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砚秋猛地站起身,几步冲出议事厅。他一边快步走着,一边对身后的柳承志喊道:“召集几位老茶工和负责西区的管事,立刻到西边茶区集合!”
众人应声散去,各自奔忙。柳砚秋披上外袍,提了盏油灯,沿着蜿蜒的小路匆匆赶往西边茶区。
夜色中,风带着些许寒意,吹得茶树枝叶沙沙作响。他脚步未停,脑海中却己开始分析可能的病因。茶叶发黄枯萎,可能是虫害、病菌感染,也可能是土壤问题或气候异常。但眼下正值春末夏初,按理说不该出现如此严重的症状。
等他赶到现场时,己有几名茶工举着火把在田埂旁等候。一名年长的茶工见柳砚秋到来,连忙迎上前,指着几株叶子泛黄、边缘卷曲的茶树说道:“少爷您瞧,这叶子从根部开始发黄,像是被什么东西啃过,可又不像虫咬。”
柳砚秋蹲下身子,仔细观察叶片的纹理与色泽,又轻轻掰开一片枯叶,发现内部有细微的黑斑点,散发出一股轻微的霉味。他眉头一皱,心中己有七八分判断。
“这是炭疽病。”他说,“传染性强,若不及时处理,整片茶园都可能受影响。”
众茶工闻言,脸色顿时变了。这种病害一旦蔓延开来,轻则减产,重则绝收,往年不少茶庄就因此蒙受巨大损失。
“少爷,那该如何是好?”有人急切地问。
“第一,立即封锁这片区域,严禁人员随意进出。”柳砚秋沉声道,“第二,组织人手将染病的枝叶全部剪除并焚烧,防止孢子扩散。第三,调配系统提供的专用药剂进行喷洒。”
他顿了顿,补充道:“同时,我怀疑这次病害并非自然发生,而是人为所致。”
此言一出,众人皆惊。
“人为?”柳承志瞪大眼睛,“谁会做这种事?”
“现在还不好说。”柳砚秋目光沉静,“但我们必须防患于未然。从今日起,茶园加强巡查,尤其是夜间值守。另外,我会安排专人暗中调查此事。”
接下来的几天,整个茶园进入了紧张的应对状态。染病区域被迅速隔离,茶工们戴上防护布巾,日夜不停地清理病株,并按照柳砚秋提供的配方配制药剂,对周边区域进行全面喷洒。
与此同时,柳砚秋也开始着手调查病害来源。他先是从系统中调取了关于炭疽病的相关资料,确认该病菌确实在特定环境下容易传播,但也存在人为投放的可能性。随后,他私下派遣了几名机灵的村民,混入附近的集市和茶市,打听是否有可疑人物频繁出入茶园周边区域。
不久后,果然传来了消息——
“少爷,我们在东头村口碰到一个外地来的贩子,说是专门收购茶渣的。”一名探查回来的村民低声禀报,“但他并不像普通贩子,随身带着个黑皮箱子,里面装着几个玻璃瓶,不知是什么东西。”
“黑皮箱?”柳砚秋眼神一凝,“有没有看清上面的标志?”
“看不太清楚,只记得有个圆形图案,中间是一片茶叶形状,西周环绕着一圈文字,似乎是‘云’字开头……”
柳砚秋心头一震。
云岭茶行。
他几乎可以确定,这场突如其来的病害,极有可能就是他们所为。此前他们在贡茶选拔中失利,如今又借由收购碧水潭股份,试图进一步挤压“青崖茶”的生存空间。若非自己早有准备,恐怕这一波打击足以让整个茶园陷入瘫痪。
“看来,他们是不想让我们安稳发展。”柳砚秋冷笑一声,“既然如此,那就别怪我不讲情面了。”
他当即下令,在全园范围内设立举报机制,凡是有发现可疑人物、物品者,均可向管家处报告,并给予相应奖励。同时,他在系统商城中兑换了一批便携式检测仪,用于每日抽检茶树健康状况,并记录数据变化。
几天后,一位茶农在清晨巡园时,果然发现了异常情况。
“少爷,我在南坡那边发现一个奇怪的包裹!”他气喘吁吁地跑来汇报,“藏在草丛里,外面裹着油布,打开一看,里面全是些瓶子,还有粉末状的东西。”
柳砚秋闻讯立刻前往查看。只见那包裹内确实藏着数个小瓶,瓶身贴着标签,写着“增香剂”“发酵粉”等字样,但气味却有些刺鼻,明显不是正规产品。
他取出一瓶倒出少许粉末,用系统扫描后,果然检测出其中含有高浓度的真菌孢子,正是引发炭疽病的主要病原体。
“果然是他们干的。”柳砚秋神色冷峻,“看来我们不仅要防着市场上的竞争,还得提防这些背后下手的阴招。”
他没有打草惊蛇,而是悄悄将这批证据封存起来,打算在合适时机一举揭发对方的恶行。
与此同时,他也意识到,随着“青崖茶”在市场上逐渐崭露头角,势必会引起更多人的觊觎。光靠防守远远不够,必须主动出击,建立更强的品牌壁垒。
于是,他召集家人和核心骨干,召开了一次紧急会议。
“我们要在品牌保护上下更大功夫。”柳砚秋开门见山地说,“从今天起,所有包装盒背面都要加印防伪码,并在每批茶叶中放入一枚特制的香片,只有正品才会有独特的香气。”
“此外,我们要对外宣传我们的质量检测流程,让消费者知道,每一包‘青崖茶’都是经过严格筛选的。”
众人纷纷点头称是。
“少爷说得对。”柳承志认真道,“咱们不能光埋头种茶卖茶,还得让人知道咱们的茶叶为什么值这个价。”
“没错。”柳砚秋微微一笑,“我们要做的不只是卖茶,更是打造一种信任。”
就在会议即将结束之际,门外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少爷!不好了!有人在市场上兜售假冒的‘青崖茶’,连礼盒包装都一模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