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人还在,就不怕赖账啊。
刘鹤也很知机,不等她开口,就先表了态。三叔婆觉得放心不少,又寒暄了几句,看刘鹤脸色还有点苍白,笑眯眯地告辞了。
颜紫再三道谢,客气地送她出门,看人走远了,才把院门关上,有些忧心,“家里欠的钱多吗?”
“听娘说,零零总总借了快十两银子了。”这些银子里,有些是之前为了准备他去府试准备的路费,他这一病,全填进去了。
十两银子,一两银子是一千文,十两就是一万文!她听王氏念叨过,一个鸡蛋卖两文,一万就是五千个鸡蛋……颜紫脑袋里换算了一下,看向刘家院角那两只芦花鸡……还债压力山大啊!
也难怪,现代社会都一病回到解放前,这古代,请人看病也是件奢侈的事。
“你放心,不到万不得已,我不会让我娘卖你的!”刘鹤斩钉截铁地保证!
颜紫怀疑他是故意的,听了他的保证,自己更不放心了。白毛女不就被黄世仁拖去抵债的?
“我们得赚钱!”她斩钉截铁地对刘鹤说。
“等我回到镇上,我可以替书铺抄书。”刘鹤提供了自己当初的生财之道。
“我……我不能抄……”颜紫本想说她也行,一想到古代用的是毛笔,马上瘪了。可怜她大学毕业,到古代只能保证不做睁眼瞎而已,写字肯定是惨不忍睹。她看过刘鹤的字,放到现代就是妥妥的书法家。
“我明日就到外面走走,看我好了,至少能保证腊月前,只要无急事,应该没人来催债。”刘鹤对这点还是很有信心的。
颜紫对于读书人的身价,终于有了一个直观的认识。家里供个有出息的读书人,连讨债的都可以晚上门。
“我到溪边看看能不能捞点鱼虾烧汤,鱼汤最补身子了。”既然要留在刘家,就得休戚与共,眼前她没法到外面赚钱,好歹可以先想法子改善一下伙食,吃得好心情才会好嘛。
而且,从本性来说,她也不是吃白饭的人,王氏对自己好,她也希望能对刘家有点用。
颜紫拎起院门后的畚箕,顺手又拿了一个小篮子,找到一根麻绳,三样东西手里一拎就出门去了。靠山吃山靠水吃水,刘家离明溪这么近,好歹能弄点河鲜吃吃吧。
刘鹤看她干劲十足地出门去,松了一口气,她果然不是大户人家出身,这么熟练,以前在家应该也是做过家务的。
要不是为了不让他娘的心意全打水漂,他也不会铆足劲吓唬、胁迫颜紫,毕竟,她也是他娘花一两银子买的呢。
他重新关上院门,回到屋里,拿出桌上的书翻看起来。
今年错过了府试,明年就得府试院试一起参加,若能通过,得了秀才功名,也算踏入科举起步了。
颜紫铆足劲想弄点好吃的,拎着畚箕走到明溪边。
她小时候家里就是农村的,下河捞鱼上树捉蝉的事都干过,还是有点经验的。
她听到下游还有说话声传来,不想去被人围观,而且人太多也不是个捞鱼的好地方。所以她直接往右边一转,沿着明溪上游走。
一路看了几个地方,终于被她发现一个下畚箕的好地方,那边有块大石突出刚好在溪水上形成一个阴影,鱼虾就在这片阴影里出没,有些鱼看着都有她的巴掌长。
她下到水边,看那水黑魆魆的,这地方靠近山边,日光晒不到,摸着水还挺凉的,不敢贸然下水,就把麻绳一头系在畚箕提手上,将畚箕丢到那块大石下面,另一头就绑在一棵小树上。
左右没事,她四处张望,发现路边还长着一些荠菜。现在是春耕时候,大人孩子应该都忙着地里春耕春种,没几个人顾得上采挖野菜。
她忘了带把刀出来,直接就上手掐了。四月的荠菜卖得可不便宜,现在不吃白不吃,她挑嫩的掐,掐了一捧就从路边拉几根狗尾巴草当绳子,直接捆成一把放在边上。随后又去溪边拉起畚箕,还别说真捞到了几条巴掌长的小鲫鱼,另外还有不少虾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