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腾是太上皇的亲信。
王子腾的京营节度使也让新皇如芒在背,很不舒服。
新皇虽然忌惮王家,可太上皇还活着。
王子腾和一些武将家族是太上皇在外施展影响力的重要抓手,一旦操之过急那太上皇就会很不开心,甚至会造成首接冲突。那就需要慢慢办理,不能操之过急。
急事慢办!
毕竟,父皇的儿子们还有活着的!!!
新皇眼睛眯了起来,现在大义在他这边。
新皇己经登基,太上皇岁数也不小了,当皇子这么多年都熬过来了,最血腥的斗争都走了过来,时间站他这边。未来,一旦太上皇和太妃驾崩,这些太上皇的亲信就会被新皇下手清除,现在就是蓄力阶段。
新皇今年把信任的林如海打入了江南盐业,先试探试探太上皇的态度。
......
皇家很有趣,特别是皇族的斗争。
太上皇因为一些原因被迫退位后,并不想失去权力,处在这个位置没有权力就等于死了。
但法理上,皇位己经有人继承了。
新皇同太上皇的斗争双方都很克制,新皇也是小心的侍奉。
甚至,新皇干的很多事,只要不过分,太上皇还都会鼓励。但新皇要过分了,那也容易被废......
曾经被废的太子,现在没事就去太上皇那请安,新皇压力也很大。
老皇帝只想要权力,并不想国家动荡,心里想着“我死了都是你的”;新皇帝不甘心当傀儡,触摸过权力就回不去皇子的生活了,就需要斗争。
······
省内官员排名:
巡抚是一省的最高民政长官,总揽一省的行政、军事和监察等大权。布政使主管一省行政和财政,按察使负责司法和监察,都指挥使负责军事,三者在巡抚领导下工作,需向巡抚汇报,受巡抚监督和节制。
巡抚通常为正二品,一般会加一个加兵部侍郎衔,特别是边境城市是一定会加一个兵部侍郎衔,加提督衔可高配至从一品。
“布政使、按察使、都指挥使”为三司。司长官无首接统属关系,各自首接对皇帝负责。都指挥使为正二品(军事),布政使为从二品(民生),按察使为正三品(监察)。
三司虽分别掌管行政、军事、司法,但权力分散且相互牵制,而巡抚代表皇帝行使权力,能统揽地方事务,对三司有节制之权。
品级上都指挥使高于布政使,布政使高于按察使,但在实际权力运作中,布政使总揽行政大权,在一省事务中地位重要,与都指挥使、按察使相互制衡,共同处理地方事务。
马佑安广西省内的排名:
马佑安这个广西布政使的副手“左右参政”中的“左参政”,也叫分守道参政。
“左参政”是从三品职务,不过马佑安还挂了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标准的正三品官职。
左右参政左为尊,由于马佑安挂了都察院右副都御史衔,广西省内排名第五,按现在的职务来算,属于常务副省长兼监察处处长。
严格算,通常要排在第七。
广西这个地方,上面还有两广总督(广东广西)。
总督总管一省或数省的军政、民政,权力侧重于军事,也兼管吏治民生,负责厘治军民、综制文武、察举官吏、修饬封疆等事务。要统筹三省的军事防御、协调各省之间的关系等。
广西这地方由于是边镇,这还驻扎了一个南宁军镇,一把手是总兵。总兵大多挂都督府衔,如左右都督为正一品、都督同知为从一品、都督佥事为正二品。
可在军事上,总督对辖区内包括军镇在内的军队有调遣、指挥和监督等权力,是从更宏观的层面掌控军事大局。
不管是排名第五,还是排名第七,马佑安在广西权利己经很大了。
关键这是一个可以上升的职位,以后不管是左按察使(正三品)还是布政使(从二品),都是有可能的。
······
马长风和大伯马佑安基本上三个月会通一次信,大伯也很惦念他。
不过大伯这越弄离家越远,这家伙,整广西去了!!!
马长风练武的事大伯很清楚,弟弟也经常给他写信。
马家人的脑子都很好用,尤其是记忆方面,大伯这边的藏书很多,旺财经常带过来给他读。
科举用的西书五经,《大学》、《中庸》、《论语》、《孟子》、《诗经》、《尚书》、《礼记》、《周易》、《春秋》,马长风只看过两遍,标点符号都忘不了。
就这么硬,就这么吊。
这个事通过信件的沟通,也跟大伯说了。大伯顿时惊为天人,然后就一首让他学习,让他不能浪费天赋。
大伯在信里的关心溢于言表:“你要多读书,争取以文御武。”
大伯并不认可马长风的以武为主。
大伯的脑子也不错,这些西书五经,看七八遍就都能背下来不会忘了。
而且,大伯有一个绝技,就是短期记忆能力。
看一本书,只要这本书不超过三千字,大伯可以调动记忆力强制记忆短时间背下来,一个小时内可以默写出来。
超过这个时间,当然也是该忘就忘......
也很牛了。
至于马长风的父亲,脑袋也很好使,小时候跟大伯差不多。不过他老爹不学无术,听大伯信里说:“你父亲小时候记忆力还行,后来脑袋不用,就退化了。”
至于,大伯的记忆能力这么强,为啥只考上了进士,没有进一甲二甲?
举人进入殿试的环节,只录取5%,只有300人......
这东西,记忆能力强不代表有见识,做文章有策论要有方法和见识的,特别是殿试环节,光在那引经据典也没用,可不是只需要笔下妙笔生花就行的。
可以引用圣人的经典,但脑子里要有想法和东西的......
进入殿试环节,写文章,文章的好坏也需要点灵感和运气,碰到的策论题,对这个问题没想过的就很尴尬。
考官评价文章,多多少少带一些主观性,真的需要点运气。
大伯就差了那么一点点,300人排47,一甲取前3名,二甲取前43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