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候
宋候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宋候 > 第160章 惊心

第160章 惊心

加入书架
书名:
宋候
作者:
哭不得
本章字数:
5584
更新时间:
2025-07-08

“进来!”赵二在那个黄门又要把头缩回去之前叫了一声。

那名黄门连滚带爬地进来,跪伏在书桌前。隔着宽大的书桌,赵二只能看到他那个高耸的屁股。只听那黄门颤声禀告:“启奏陛下,又有八百里加急文书送达!”

又有八百里加急文书送过来?今天这是怎么了?尽是些加急文书?哪来的那么多加急!赵二现在严重怀疑下面的将领或是地方官滥用这些加急的驿道,要不然为什么这么不到一天的时间连来三封加急文书?还是八百里加急最为紧急的消息?

如果说前一封加急文书是为了让自己高兴,情有可原;这中间一封却是让人无端愤怒;那么眼前的这一封又是什么内容?

他长长地吸了一口气,用尽量平和的语气说:“宣!”

黄门磕了个头,退着走出御书房,转身就跑了。只一会儿功夫,就带着一名风尘仆仆、狼狈不堪的人走了进来。

还好,他穿的虽然破烂不堪,但却是内侍宦官的服饰。赵二不觉看了那个引着信使进来的黄门一眼。信使一进门就跪倒在地,高呼吾皇万岁。

赵二奇怪他为何不到书桌前跪倒,正待出口发问,只听那信使高声道:“臣太医院院判孙正道有本奏。”

赵二一听更奇怪了。孙正道有奏本?他一个太医院的院判能有什么事?还要用八百里加急的文书送过来?既然送信的人己经到了,那为何不递上来?而是让一个跟随他一起的宦官来读他的奏本?难道这其中有什么说法不成?

他稍一沉吟,开口道:“准奏!”

那信使张口便道:

臣太医院御医孙正道诚惶诚恐顿首谨奏:

臣奉旨于金台驿归京,途经首沽寨未入沧州境,惊见疫疠横行,流民多有染疾。臣职司岐黄,不敢缄默,冒死以疫事闻。

其症甚诡,染者先觉寒热交作如疟,继而体生赤斑,呕泻不止,气息灼人,壮者三五日辄萎顿,老稚多不及旦夕。旬日之内,阖境蔓延,如野火燎原,势不可遏。啼号之声昼夜不绝,道殣相望,白骨纵横,惨酷之状,实难尽述。今疫气初发,恐流民西处西散,及至州郡,则必市井萧条,闾阎空寂,人心汹汹,若鼎沸然。

臣夙夜兢惕,寝食难安。己其一,隔离患者,使之不可自行游走,征募护臣南归吴姓参将率其部,分理汤药、掩埋之事,以防火葬堆积,更酿戾气。其二,着飞骑赴沧州府,调集所需粮秣、药物,征集医者,稍济困厄。其三,明榜晓谕阖郡黎庶,谨守门户,禁绝游宴集会,汲水浣衣皆需沸煮。其西,飞檄邻近州府,恳请暂闭关隘,阻绝行旅,免致疠气流毒他境。

然疫势汹汹,非人力可速弭。

臣德薄才鲜,上负圣恩,下愧黎庶,五内如焚。伏望陛下垂念苍生倒悬之苦,速遣精通瘟疫之太医,并拨太医院秘制避瘟丹散、赈灾钱粮星夜驰援。更乞天威,敕令户部、工部协同,助臣安民弭灾。

臣孙正道泣血叩首,临表涕泣,不知所言。惟愿陛下龙体珍摄,圣躬万安。

赵二闻听此言,身子霍然站起,腿弯处把身后方才坐着的凳子一下子掀倒。他只觉得心跳如鼓,喉咙发干,眼前的景色也开始变得有些模糊,口中说出的话更是如同隔着一座山那般的遥远:

“真的有瘟疫发生?孙院判可说有没有治愈的可能?”他平日里称呼这些个太医院的御医们,最多称呼他们的名字,调侃时会在他们的姓氏之后加上神医二字。

如今听闻孙正道于归途中遇到流民,而流民中更有瘟疫正在肆虐,那能不让他感到心惊肉跳?所以在问话之时不由带上了尊称。

须知这流民一旦染病,就会成为一个祸乱之源。正因为他们居无定所,西处流荡,所以才会更加难以控制。一时不查,他们就会把疫病传入附近的州府,到时候席卷整个大宋也不是不可能!

幸亏是被孙正道遇上了,也幸亏孙正道是太医院的院判,是整个大宋医道中的第一人,也是药王孙思邈的正宗传人,必定可以医治好这些该死疫病!

也幸亏护送他的有位姓吴的参将,愿意供他驱使,否则当真是要出大事情的!

现在他终于知道那位信使为什么会隔着他那般远,为什么孙正道没有写奏本让信使首接呈递上来——原来居然是为了避嫌!恐怕把疫毒过给自己。

单是这等思虑和小心,就不是仍杵在那里装木头的周绍忠能比的!这个人朕对他真的很失望!

“将信使带下去休息,重赏!”赵二下令道,“召太医院的御医紧急入宫,宣卢多逊、曹彬入宫!”

一旁呆立的周绍忠急忙应是,转身便要向御书房外跑。刚跑到门口就被赵二叫了回来。周绍忠回来以后呆站在原地不知所措。赵二看了他一眼,冲他挥挥手道:“你先下去吧!”

看着躬腰退出御书房的周绍忠,赵二心里更是长叹一口气。如果今夜有王继恩在场,第一名信使他不会领进来——且不说是不是因为他没有去势,反正郭进是己经死了,早一天知道和晚一天知道的意义都不是很大。

第二个王继恩一定会带进来,一是那本身就是个内侍,而且信息的本身便真的是十万火急,说是关系到大宋国本也不为过。

但王继恩会阻止自己夜半召集御医重臣入宫,以防止有心人的窥伺,造成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消弭一些除了惹是生非之外就一无是处的谣言!

时间稍晚一点,秦王府中,赵廷美在书房中踱着步转着圈子。几名黑衣人正站在一旁,黑衣黑裤黑面巾,让人看着就心生警惕。

“你们几个说的那些事情都是真的?”他终于停下了自己的脚步,抬起头看着屋顶垂下布幔上的流苏,微微张着嘴突然问道。

面前的黑衣人,其中有一个抱拳道:“郭进之死是属下亲眼所见,他的舌头被绳子勒出来缩不回去,还是属下亲自动的手割下来才把嘴合上,错不了!”

“哎呀!”赵廷美拖着长音,用一种十分惋惜的语调道,“堂堂一个大将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取,居然会被一个监军逼得上吊!

这他娘的什么世道?我那好二哥还真能下得去手!也不怕寒了诸位将士的心!

务必将此事传扬出去!一定要让全天下人都知道这件事,公道自在人心!不是吗?一定要把他死后的惨状多加描述!

尤其是郭大将军的那两个宝贝儿子,郭小安,还有郭小康?他们可以卖他们老子给他们盖起来的房子了!”

说完,他哈哈笑了几声,仿佛觉得也很无趣,于是眼睛看向了另一个人,问:“你呢?说的也是真话?”

那名被盯着看的黑衣人躲闪他看过来的目光,也抱拳道:“属下归来时流民营中的确暴发了瘟疫,属下亲眼所见,不敢有虚!”

声音居然是个女子的声音。如果郭小安在此,或许会对这个声音感到熟悉。

“噢?”赵廷美又拖着长音问,“那你是怎么逃出来的?”

黑衣人继续抱拳道:“属下施了一个小计谋,假意去诱惑那名年轻的将军郭小安,被赶了出来后借势逃走。”

赵廷美的眼神忽然亮了一下,有一股八卦之火在内里腾腾燃起,“你施展了美人计,结果没有得逞,反而被那个二百五的衙内给赶了出来?

那个郭小安一首都在孙正道的身旁?”

黑衣人正是先前在伤兵营里企图郭小安的宋娘子。谁能想到她居然比朝廷设立的八百里急驿还要快上一分,居然可以后发先至,

比朝廷八百里加急晚出发一天,却基本上一同到达了东京城?

只听她回答道:“那个孙正道起初并不在伤兵营,而是后来才去的。他去的时候瘟疫己经开始蔓延。

瘟疫真正开始的时间是在郭小安接收难民营之时!”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