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姐,我中举了!
阿姐,我中举了!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阿姐,我中举了! > 第241章 踏春文会

第241章 踏春文会

加入书架
书名:
阿姐,我中举了!
作者:
螳螂爱跳舞
本章字数:
4316
更新时间:
2025-06-30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文会正式开始。

柳夫子理所当然成为了在场地位最高的人,尽管他也只是秀才,但谁让他是县学的夫子呢,多了一层官府的身份。

孟夫子虽然也是秀才,却只是武秀才,在夫子身份中要低一些。

柳夫子举着酒杯站起来,“乾坤朗朗,文脉泱泱,值此甲辰仲春,何不效仿古人饮酒赋诗,诸位,举杯同饮。”

众人齐刷刷起身,两手交叉握着酒樽,肥大衣袖垂下遮住胸膛,齐齐饮了一杯。

“痛快,好不痛快,这山间雎鸠关关,又闻鹿鸣悠悠,可有学子愿弹琴奏乐?”柳夫子脸色稍红,一双眼睛炯炯有神盯着县学的学子。

至于私塾的学子,他们可没有礼乐老师,大部分人都不会乐器,只能看着了。

县学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谁都没当这个出头鸟。

虽然谁都想表现自己,但多年来的儒学教导,将谦虚刻在了他们骨子里。

“不若有请陈兄为我等弹一曲。”有人提议。

“不错,陈兄曲乐奏得极为悦耳,陈兄当为我等表率。”

“那便辛苦陈兄,为我等奏一曲清泉之声。”

“陈兄,还愣着作甚,还不快快弹奏?”

众人你说两句我说两句,把陈及冠高高架起。

陈及冠苦笑,他倒是知晓这些同窗并没有让他出丑的想法,谁让他在县学风头太盛,交友颇多。

他干脆朗声提议道:“既然诸位兄台提议,小弟只好献丑,不知哪位兄台愿与我同奏一曲《高山流水》?”

方景河蠢蠢欲动,可他对音乐只能说通了九窍,一窍不通,自知跟不上冠弟的节奏。

“我来!”

陈及冠和周云武对视一眼轻轻点头,前者盘膝坐在地上,修长手指放在了榆木古琴上。

周云武则站在一旁,手里拿着竹箫,姿势相当标准。

陈及冠目光沉静,似己沉浸于那片山水之间。

随着他双手缓缓拂动,琴音乍起,如清泉自山巅汩汩涌出,灵动而清澈,在静谧的房间里流淌开来。

那一个个音符好似山间的溪流,欢快地跳跃着,绕过山石,穿过树林,带着自然的清新与活力。

周云武平时古板严肃,竹箫却是吹的极好,悠扬的箫声与琴声交相应和。

陈及冠的手指在琴弦上快速游走,琴音陡然变得激昂,仿佛一阵山风呼啸而过,吹过峡谷,吹过茂密的山林。

风声、树声交织在一起,如万马奔腾,气势磅礴,展现出高山的巍峨与雄浑。

接着,他的动作渐缓,琴音又变得柔和起来,似山间云雾缭绕,如梦如幻。那舒缓的旋律,仿佛是山间的薄雾,轻轻笼罩着大地,给人一种宁静而悠远的感觉。

他微微闭上眼睛,全身心地投入到演奏中,脸上露出陶醉的神情。

琴音时而如潺潺溪流,时而如滚滚波涛,将《高山流水》的意境完美地展现出来。

一曲终了,陈及冠缓缓睁开眼睛,双手从琴弦上移开。

余音仍在山林里回荡,仿佛那高山流水的美景还在眼前,令人久久沉浸其中,难以自拔。

众人听的如痴如醉,好似看见古代的伯牙与子期。

柳夫子看向两人的目光满是赞赏,率先抚掌,众人醒转,跟着抚掌,赞不绝口。

陈及冠露出温和笑容,拱手行礼,“小子献丑了。”

众人立马说他谦虚了,不少人眼里满是羡慕,他们觉得陈及冠真有高雅学士的模样,让人心生向往。

柳夫子等大家讨论了一会儿音乐,这才站起身说道:“方才弦歌袅袅,犹带上古遗音。子曰:'兴于诗,立于礼,'今日我等以灵隐二字为题作诗,以一炷香为限。”

话音刚落,众人立马苦思冥想,特别是私塾的学子,心中都憋着一股气。

乐方面他们比不过县学的学子,其他方面可不一定了。

陈及冠也在思考,运用教谕教自己的方法,先将意境确定,随后选取意象,组合在一起,慢慢打磨,一首诗就完成了。

一炷香的时间很快过去,学子们还是一样,谦虚的紧,先是将一人高高架起,让他领头,这才敢分享自己的诗。

作诗的分享维持了很长时间,因为没有哪个学子是不会作诗的。

一般都会吟诵出来,然后让夫子点评,这也是一个进步的过程。

陈及冠的诗谈不上最好,但也算是名列前茅,柳夫子抚着自己的美髯,眼里满是满意。

他一首在见证陈及冠的进步,心里不禁有些羡慕教谕能收到天赋这么好的弟子。

作诗过后,众人稍作休息,县学的学子大多拿出画架,将现场的画面记录下来。

陈及冠没画,他刚才没吃饱,此时正在慢条斯理吃着东西。

休息一会儿过后,便是辩论赛,这次夫子给出的题目很难,讨论的是性善论还是性恶论。

这个辩论赛自然是讨论不出结果的,毕竟连圣人都没给出确切的答案。

无非就是看谁的口才好,能将对方辩的哑口无言便是胜利。

陈及冠不知不觉成了县学的主力,他脑筋转的很快,而且总能抓住新奇的角度,将对面两个私塾的学子辩的说不出话来,让县学学子一片叫好。

也是因为这一茬,陈及冠彻底在宁县的读书人圈子出了风头。

接下来是学子的自由交流,可以随意讨论,有不少学子都端着酒樽,来和陈及冠说话。

陈及冠来者不拒,他也不管来人抱着什么心思,反正他的态度是挺不错的。

其中朱青对他的态度最好,话里话外满是佩服。

夕阳西下时,柳夫子便宣布今天的文会到此为止。

灵隐山距离县城的距离不近,要是再耽误些时间,回到县城怕是天都黑了。

众人收拾好东西,又结伴下山。

这次就没进入寺庙了,径首朝山下走去。

下山的速度终究要比上山快,折腾的一天的学子们一路上沉默寡言,显然有些疲惫。

陈及冠倒是依旧兴致勃勃,甚至打算回家后抽空写一篇灵隐游记出来,说不定能流传到几百年后,让后人背诵......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