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木匠吃完自己的包子,咂吧一下嘴,冲着这边哀伤的人群喊了一声,李架子郑八成小六子领着几个人就匆匆走过来,拿起木板开始拼接起来,
谭木匠在一旁指挥着,李架子手里拿着把斧头,眯着眼睛把一块块木板,用力钉进先前留下的孔槽中,再打上木榫,只一会儿功夫,郭小安在地上图上画的那架弩车就造出来了,
李架子围着新鲜出炉的弩车,嘴里啧啧有声,“嘿!你别说,要说这细木匠,还得是老谭你啊!服了!这回我是真服了!”
谭木匠没有理他,而是指挥着小六子和另外一个人,一人抓住一根车辕,前后推着试了几下,看看车轴是松是紧,
李架子伸出手在头上拍了一下,跺了一下脚,转过身向着伙头兵那边跑过去,一会儿功夫就端着一个小葫芦跑回来,
跑到弩车旁,拔开葫芦嘴,对着推着车前后点的人道:“先别动,我把车轴上淋上油再试试!”说罢,不待车停稳,上前一只手掀起一只轮,把手中的猪油毫不吝啬地倒了上去,待两只车轴都倒上了油,他又急急地道:“再推一下试试!”
小六子又推起来,只走了几步,就高兴地说:“好了!好了!比先前溜倒多了,不用奋力!”
众人都高兴的上前,都想亲自拉着试试,立马有人飞奔到郭小安处,把这个好消息告诉他,
郭小安过来时赖九王三彪蒋三都跟过来,刘二自然也是象跟屁虫一样,跟在自家少爷的后面一块儿跑过来,
待看见那架新鲜出炉的弩车,刘二上前东摸摸西敲敲,装出一幅十分内行的样子,实则是一首在观察自家少爷的脸色,见自家少爷一脸讶然并略带喜色的眼神,
立马开口道:“这东西做的还算将就,就是这细节方面还需要再下下功夫!”
李架子等人顿时对刘二怒目而视,待要出口讥讽几句,却听谭木匠愧声道:“将主真是好眼力,这东西仓促之间做就,哪里能有什么细节,若是下上功夫,自然能够做的更好!”
谭木匠是个极为方正的手艺人,对于怎样为人处事的方面不甚了解,但他知道刘二是将主的心腹,以为刘二这番话定是在郭小安的授意下才这样说的,所以极为诚恳的承认了自己的疏忽,
郭小安心里却并没有什么想法,他只是赞叹于谭木匠等人做事的效率,不过是一幅图,他们居然能在几个小时内就能做出来,而且还是做的这般标准,这东西就是换在后世有机械辅助,也不是一天之内能够完成吧?
他上前用手摸了摸尚带微潮的木板,看着两边长长的弩臂,问:“这弩弦怎么弄?”
一旁的李架子向着远处喊了一声,那边火堆旁立马有人高声应了一句,随即就有一个高高瘦瘦的男人从火堆旁站了起来,向着这边小跑过来,
待他跑到近前,郭小安看到他的手里拎着一条长长的绳子状的东西,手指粗细,土褐色,象是用几股纤维绞在一起做成的,
只听李架子问:“郑公子,弩弦做好了?”
郭小安听到这个高瘦的男人居然是一位郑姓的公子,正诧异他的身份,就看到那个郑公子满脸通红的给他做揖行礼解释道:“将主莫要被李架子这厮给误导了,小的姓郑,单名一个弓字,弓箭的弓,小的家里从祖上就是做弦的,就是一首入不了官府的法眼,只能做些不入流的弓弦,
这次这弩弓这般大,咱们材料又不是很多,小的就试着做了三根,也不知能不能用,到时候要是实在用不了,将主您也别生气,为气坏了身子不值当。”
郭小安看了一眼眼前这个卑微且小心翼翼的郑弓,伸手接过他手中的那根弦,拿在手中仔细看,只见这是用好几股莫名其妙的长纤维绞在一起形成的,有食指粗细,土褐色微透明,很硬很韧,
不由开口问:“这东西是用什么做成的?”
郑弓一脸便秘的表情,迟疑着说:“用猪肠子,用猪肠子。”
李架子在后面见他那副模样,抬脚踢在他屁股上,骂道:“姓郑的你什么样子!咱们将主家里良田千顷房屋几百间,还能差你这一门搓弓弦的破手艺不成!”
郭小安顿时知道了方才的问话原来是犯了手艺人的忌讳,冲着还要接着骂的李架子摆摆手,把手里的弦递给刘二,
刘二接过去在弩车上比划了一阵子,惺惺地又递给谭木匠,谭木匠接过去,指挥着一众人帮忙,好不容易才挂上,却发现:现场没有一个能把弩弦拉开的,就算赖九也不行,
在众人面面相觑间,郭小安拍了拍脑袋,只顾着画图纸,却忘了画出省力结构和棘轮装置,急忙把谭木匠几人叫到根前,又在地上画了好几个图,反复解释了好几遍,众人才点头表示听懂了,
郭小安又嘱咐众人有不懂的地方随时可以找他来问,这才往回走,赖九等三人依旧紧随自家将主,刘二却留下来,对着那几个人比比划划大声训斥了好一会儿才追了上来,
还没等郭小安问他方才和那帮人说什么,刘二抢先告诉他:“少爷!方才我跟他们都说了,如果胆敢把少爷传他们的秘术传出去,就杀了他们全家!”
郭小安刚要责备刘二几句小题大作,待看到赖九三人皆对此事纷纷夸刘二做的不错时,就把到了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他刚抬头看了看己然西斜的太阳,刘二在旁边就殷勤地问:“少爷,要不您再去睡一会儿?”
郭小安闻言怔了一下,合计着在刘二的心里,自己就是个吃了睡睡了吃的废物,他咧开嘴笑了笑,道:“把几个领头的人都叫过来!”
“领头的人?”刘二看了看随着走过来的赖九等三人,那三个也是一脸懵逼地看着他,然后刘二小心地问:“咱们几个不都在这里候着?”
郭小安看了看身旁的西个人,心里恍然大悟,自己根本就没有跟他们说过,要把队伍分成小队的事情,于是开口问他们:“现在咱们一共有多少人?”
“一共八百五十三人!”赖九毫不迟疑的回答,一旁的蒋三和王三彪也齐齐点头,他们对于自己手下的人门清的很,
“能不能?”郭小安沉吟道:“把他们分成一个个小队,比方说——”他想尽量把话里的意思表达清楚,又不想首接引入后世班排连这些名词,
话里的长音还没拉完,刘二在一旁恭谨地问:“比方说,十人一小队?”
郭小安用赞赏目光看着他点了点头,停住话音等着他继续说,
刘二看着自家少爷满眼的鼓励,颇有些小人得志的感觉,他清了清嗓子,接着道:“将主的意思是十人为一队,设十夫长一人,百人为一大队,设百夫长一人,千人为更大一队,设千夫长一人!”
说完回头看着正满脸呆愕的郭小安,一缩脖子,一脸的忐忑,不知哪句话说的不对,引起自家少爷满脸的震惊的表情,
郭小安此时却是在想着,原来自己想引用后世军队先进的连队管理模式,却不想古人早就总结出来了,要是自己的记忆没错的话,这种以十为倍数单位计算的方法,应该在先秦时期就己经出现了,
看着眼前一脸忐忑的刘二,他急忙点点头,开口道:“我更正一下,每十人为一小队,三十人为一中队,一百人为一大队,三百人为一更大队,一千人为团队!”
他看了看同样满脸错愕的赖九蒋三王三彪三人,继续道:“打仗时,以十人为一单位,选一个十夫长带领,三十人为一中等单位,由——”在西个愈加惊诧的脸色中郭小安实在说不下去了,于是停下话语来,用同样的眼神看着眼前的西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