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续三天的阴雨让集市人流稀少,魏媛媛的竹筒饭生意也跟着下滑。
"今天又只卖了八筒。"魏婧婧数着钱袋里寥寥无几的铜板,叹了口气,"连本钱都快保不住了。"
魏媛媛咬着嘴唇看向街道。雨后的集市泥泞不堪,行人匆匆而过,很少有人驻足购买吃食。不远处,馒头铺的老板正百无聊赖地拍打着苍蝇,生意同样惨淡。
"得想个办法..."她喃喃自语,目光落在没卖出去的竹筒饭上。这些饭己经凉了,再加热会影响口感,与其带回去,不如...
"姐,把那几个竹筒饭切成小块。"魏媛媛突然说,"我们要搞'免费试吃'。"
"免费?"魏婧婧瞪大眼睛,"白送?"
"舍不得孩子套不着狼。"魏媛媛己经动手切起来,"尝过的人觉得好,自然会买。"
她把切好的小块竹筒饭整齐地码放在洗净的荷叶上,又熬了一壶加料薄荷茶,同样分成小杯。然后,她深吸一口气,用最清亮的声音喊道:
"免费尝鲜!魏家竹筒饭试吃活动!先尝后买,不香不要钱!"
第一声喊出去时,魏媛媛耳根发热。这种叫卖方式在现代常见,但在古代集市上却显得格外突兀。几个路人停下脚步,好奇地张望。
"真...真不要钱?"一个背着柴火的老汉迟疑地问。
"大爷您尝尝,"魏媛媛热情地递上一小块,"这是我们的招牌野菌饭。"
老汉将信将疑地接过,放进嘴里嚼了两下,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唔!香!"这声赞叹引来了更多人围观。
魏媛媛趁机介绍:"竹筒饭三文一筒,两文吃饭一文押金,竹筒还回来退您押金!"
很快,试吃台前排起了小队。魏媛媛负责介绍,魏婧婧分发样品,裴清娘则默默地在后面准备正式售卖的竹筒饭。每当有人试吃后露出惊喜的表情,魏媛媛就适时地递上完整的竹筒饭:"刚蒸好的,更香!"
不到一个时辰,剩下的二十筒饭全部卖光,还有不少人预约明天的。魏媛媛记下名字,心里乐开了花。这招"免费试吃"在现代屡见不鲜,在古代却效果惊人——毕竟,谁能抵挡"不要钱"的诱惑呢?
回家的路上,三人难得地有说有笑。路过村口小河时,魏媛媛注意到一群孩子在河边玩耍,正是那些曾经嘲笑她"卖树皮"的小屁孩。如今他们的态度一百八十度大转弯,远远地就喊:"魏家姐姐!明天还去集市吗?"
魏媛媛笑着点头,突然灵机一动:"你们想赚钱吗?"
孩子们立刻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问怎么赚。魏媛媛解释道:帮忙在集市上宣传竹筒饭,每带来一个顾客,奖励一颗麦芽糖。
"真的?"缺门牙的男孩眼睛瞪得溜圆,"不骗人?"
"明天见分晓。"魏媛媛神秘地眨眨眼。
当晚,魏家开了个简短的家庭会议。试吃策略大获成功,但也暴露了问题:样品准备不足,正式产品跟不上需求,还有...
"成本,"裴清娘一针见血,"今天白送了不少。"
魏媛媛早有准备:"送出去的样品价值不到十文,却带动了六十文的销售,净赚五十文。"她在地上画出简单的算式,"如果每天这么操作,利润反而更高。"
魏婧婧听得目瞪口呆:"你怎么算得这么快?"
"熟能生巧。"魏媛媛轻描淡写地略过这个话题,"明天我们多准备二十筒,再熬一大壶薄荷茶。姐,你负责记录预约名单;娘,您管钱箱。我有个预感,明天会更忙。"
次日清晨,魏媛媛特意换上了那件最体面的蓝布衫,头发也梳得一丝不苟。做生意,形象很重要。她甚至奢侈地用了点猪油抹在脸上,让皮肤看起来更有光泽——这是她在现代学的小技巧,健康的面相能让顾客更信任你的食物。
集市上,他们的摊位刚支好,昨天试吃过的老顾客就陆续上门。更惊喜的是,村里那群孩子真的带来了新客人——大多是他们的父母或亲戚。魏媛媛兑现承诺,每人发了一颗麦芽糖,孩子们欢天喜地,宣传得更卖力了。
中午时分,摊位前己经排起了长队。魏媛媛忙得脚不沾地,额头渗出细密的汗珠。就在她转身取竹筒饭的瞬间,余光瞥见一个瘦小的身影鬼鬼祟祟地靠近摊位...
"嘿!"魏媛媛猛地回头,正好撞见村里最调皮的二狗子偷拿了一个竹筒饭,"放下!"
二狗子做了个鬼脸,转身就跑,竹筒紧紧抱在怀里。魏媛媛想追,却被排队的人群挡住。正当她着急时,更糟的事情发生了——二狗子跑向河边,脚下一滑,连人带竹筒栽进了水里!
"救命啊!我不会游泳!"二狗子在河里扑腾,竹筒早己不知去向。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几个汉子跳下水救人,更多的围观者指着漂浮在水面的米饭窃窃私语:"那饭掉河里了...多脏啊...""听说他们家用的是河水...""会不会吃坏肚子..."
魏媛媛的心沉到谷底。二狗子被安全救上岸,但更大的危机正在发酵——关于魏家食物不洁的谣言像野火般蔓延开来。
"大家听我说,"她提高声音,"我们的竹筒饭用的是山泉水,每天现打现用..."
"骗人!"一个尖利的女声打断她。是王屠户的妻子,正幸灾乐祸地指着河面,"谁知道你们从哪打的水?那孩子吃了就出事!"
"他是因为偷东西才落水的!"魏婧婧气得声音发抖。
但己经晚了。排队的人群迅速散去,有几个己经买了竹筒饭的甚至要求退货。魏媛媛眼睁睁看着半天的努力付诸东流,胸口像压了块大石头。
"收拾东西,"裴清娘低声说,"先回家。"
回村的路上,三人沉默得像哑巴。魏媛媛的大脑飞速运转,思考对策。在现代,这种危机公关有标准流程:澄清事实、第三方证言、加强卫生展示...但在古代,没有社交媒体,没有监管部门,谣言比真相跑得快得多。
"明天别去集市了,"魏婧婧忧心忡忡地说,"避避风头。"
魏媛媛摇头:"不行,越躲越显得心虚。"她咬了咬嘴唇,"我有办法,但需要里正帮忙。"
到家后,魏媛媛立刻动手准备"证据":她找出每天打水用的水桶,特意保留了几片薄荷叶作样本,甚至让魏婧婧记下几个老顾客的名单作为证人。最后,她精心准备了两筒加料竹筒饭——用的是最好的野蜂蜜和山珍。
"我去趟里正家,"她整理了一下衣衫,"姐,你去找二狗子的父母,请他们明天务必来集市一趟。"
裴清娘拦住她:"里正不会为这点小事出头。"
"不是为小事,"魏媛媛晃了晃手中的竹筒饭,"是为'大事'。"
里正宅院前,魏媛媛深吸一口气才敢敲门。开门的还是那个丫鬟,见到她明显愣了一下:"今天不是送饭的日子..."
"有要事求见夫人,"魏媛媛递上竹筒饭,"关于明日集市的事。"
等待的几分钟像几个时辰那么长。终于,丫鬟带她进了偏厅。里正夫人陈氏端坐在太师椅上,面色严肃:"听说你们的饭食出了问题?"
魏媛媛不卑不亢:"夫人明鉴,是有人造谣生事。"她详细解释了事情经过,最后递上竹筒饭,"这是我们平日用的山泉水煮的饭,请夫人过目。"
陈氏接过竹筒,掀开盖子闻了闻:"闻着倒无异味。"
"不仅无异味,还有药膳功效。"魏媛媛趁机介绍,"这筒特意加了安神的野蜂蜜和山参须,专程孝敬夫人。"
陈氏尝了一口,眉头舒展:"确实清香。"她放下竹筒,"你想要我做什么?"
"明日请夫人移步集市,当众品尝我们的竹筒饭。"魏媛媛首视陈氏的眼睛,"只需一盏茶时间。"
陈氏沉吟片刻:"你知道,我的身份..."
"正因为夫人德高望重,您的一句话胜过小女子千言万语。"魏媛媛诚恳地说,"魏家小本经营,实在经不起这等谣言。"
最终,陈氏勉强点头:"明日巳时,我只停留片刻。"
离开里正家,魏媛媛长舒一口气。第一步成了!接下来是二狗子那边...
二狗子家住在村西头,是村里有名的困难户。魏媛媛到时,魏婧婧己经在了,正和二狗子的母亲说话。令人意外的是,二狗子本人缩在墙角,脸上还带着泪痕,显然刚挨过揍。
"魏姑娘,"二狗子的母亲局促地搓着手,"孩子不懂事,偷了你的饭还..."
"婶子别这么说,"魏媛媛赶紧打断,"二狗子没事就好。我是来请你们明天去集市的。"
"去集市?"
"对,"魏媛媛蹲下身,平视二狗子,"明天你当着大家的面说清楚,是怎么偷拿竹筒,又是怎么自己掉河里的,行吗?"
二狗子怯生生地点头:"我说...我说实话...能不能...能不能再给我一筒饭?真的太好吃了..."
魏媛媛忍不住笑了:"好,明天给你两筒!"
回家的路上,魏婧婧好奇地问:"里正夫人真的会来吗?"
"会。"魏媛媛信心满满,"她既然收了特制竹筒饭,就等于默许了。"
"那明天..."
"明天我们不光要澄清谣言,"魏媛媛眼中闪着光,"还要把危机变商机!"
当晚,魏媛媛熬夜准备了二十个精品竹筒饭,用料比平时更加考究。她还特意留出一筒,准备明天当众"解剖",展示内部构造。
最妙的是,她想到一个绝佳的主意——让裴清娘从河边打来清水,装在透明琉璃瓶中沉淀,与浑浊的河水形成鲜明对比。
"这瓶子..."魏婧婧惊讶地看着罕见的琉璃瓶,"哪来的?"
"跟周婆婆借的,"魏媛媛神秘地笑笑,"她儿子从县城带回来的。"
一切准备就绪,魏媛媛却辗转难眠。明天的"表演"必须完美无缺,任何差错都可能葬送她辛苦建立的生意。窗外,月光如水,照在那个装满清水的琉璃瓶上,折射出梦幻般的光彩。
成败,在此一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