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兰开夏后,埃德蒙心中早有盘算,他打算将早前攻占的约克家族领地,以及伯明翰所属的西米德兰兹郡,一并纳入兰开斯特公国的管辖范围。而如此一来,管理公国领地的重任,便毫无悬念地落到了亚瑟的肩上。
在父亲埃德蒙的全力支持下,亚瑟内心的壮志豪情被彻底点燃。他来到埃德蒙面前,向埃德蒙表明自己的决心——要对兰开斯特公国开启一场全面且深入的改革。
埃德蒙看着儿子眼中燃烧的斗志,心中满是欣慰,毫不犹豫地爽快同意了亚瑟的想法。
亚瑟深知,经济始终是国家发展的根本基石。经过一番深入考察之后,他发现尽管兰开斯特公国早己积极投身工业革命的浪潮,可传统农业依旧占据主导地位。
虽然工业革命的影响在大城市己经初现端倪,但是距离全面深入地推进工业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于是,他打算将兰开斯特家族打造成一个“超级企业”,以此来推动兰开斯特公国的发展。
首先,亚瑟将目光率先聚焦于工业领域。毕竟在他这个来自现代的穿越者眼中,工业永远是推动国家迅速崛起的强大引擎。
然而,要实现兰开斯特公国的工业化蜕变,本土力量的支持不可或缺。于是,亚瑟在经过精心筛选后,召集了公国内一众头脑精明、眼光独到的工匠与商人,以公国政府(兰开斯特家族)的名义与他们进行合作投资开设工厂。
由于在当时的英格兰,传统分散的生产模式依旧占据主导,手工作坊星罗棋布,各自为战,效率极为低下。
亚瑟便引入了自己记忆中现代工厂制度的先进理念,向众人详细阐述集中化和分工的种种优势。
集中化生产如同一只强有力的无形之手,将原本分散在各处的资源整合起来。借助科学合理的规划,为这些资源明确精准的行动方向,相互配合。从而有效提高生产效率和降低生产成本。
而分工则像是一套精密运转的齿轮系统,每个齿轮各自发挥自己位置上的作用。在这样的体系下,每个工人都专注于自己所分配的环节,每个步骤都安排专人负责。如此,工人们能够在不断重复的操作中精进技艺,生产出的产品不仅质量更优,产量也会大幅提高,在市场上自然更具竞争力。
以未来人的前瞻性眼光来看,亚瑟深刻意识到,对于志在崛起的强国而言,构建一套完善的工业体系是多么的重要。
他以纺织业取得的斐然成绩为范例,全面谋划多个领域产业链的拓展与完善。
在冶铁行业,亚瑟积极倡导打造从铁矿石开采、冶炼首至各类铁制品加工制造的一体化全流程产业模式。他大力支持建设大规模的炼铁厂,借助先进技术与设备提升铁的产量与品质。同时,着力推动铁匠铺等下游产业的革新升级,促使其能够生产出更为精良的农具、工具以及建筑用铁材,充分满足公国农业生产与基础设施建设的发展需求。
而煤炭产业作为工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源泉,亚瑟对其给予了高度重视。他不仅致力于扩大煤矿的开采规模,以保障充足的能源供应,还全力扶持一系列以煤炭为依托的相关产业。
比如积极推动炼焦业的发展,为冶铁行业提供优质的燃料支持,大力促进煤炭化工产业的初步兴起,尝试借助煤炭生产焦炭、煤气以及其他各类化工原料,进一步挖掘煤炭的潜在价值,显著提升产业附加值。
在交通运输领域,亚瑟敏锐洞察到高效运输网络犹如工业发展的血脉,对经济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他还积极鼓励加大运河与道路的修建力度。
与此同时,亚瑟力排众议,没有采纳此时备受推崇的,依靠市场 “无形的大手”自行调节的理论。他坚信,在推动国家工业化进程中,政府的积极作为必不可少。
于是,他充分发挥政府 “有形的大手” 的作用,通过科学引导与合理投资,将各个产业紧密关联起来。
在政府的有力推动下,冶铁业为其他产业奠定了坚实的原材料基础,煤炭产业为工业生产提供了充足动力与多样原料,交通运输领域中,运河与道路修建带动了造船、马车制造及道路维护等相关产业的发展。 这些产业相互依存、彼此促进,共同构建起一个有机融合、紧密联系且较为完整的工业体系,为兰开斯特公国的工业化发展注入了强大动力。
在农业领域,亚瑟同样掀起了一场意义深远的变革。虽然他并不具备专业的农业知识。但是为了提高农作物产量同时加速资本的原始积累,他决心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生产的组织模式。
于是,亚瑟借助政府的力量,积极动员农民加入国立的农业合作社。在政府友善的倡导与不太友善的鼓励下,农民们对这一新型组织形式从陌生逐渐走向认可。
通过农业合作社,各类农业资源得到了整合汇聚。国家对农作物实行统一价格收购,这种方式一方面为农民提供了稳定的生产资料和销售渠道,解决了他们农产品生产和销售的忧虑。另一方面,有利于政府从中获得利润,加快资本的原始积累进程,为国家进一步发展奠定经济基础。
而如果要谈农业问题,那么就很难绕开土地这一要素。在亚瑟的规划蓝图里,土地的合理布局与分配,对提升农业生产水平起着决定性作用。
于是,凭借兰开斯特家族在公国的强大威慑力,亚瑟果断对众多贵族与商人采取行动,以固定的价格将他们在圈地运动期间获取的土地以及现存的公地统统收归到家族名下。
随后,亚瑟再通过兰开斯特家族把这些土地租赁给政府。政府继而以相对合理的价格将土地转租给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