子,你定好第二天空仓计划,结果开盘看到某根分时一跳动,直接就冲进去了,这就解释了你为啥不遵守策略,总是随机买卖。
再比如损失厌恶理论,指出交易者对损失的痛苦感是同等收益的两倍,所以会触发处置效应,也就是涨一点就卖飞,套住就死扛。
还有羊群效应理论,两倍决策受群体行为影响,形成跟风买卖,加剧市场波动,也就是所谓的抱团。
在自媒体时代,这一效应更容易发挥,我看到很多人刷抖音,看游资消息来选交易标的,理由就是在抖音上看到谁有多看好,或者多少人看好或不看好。”
小马拿起桌上的小吃袋,又抓了一把花生米,继续说道:
“这四大原理不是完全独立的,它们相互影响,也不直接决定什么,比如有价值不代表一定涨,涨也不代表今年涨还是明年涨。
交易者千万别线性思维。
这几个原理不是让你听完就能赚多少钱,而是让你进一步思考自己的交易逻辑,完善交易策略,从第一性原理角度思考,就不会陷入市场无序活动。
比如从价值和信息结合衍生出短线逻辑,就不用苦恼什么消息该关注,什么该无视,极大节省时间,更聚焦有价值的逻辑跟踪。
再比如从供需引申出全面估量总体市场及其趋势的概念,建仓时就会很安全,不容易进场就套牢。
要强调的是,这四大原理不是用来事后补救的,比如套住了问怎么解套,我不会,我会的是尽量不被套住。
问某个消息能引动市场什么表现,我也不知道,我知道的是怎么聚焦有价值信息,再结合供需等原理判断。
通过回归这四大第一性原理,交易者能穿透市场噪音,建立经得住时间检验的决策框架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