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瑶站在村口,望着远去的飞鸟,手中那块绣着飞鹰图腾的布片被她攥得发皱。小桃牵着她的衣角,仰头问:“娘,我们要防的不只是山贼吗?”
“不止。”林瑶低声说,眼神却落在远处的树林边缘。
风从西边吹来,带着一丝异样的焦躁。
“传令下去,所有巡逻队加派人手,尤其是村西方向,不准任何人靠近。”她转头对身旁的李老汉道。
李老汉点头应下,脸上却露出几分迟疑:“林姑娘,这会不会太紧张了?刚打退山贼,大家心里才安定些。”
“越是这个时候,越不能松懈。”林瑶语气坚定,“我们面对的敌人,不是一伙山贼那么简单。”
李老汉叹了口气,没再多说什么,转身安排去了。
接下来的日子,石岭村在林瑶的调度下进入了前所未有的戒备状态。民兵队每日训练两次,清晨与黄昏各一个时辰,轮流值守的村民也换上了新的轮班制度。瞭望塔上日夜不熄的灯火成了村子的新标志。
然而,随着防御机制的建立,内部也开始出现裂痕。
“我家里就我一个壮劳力,天天训练,地里的活都快荒了!”一名中年汉子在议事厅拍案而起。
“是啊,咱们又不是当兵的,哪能天天练?”另一人附和。
林瑶坐在主位,神色平静:“你们说得没错,但若不练,下次敌人来了怎么办?”
“可也不能光靠我们几个撑着吧?”有人不满地嘟囔。
“我可以给你们补贴粮食。”林瑶开口,“而且训练时间不会影响春耕,这是经过计算的。”
“话是这么说,可总归是添了麻烦。”那人还是不服气。
李老汉见状,悄悄拉了拉林瑶的袖子,低声道:“要不……先减半训练量?等过了农忙再说。”
林瑶沉默片刻,最终点头:“可以,但必须保证巡逻不断。”
会议结束后,林瑶回到家中,将那块布片放进灵泉空间,试图用灵泉水清洗出更多线索。果然,水雾蒸腾间,布片上的纹路渐渐清晰,隐约浮现出一行模糊文字:“青云再启,鹰临天下”。
她瞳孔一缩。
青云阁……真的存在?
她开始秘密调查这个组织的来历,派遣几名可信的村民前往邻村打听相关传闻。同时,她也加强了对村内人员的审查,尤其是那些外来借宿的陌生人。
几天后的一个夜晚,村里来了个陌生旅人。他自称是从南坡村过来的商人,想看看有没有什么好货带回去卖。
林瑶不动声色地安排他在村东的一户人家住下,暗中派人监视他的举动。
果不其然,到了深夜,那人偷偷摸进议事厅,翻找布告与地图,动作熟练,显然不是第一次干这种事。
林瑶没有惊动他,而是让守夜的人继续盯着。
次日清晨,那人悄然离去,只留下一枚铜牌,上面刻着一只展翅飞鹰。
林瑶拿起铜牌,指尖轻轻,心中隐隐有了某种猜测——这些人,或许只是冰山一角。
与此同时,关于灵泉水强化武器的消息也在悄悄流传开来。
“听说了吗?林寡妇给民兵打造的刀剑,削铁如泥!”
“真的假的?咱能不能买一把?”
“你傻了吧?那种东西怎么可能卖?肯定是她自己藏着的宝贝。”
消息甚至传到了东岭村和南坡村,有商贾特意赶来探听虚实,还有人私下找到参与训练的青年打听详情。
林瑶察觉到不对劲后,立刻下令封口,并将训练场地迁至村北偏僻处,严禁外人靠近。
可她知道,树欲静而风不止。
就在她准备进一步追查飞鹰组织的同时,一封密信送到了她手中。
信纸用的是极细的丝帛,字迹潦草却工整:
【青云阁己知你所在,速避。】
落款没有署名,只有一枚熟悉的印记——正是她在前世资料中见过的那个符号。
林瑶捏着信的手微微收紧。
她终于明白,那只传信鸟为何会突然坠落。
它不是迷路,而是被人追踪。
“娘……”小桃不知何时醒了,站在门口看着她,“你又要去哪里?”
林瑶走过去,蹲下身将女儿抱起,轻声道:“娘有点事要办,你乖乖在家等我。”
“可是……”小桃咬着嘴唇,眼中闪过担忧,“你会回来吗?”
林瑶笑了,伸手点了点她的鼻尖:“当然会。”
风穿过屋檐,吹动窗边的帘子,露出一角灰蒙蒙的天空。
远处传来一声鸡鸣。
林瑶起身,披上外袍,走向门外。
她不知道前方等着她的是什么,但她清楚,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这时,她忽然停下脚步。
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林姑娘!”一名年轻的守卫跑了过来,脸色苍白,“村东发现了一个可疑之人,说是……来找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