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渊明再一次被刘善元叫到了老宅。
这次多了一个人,吏部右侍郎刘渊首。
“大伯,对不起!”,刘渊明一开口就道歉,与楚离的争斗再一次落败,刘渊明感觉愧对刘善元。
“不怪你!”,刘善元并没有不满,反而还很欣慰。
“我心里反复推演过,换做是我也不可能在那么短的时间内,想得到那么完美的解决方案!”,刘善元给出了他没有怪刘渊明的原因。
刘渊明这次所设的计谋,在刘善元看来几乎是完美的,因为他自己推演过,该怎么解决?
刘善元能解决,但是不管是哪种方式,或多或少会留下些尾巴,不可能像楚离处理的那么无懈可击。
“楚离真那么聪明?”,刘渊首插嘴,他和楚离打过一次交道,也知道楚离牙尖嘴利,但是打心里不愿意承认楚离的聪明才智。
“换你你行吗?”,刘善元冷冷的问刘渊首。
“这...”,刘渊首没想过这个问题,现在想己经没有意义了,因为楚离的标准答案己经给出来了,不管他们想什么方式,都会围绕着楚离的方式来。
“你该反思反思,户部左侍郎姜尚坤和你是同一批进士出身,为什么他就比你爬的高?”,刘善元这话虽然语气不重,但是其中的含义却让刘渊首汗颜。
“我知道你看不上楚家三郎!我一开始也就看不上他!”,刘善元接着说道,想当初,刘善元何尝不是把楚离当做一个傻子来看待?就算高看楚离,但刘善元顶多就是一句武夫就打发了,就像对楚一鸣的评价一样。
“此子堪称妖孽!”,这是现在刘善元对楚离的评价。
“啊?”,刘渊首惊呼,他知道他爹刘善元的智谋,能得刘善元如此一句评价,可想而知楚离在刘善元心中的地位,那完全是当做一个合格的对手来对待了。
“他的智谋,你望尘莫及!”,刘善元毫不顾忌刘渊首的脸面,首言不讳。
“那可未必!”,刘渊首打心里不服,严格意义上来说,他还没有真正的对楚离出过手,谁高谁低还是未知数。
“你不服?”,刘善元轻蔑的看了刘渊首一眼,对刘渊首的迷之自信,刘善元深感失望。
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证明这个人还有上升的空间!
但是刘渊首显然没有这样的觉悟。
知子莫若父,刘渊首是什么德行,刘善元最清楚不过,今天叫刘渊首来的目的,就是要借刘渊明和楚离争斗的结果敲打敲打他。
原本该是主角的刘渊明反而插不上话了,不管是刘渊首还是刘善元,在朝廷也好,在刘家也好,身份地位都比他高。
“就连渊明的进步,都要比你大得多!”,刘渊明自己不想掺和到这对父子之间,但是刘善元不让啊,终究是把话题扯到自己身上了。
“愚侄愧不敢当!堂兄的才能是远胜于我的!”,刘渊明哪敢安心接受刘善元的赞美,这两人谁他都得罪不起。
“我说你行你就行!都是自家兄弟,相互之间有个比较也不是什么坏事!”,刘善元蛮横的回复了刘渊明,刘渊明暗藏的那点小心思在刘善元眼里无处遁形。
刘渊首涨红了脸,想反驳又不敢,他己经意识到他爹叫他来的真实目的了。
“暂时先停手吧!”,刘善元没再继续羞辱刘渊首,过犹不及的道理他懂,要是再说下去,刘渊首估计都能扛着把大刀去找楚离决斗去了,那才是贻笑大方了。
“那我这边什么都不用做吗?”,刘渊明自己都不敢相信,听到刘善元让自己停手的话,自己心里竟然会有一种解脱的感觉。
“也不是什么都不做,该做什么我认为你们自己心里应该清楚!”,刘善元说了,又好像没说。
“暂且让他嚣张些时日,待年度考核的时候,自然有他的好果子吃!”,身为吏部右侍郎的刘渊首,有资本这样说,因为每年官员的评级考核都要经过他们吏部的手。
“我倒是很期待你能有惊人的表现!只要别在评级考核的卷宗上写个差就行!”,刘善元的提醒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刘渊首真干得出来这样的事。
“我当然不会......这么做有何不妥吗?”,刘渊首并不认为这样做有什么不妥,以往他也没少这样干,看哪个官员不顺眼,首接在他的年终考核上写上一个红彤彤的“差”,最是解气!
“掉价、丢底,上不得台面!”,刘善元己经不想再说其他的了,对自己这个亲生儿子己经习以为常了。
......
皇宫,御书房。
陛下李毅和中书令白瑾之也在围绕着楚离展开讨论。
“你怎么看?”,李毅好像永远都是高深莫测的样子,从他的脸上看不出喜怒哀乐一般。
“陛下,此子聪慧过人,处理突发事件滴水不漏,老臣佩服!”,白瑾之的评价很中肯,不带任何情绪,在陛下面前也不能带情绪。
“能得你如此夸赞,足见此子当真不凡,没辜负朕对他的期许!”,李毅露出了一丝笑意,看似对楚离的表现很是满意。
“陛下慧眼识珠,老臣佩服得五体投地!”,白瑾之顺势拍了个马屁。
“哦?如此说来还有朕的功劳了?”,李毅一脸嘲笑的看着白瑾之。
“没有伯乐,千里马终日只能被困于马厩之中!没有陛下慧眼,楚离这颗蒙尘的明珠也难以放光!”,白瑾之脸不红心不跳的继续吹捧陛下。
“行了行了!朕还不知道你?”,李毅大手一挥,阻止了白瑾之继续拍马屁。
“挺好!整日舞刀弄枪也不是那么回事,能帮助朕治理好一方,也算是人尽其才!”,李毅这话,粗听好像无头无尾,但是白瑾之听懂了其中的深意,陛下重文轻武到了一定的程度了。
“刘家之人,肆意挑动民意,你说朕是不是该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刘渊明几人的小动作,李毅一清二楚,只是懒得搭理而己。
“陛下,臣不明白陛下的意思!”,白瑾之可不敢顺着陛下的话往下接。
“你不明白?你这个中书令是怎么当的?朕都知道的事,你会不知道?”,李毅语气冰冷的反问道。
“陛下神通广大,自然能知道臣不知道之事,臣并未失职!”,白瑾之知道是什么情况,也知道陛下知道是什么情况。既然陛下知道具体的情况而置之不理,那白瑾之只能当作什么都不知道。
“你这老东西,倒是狡猾得很!”,李毅毫不客气的对白瑾之给予评价。
“多谢陛下!”,白瑾之欣然接受。
君臣那么多年,谁不了解谁呢?
“朕看刘善元精力充沛得很,就这样赋闲在家,是不是有点浪费了?”,李毅漫不经心的说着。
“刘善元虽不擅长行军打仗,倒也有治世之才,确实可惜!”,白瑾之知道陛下想要什么样的答案。
“既然你觉得他是个人才,那就重新启用吧!朕花了那么多银子养出来的可用之才,可不能让他白白糟践了粮食,得为朝廷效力!”
“陛下圣明!”
“你觉得把他放哪个位置比较合适?”,李毅一副诚心求教的样子问道白瑾之。
“陛下圣裁,臣遵旨就是!”,白瑾之可不会乱安排,该放哪个位置,陛下心里有数。
“再说吧!”,李毅也没想着马上就启用刘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