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
带着网咖回1950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29章

第29章

加入书架
书名:
带着网咖回1950
作者:
一斤小鳄梨
本章字数:
1984
更新时间:
2024-12-04

屏幕上徐徐拉开帷幕。

第二十二章 差距(下)
  站在1950年的北平去看1950年的纽约是一种什么样的感觉?
  李锐可以用两个字来形容:绝望!如今的北平已经是全国有数的大城市了,这里作为五朝古都已经算得上是相当繁盛。
  1949建国后,北平就很快开始恢复生机。
  很多人以为建国以后国家就开始实行票证制度,但实际上恰恰相反。现如今的中国还是自由交易时代。
  票证年代要到1955年才会实行。而实行票证制度的原因也很多,非三言两语能概括。
  但只是早1950年的北平,除了少部分进口产品、药品等物品需要凭条子购买外,大多数物品是可以自由交易的。
  所以1950年的北平已经是近30年里北平渡过的最好时光,黄金岁月了。
  冯石很喜欢现在的北平,因为现在北平透着一股朝气。商店盈门,摆地摊的小商小贩们卖力吆喝,大家都在努力工作,努力生活。
  对许多国人来说,生活就是如此。
  前门外有驼队的商贩运送着远方的货物来北平。
  还有列队等活的四轮马车,这是北平的高级出租车。只要有钱就可以去全聚德吃烤鸭子,也能去前门都一处吃羊肉烧麦。
  还能去内联升做一双漂亮的鞋子,去瑞福祥买身漂亮的大褂。这就是如今大多数国人的最高追求。
  一年能吃一次全聚德烤鸭子,买两双内联升的鞋,年底有闲钱,一家人每人买一身瑞福祥的衣裳。
  对大多数现如今的基层党员来说,这就是他们能幻想到的社会主义生活了。
  冯石是个很朴实的人,虽然他是共和国的开国将军,但是他所能想象到的生活其实也大抵如此。
  人人有饭吃有衣穿,耕者有其田,居者有其所。这便是这位将军心中的大同盛世。
  但是现在展现在在他眼前的是一个完全不一样的世界,一个有些超乎这个朴实的将军所能想象的世界。
  一栋栋钢筋水泥浇筑的高楼大厦如同森林中的巨木一样扎根与纽约曼哈顿。
  北平最高的建筑是前门楼子,大约45米。而纽约最高的建筑是帝国大厦,高度381米。
  纽约的高楼鳞次栉比,一幢挨着一幢,一栋接着一栋。大都会人寿保险大楼,214米。
  伍尔沃斯大楼,240米。曼哈顿信托银行大楼,284米。克莱斯勒大楼,319米。
  这些参天高楼仅仅是看一眼就让人眼晕。
  而在纽约,一百米以上的高楼已经数不胜数了。
  二百米以上的高楼也不再是凤毛麟角。
  曼哈顿的港口,无数的轮船在此进出。
  这一个码头一个月货运吞吐量比我国所有码头一年的吞吐量还要多久。
  而停靠在码头的那些船舶吨位,比全中国的船只加起来的吨位还要重。
  1950年,中国还有很多人连汽车是什么都不知道。
  而在纽约早已经是车水马龙的世界。
  宽阔的四车道大街已经开始因为早高峰而出现汽车拥堵的情况。
  极目所望,镜头下的纽约街头看不见穿着破烂的人。
  所有人都西装革履,让冯石都判断不出谁有钱,谁没钱。
  就连镜头里几个在帮人修车的工人都穿着没有补丁的背带裤和蓝色衬衫,头上还带着鸭舌帽。
  繁华的时代广场,人头攒动。长岛的中产阶级居住区里,家家有车,户户住别墅。
  纽约一个城市的汽车比全中国的汽车加起来还要多。
  看着看着,陆光达的眼睛就流出了眼泪。“同志们,这就是我们的敌人。这就是1950年的美国经济心脏,纽约。这就是我们要追赶的对象。”
  陆光达哽咽着流泪:“我们没有那么多时间,敌人不会停下来站在原地等着我们前进。他们会走会跑,会用最快的速度想办法甩掉我们。”
  “老冯,你看到了,你有什么想法?”冯石沉默了许久,最后一口气喝干了酒杯里的酒,再给自己点上一根烟抽了半晌。
  最后才说了一句:“震撼。我从前并不知道,美国居然如此发达。”
  李锐看了眼冯石:“怎么,老冯你不是动摇了吧。”
  冯石捡起一颗花生米砸在李锐身上:“说什么屁话。我冯石这一百多斤早就准备贡献给新中国的建设了。我有什么好动摇的!”
  “不过我现在是明白了,陆教授和他那些喝过洋墨水的同行们为什么那么着急了。要是我,我也着急。时间不等人,看看纽约,再看看我们北平。这看着像同一个年代的城市吗?”
  李锐也点点头:“是啊,美国在1940年就基本完成了纽约的城市建设。一直到后世的2022年,纽约的大布局都几乎没有变过。”
  “从各种方面来看,如今的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