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玲听到这话,眼神中闪过决绝。
她深吸一口气,仿佛下定了某种决心。
“解开手铐,我写。”
赵建军微微点头,拿起钥匙,走到刘玲身边,打开了她的手铐。
对于身为母亲的她,赵建军觉得很可怜,就像电视上那般找了十几年儿子。
然而,当她苦寻无果后,竟然变成了曾经最可恨的人贩子,这让他无法再对她产生怜悯之情。
若是对她怜悯,那些被她毁掉的家庭又算什么?他们活该吗?活该吗!
赵建军认为不应该这样。
坏人,就应该受到惩罚。
不论是肉体上还是心灵上。
赵建军静静注视着刘玲书写自已的犯罪经历。
这时,李明怒气冲冲走了回来。
他身后紧跟着刘猛,一边追一边喊道。
“你可不能动手。”
“李明,你听到了吗?”
李明不耐烦摆摆手。
“我知道了。”
“放心,我不动手。”
“郑局,我来审她。”
“三个小时,不一个小时。”
“我肯定能审出来。”
郑烨两手一摊,露出意味莫名的笑容。
李明神色大变,紧张地问道。
“怎么了?”
“难道孩子已经出事了?”
郑烨摇摇头。
“不是,而是刘玲已经交代了孩子在哪里。”
李明满脸茫然,看了看四周。
“谁搞定的?”
郑烨指了指赵建军。
李明更加茫然了,他怀疑自已是不是听错了。
他想了想自已出去的时间,似乎连三分钟都没有。
难道这院里院外时间流速不同?
外面一分钟,里面一小时吗?
否则怎么可能这么快就审出来了呢?
他又看了看地上跪坐着的刘玲,她一边哭一边笑地写着什么。
这尼玛是什么表情?
难道在庆幸自已即将被枪毙吗?
李明的脸上写满了疑惑。
“郑局,建军他咋审的。”
郑烨想了想,回道。
“就说了几句话而已。”
“刘玲,就乖乖交代出一切。”
李明满脸错愕,指着赵建军问道。
“他说了啥?”
郑烨如实回道。
“我知道你儿子现在在哪里。”
“他大腿内侧有胎记。”
“那天你去马路对面买雪糕”
“就这三句话。”
李明走到赵建军身边。
“你难道就是传说中精通犯罪心理的警察。”
“三句话让犯罪分子哭着认错。”
赵建军微微一笑。
“李所。”
“运气好而已。”
“恰好知道一些隐秘的事情。”
李明脸上写满了怀疑,嘴角微微下撇,眼神中透出一丝“你小子在骗我”的意味。
但他很快摇了摇头,爽朗地笑道。
“算了,不重要了。”
“能审出来就行。”
十分钟后,王金风尘仆仆地跑了回来。
他的脸上满是汗水,呼吸急促,但眼神中却透露出一种难以掩饰的兴奋。
“郑局,大巴车已经找到。”
“目前在高速服务区里休息。”
“交警方面已经联系服务区的工作人员去看了。”
“孩子已经找到,就是目前还在昏迷,已经联系医院了。”
郑烨闻言,微微点头,神色凝重。
“那孩子有哮喘,记得提前通知医院。”
王金重重点头,声音坚定。
“通知了。”
做完这些安排后,郑烨转头看向站在一旁的赵建军,刚准备夸奖两句,手机却突然响了。
他看了一眼屏幕,眉头微皱,随即接起了电话。
“喂,老领导。”
“您是来问抓捕A级通缉犯刘姐的事。”
“行动很顺利,人已经被抓。”
“孩童虽然她提前运走,但已经找到,并且拯救出来。”
老领导听到这个消息,松了一口气。
“嗯嗯。”
“王金带队的是吧。”
“这人我知道,挺厉害的。”
郑烨嘴角一抽。
这次行动虽说王金带的特警队确实很厉害。
但他还真不是不可或缺的存在。
“咳咳,老领导。”
“事情和您想的不一样。”
老领导闻言,眉头一挑,显然来了兴趣。
“你详细说说什么情况。”
郑烨便将这里发生的情况一五一十讲明。
尤其是赵建军三句话击破刘玲的心理防线,让她乖乖交代出了一切。
老领导听完,揉了揉自已发酸的肩膀,语气中带着赞叹。
“嘶,这新人确实厉害。”
“叫赵建军是吧,这个小伙子我记住了。”
郑烨笑呵呵地回应。
“能让您记住未来前途不可限量。”
老领导摆摆手,语气中带着关怀。
“哪有的事。”
“既然人已经抓住,也不着急这么早审问。”
“救出人质后,就先去休息吧。”
“你看,都已经这么晚了。”
郑烨:“好的,老领导。”
“您也注意休息。”
挂断电话后,郑烨看向赵建军,眼神中带着几分赞赏和期许。
“建军,你小子可出名了。”
“省局都说记住你了。”
“今后可有你忙得了。”
赵建军闻言,脸上露出腼腆的笑容,有些不好意思地挠挠头,“郑局,您过奖了。我只是做了我应该做的。”
郑烨拍了拍赵建军的肩膀,看向其余人。
“处理完了吗?”
“把人贩子都带走吧。”
“剩下的人安抚一下。”
李明应道:“好的,郑局。”
“这就交给我吧。”
虽然话说得容易,但等到安抚完其余人,把人贩子带回派出所后,也已经是五点多了。
那个孩子也被送到医院,目前正在医院接受检查。
有了刘玲提供的消息,想要找到孩子父母还挺简单的。
等到八点之后,联系当地警局协同走访一下就能确定。
派出所里。
刘猛拎着一大袋子热气腾腾的油条和豆浆,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
“都这个点了。”
“吃完饭再好好休息。”
边说边将袋子放在桌上,油条和豆浆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
李明看着桌上的油条。
“油饼呢?”
“我最爱的油饼呢?”
刘猛闻言,眉头一挑。
“你是不是油饼。”
“爱吃不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