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老峰的雾气漫过玻璃围栏,游客的棉袄挤裂护栏,李颖退到崖边时,海鸥DF-1相机的牛皮背带突然松脱,机身坠向深渊的刹那,钱浩的右手从人缝里钻出,肩关节“咔”地轻响,那是翻信贷科围墙落下的旧伤。
“医疗设备相机?”钱浩递回机身,镜头盖贴纸印着“振华检验科”,边缘还粘着冷库的霜花,“这焦段拍X光片都够用了。”
李颖的白围巾扫过护栏缺口,玻璃碴上的反光晃出LC-72的残影,三个穿军绿大衣的混混正往上爬,为首的光头嚼着槟榔,腮帮子鼓得像含了冻肉块。
“记者同志拍啥呢?”槟榔渣喷到李颖的相机包上,“给哥几个拍威风点!”
李颖拧开军用水壶,枸杞味混着硫磺味冲出来:“庐山特产药茶,尝尝?”突然翻腕泼水,光头嚎叫着后退,滚水在裤裆腾起白雾,几粒枸杞滚落脚边,果蒂处粘着检验章碎片,编号跟信贷科冻结通知书尾数相同。
钱浩踩住光头掉的煤油打火机,黄铜壳刻着“七点二”,缺角处嵌着冷库墙灰。李颖递手帕擦他手背,帕角“长江第三医院”的绣字针脚发黑,那是血迹氧化的颜色。
“记者证看看?”钱浩盯着她指甲的紫斑,
李颖翻开证件夹,内层掉出半张X光片,铝箔碎片的分布位置,竟跟冷链车LC-72的行车路线重合。
观景台喇叭突然炸响雷雨警报,人群推挤中,李颖的相机撞上护栏,镜头玻璃炸开,碎片里映出橘红工装的残影,那颜色塌方现场的警示服一模一样。混混的BP机在军大衣里震动,七长两短的蜂鸣声与信贷科倒计时同步。
“操!”光头看完信息脸色发青,兜里腊肠掉出来,铝箔包装的检验章缺了角,露出下面手写的“停”字。
李颖踩碎腊肠包装:“食品不该用工程检验章。”她捡起块玻璃碴,破面上反着双人影,橘红工装那人正举着海鸥相机,镜头盖的振华标签清晰可见。
暴雨砸下时,钱浩被挤到岩缝边,李颖拽他躲进去,手电光照见石壁涂鸦:“1984.11.3 王主任考察”。日期旁刻着酒瓶,瓶身标签被刮花。
“上月三院收治七个病人。”李颖的手帕擦过岩壁,布料血迹遇水化开,“症状跟你一样咳血。”洇湿的图案里,太平间位置标着红叉,叉号用的是塌方现场的钢筋照片。
岩缝外橘红工装一闪,那人腕表反光在雨里拼出倒计时:47:32:15。钱浩摸出镜头碎片,破面上的人影变成三个,第三个影子穿着冷链司机的皮质手套。
缆车停运的候车室挤满了人,钱浩在长椅缝找到李颖的记者证,封皮夹层露出半页账本,“7.2吨”被红笔划掉,旁边添的“47.2万”墨迹未干,窗玻璃映出李颖的背影,她正接过橘红工装的档案袋,袋口露出的腊肉厂章沾着砖灰。
钱浩把证件塞回原处,起身踩到颗枸杞,碾开的果肉里嵌着铝箔碎粒,拼出“危”字半边,广播突然恢复,女声带着磁带卡顿:“明日晴……”杂音频率与索尼录音机的频率相同。
李颖回来时围巾缺了半截,断茬处的橘红丝线反着冷库警示灯的颜色,她望着索道突然说:“下山的路……”话被雷声劈断。雾散时索道支架上的账本清晰可见,被雨泡烂的封面正是“长江三院”的抬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