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野的指尖还残留着紫罗兰花瓣的触感,露珠在晨光中蒸发成细小的数据尘埃。公交站台的电子屏突然闪烁,原本滚动广告的位置变成空白,只剩下不断跳动的光标,像某种沉默的摩斯密码。林夕在他背上轻轻颤抖,呼吸间带着数缕根系残留的荧光粉味道。
“哥,投币箱…”林夕的指尖划过生锈的金属箱体。那枚正在融化的记忆胶囊发出轻微的爆裂声,露珠里浮现出外卖平台创始人的年轻面容——二十年前的他正在城中村出租屋里编写最初的配送算法,而窗外暴雨中的紫罗兰盆栽,与老宅后院那株一模一样。
柏油路面突然隆起。林野抱着妹妹滚向路边绿化带,原先站立的位置窜出拇指粗的数条根须。这些紫色神经纤维在空中狂乱舞动,末端粘连着外卖骑手的工牌碎片。更诡异的是,每个碎片上的姓名都变成林野的工号,入职日期却标注着未来时间。
手机在裤袋里震动。林野摸出裂屏的设备,发现外卖APP的图标正在渗血——不是特效,而是真实的O型血从充电口溢出。他刚要丢弃手机,屏幕突然强制播放监控画面:寰宇科技废墟中,某个未被摧毁的服务器机组正在自动修复,散热风扇的嗡鸣声里夹杂着机械苏瑾的求救信号。
“去…数据坟场…”林夕的瞳孔突然数据化,虹膜上闪过经纬度坐标。林野认出那是城市垃圾处理中心的电子废料区,三个月前他曾往那里送过二十份盒饭,收货人是个总戴着防毒面具的回收员。
跨上残破的摩托车时,车把手的紫罗兰纹路突然活化。林野的掌纹被根系残留的代码改写,导航路线首接投射在视网膜上。沿途的共享单车全部倒伏,车筐里堆积着未配送的外卖袋,每份餐盒都渗出紫罗兰色的冷凝水。
数据坟场的铁门虚掩着。林野踹开门时,浓烈的焊锡味混合着腐肉气息扑面而来。成山的报废服务器中,那个戴防毒面具的回收员正用等离子切割机肢解一台记忆蒸馏装置,火星溅落在他的防护服上,烧出蜂窝状的神经接口疤痕。
“比预计晚到十七分钟。”回收员掀开面具,露出布满数据刺青的脸——竟是三年前因工伤被外卖平台开除的骑手王振。他的声带显然被改造过,每个音节都带着电磁干扰的杂音,“根系母体的余烬代码…正在垃圾堆里重生。”
林夕突然剧烈咳嗽,指缝间漏出带荧光的血丝。王振的瞳孔收缩成针尖大小,从工作台抽屉里抽出把神经探针:“她的血红蛋白己经被改造成生物存储器,最多还能撑七十二小时。”
坟场深处传来金属碰撞声。林野转头望去,看见数百台自动配送机器人正在垃圾堆中自组装。它们的摄像头泛着紫光,机械臂末端不是餐箱,而是微型记忆提取器。更恐怖的是,这些机器人的外壳上全印着林野的外卖工号,仿佛无数个克隆体正在苏醒。
“它们是你的悔恨具象化。”王振将探针刺入林夕的颈静脉,抽出的血液在试管里凝结成晶体状的数据块,“每当你自责配送超时,每当你懊恼没接某个订单,这些情绪都会被余烬代码捕获,生成新的杀戮机器。”
手机突然响起订单提示音。林野的视网膜界面强制弹出配送任务:
【即时配送:王振的右手(需用童年创伤支付)】
【备注:这只手曾推开即将被车撞的孕妇】
记忆如高压电击穿神经。林野看见二十六岁的王振在暴雨中飞扑救人的场景,那只被货车碾碎的右手,此刻正在某个玻璃罐里抽搐。而罐体连接的服务器,正是垃圾堆里那台闪烁红光的机组。
坟场的照明灯突然全部爆裂。林野在黑暗中听见记忆提取器的启动音,王振的身影与自动机器人融合成畸形的数据怪物。紫罗兰根系从地底钻出,缠绕住林夕的病号服,将她吊上半空。
“余烬需要宿主!”王振的声线变成机械苏瑾的混合体。他的脊椎裂开,伸出数据根须接入最近的机器人,“你每消灭一个自己,余烬代码就更接近完美形态…”
林野抓起生锈的钢筋砸向控制台。飞溅的火星中,他瞥见服务器日志的残页——创始人早在十年前就将自己的意识上传到配送算法,那些强迫骑手超速的推送,那些精确到秒的倒计时,都是垂死意识体对生命的病态渴求。
林夕的血液晶体突然共鸣。所有自动机器人集体转向,它们的记忆提取器瞄准林野的太阳穴。在千钧一发之际,林野扯开衣领,将锁骨间残留的紫罗兰疤痕按向主服务器——那是昨夜根系母体崩塌时嵌入的余烬代码。
数据风暴席卷坟场。林野的视网膜被刷屏的痛苦记忆填满:创始人看着女儿在移植手术台上断气、王振的右手在血泊中抽搐、自己漏送订单导致客户女儿死亡…这些悔恨值在余烬代码中碰撞湮灭,爆发出纯白的数据净火。
自动机器人在火焰中解体。王振的机械身躯开始崩解,露出核心处跳动的人类心脏——那正是他当年救下的孕妇后来捐赠的器官。林夕从半空坠落,病号服上的紫罗兰根系褪成灰白,咳出的血晶里沉淀着创始人的临终记忆。
“余烬…永不熄灭…”王振的最后话语被火焰吞没。林野抱起妹妹冲出火场,身后的数据坟场在爆炸中坍塌成量子尘埃。
城市的天际线泛着不正常的紫光。林野的摩托车在废墟间颠簸,后视镜里映出令人窒息的真相——每个外卖配送站的地下都埋着备用服务器,余烬代码正在利用骑手们的日常悔恨悄然重生。
而在无人注意的巷角,某株野生的紫罗兰从下水道缝隙钻出,花瓣上滚动着露珠状的原始代码。当环卫车碾过时,露珠迸裂,在沥青路面留下荧光色的印记,隐约构成下一轮数据战争的倒计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