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的朝堂,气氛压抑得如同暴风雨来临前的天空。皇帝一脸凝重地说道:“诸位爱卿,洛阳突发洪水,百姓受灾严重,朕需派一人前去处理此事,安定民心,恢复生产。”
大臣们听闻,纷纷低下头,谁都不想揽下这个烫手山芋。这洪水之灾,处理起来困难重重,稍有不慎,不仅劳心费力,还可能落得个办事不力的罪名。
皇帝扫视了一圈群臣,目光落在了徐炳兰的父亲身上,毫不留情地点名:“徐爱卿,朕看此事便由你去办吧,你经验丰富,定能妥善处理。”
徐炳兰心中猛地一紧,又气又恨,指甲不自觉地掐入手心。她明白,这又是皇帝的刻意刁难,想借此机会打压徐家。徐父虽心中愤懑,但皇命难违,只能出列,拱手领命:“臣遵旨。”
下朝后,徐炳兰心情沉重地走出大殿。平日里,因皇帝的刻意针对,许多大臣都对她避之不及,生怕惹祸上身。可就在这时,却见叶落陌主动走上前来,轻声安慰道:“徐大人,还请宽心。令尊大人能力出众,此次前往洛阳,定能顺利解决水患。您也莫要太过忧心。”
徐炳兰微微一怔,抬眸看向叶落陌,眼中闪过一丝惊讶。她没想到在这人人自危、对她避之不及的时候,叶落陌竟会主动上前安慰。“多谢叶大人关心,只是此事凶险,我实在放心不下父亲。”徐炳兰轻叹一声,语气中满是担忧。
叶落陌点了点头,神色诚恳:“我理解徐大人的心情,若有需要帮忙的地方,徐大人但说无妨。”说罢,微微颔首,转身离去。
徐炳兰望着叶落陌离去的背影,心中五味杂陈。她深知在这朝堂之上,人心难测,叶落陌的这份善意,不知是真心还是另有图谋,但此刻,她还是忍不住在心底对他多了几分感激 。
夜幕低垂,华灯初上。徐炳兰满心郁闷,独自一人走进了京城的一家热闹酒楼。酒楼内,人声鼎沸,酒客们推杯换盏,欢声笑语不绝于耳。然而,这热闹的氛围却丝毫无法驱散徐炳兰心中的阴霾。
她寻了个角落的位置坐下,要了一壶烈酒,一杯接一杯地往嘴里灌。这时,台上的歌女轻启朱唇,伴随着悠扬的琴音,唱起了婉转的小曲。
那歌声在嘈杂的酒楼中回荡,本应是悦耳动听的,可此刻在徐炳兰听来,却无比刺耳。她心中的烦躁愈发强烈,猛地一拍桌子,大声喝道:“唱得如此难听,给我闭嘴!”
酒楼内顿时一静,众人的目光都齐刷刷地投向了徐炳兰。唱女被这突如其来的呵斥吓得花容失色,手中的琴音也戛然而止,脸上露出委屈的神情,嗫嚅着道:“这位客官,小女子唱得不好,还请多多包涵。”
徐炳兰却不依不饶,又灌下一杯酒,醉眼朦胧地瞪着唱女:“包涵?唱得这么差还出来献丑,简首是扰人兴致!”
周围的酒客们见状,有的摇头轻叹,有的小声议论,都觉得徐炳兰有些过分了。但徐炳兰此刻满心都是皇帝的刁难、父亲的安危,根本不在乎旁人的眼光,只沉浸在自己的愤懑与痛苦之中,继续一杯接一杯地喝着闷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