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风呼啸着穿过竹林,发出尖锐的哨音。魏媛媛蹲在后院的简易榨油器前,额头上沾满了汗水和菜籽碎屑。这是她第三次尝试压榨菜籽油了,前两次都以失败告终——不是出油率低得可怜,就是油中杂质太多无法食用。
"再试一次。"她咬着牙,往石臼里又倒了一碗菜籽。这是她从邻村油坊买来的上等货色,花了不少铜钱。
魏婧婧裹着厚棉袄站在一旁,担忧地看着妹妹:"媛媛,要不就算了吧?胡麻油不是挺好用的吗?"
"胡麻产量太低,成本太高。"魏媛媛用力碾压着菜籽,"菜籽油便宜,适合日常用。等成功了,咱们就能做更多油炸点心了。"
石臼里的菜籽渐渐被碾成糊状,散发出淡淡的青草味。魏媛媛小心地将糊状物倒入自制的压榨器——一个改良过的木制夹具,通过旋转螺杆施加压力。随着她用力转动把手,黄绿色的液体缓缓渗出,滴入下方的陶碗中。
"出油了!"魏婧婧惊喜地叫道。
魏媛媛却皱起眉头。油是出来了,但颜色浑浊,还带着股生涩的气味。她用手指蘸了点尝了尝,立刻吐了出来:"苦的!肯定哪个环节出了问题。"
正当她沮丧地检查设备时,阿柴兴冲冲地从竹林跑来:"魏姐姐!我找到好多竹虫!冬天难得有这么肥的!"
他献宝似的举起一个竹筒,里面密密麻麻蠕动着乳白色的虫子,每只都有小指粗细,看起来颇为瘆人。
魏婧婧立刻后退三步,脸色发白:"快拿开!恶心死了!"
魏媛媛却眼睛一亮。竹虫!高蛋白美食啊!在现代,这种虫子被做成高端食材,价格不菲。看着那碗失败的菜籽油,她突然有了主意。
"阿柴,去生火。姐,帮我切点姜丝。"
"你要干什么?"魏婧婧惊恐地问。
"做道新菜。"魏媛媛神秘一笑,"油炸竹虫!"
魏婧婧差点晕过去,但在妹妹的坚持下,还是帮忙准备了配料。魏媛媛将竹虫洗净,用姜丝和盐略腌,然后放入温热的菜籽油中慢炸。奇怪的是,随着油温升高,原本浑浊的油竟然渐渐变得清亮起来,而竹虫也从乳白变成金黄,散发出的香气。
"闻着......还挺香?"魏婧婧捂着鼻子,眼神却忍不住往锅里瞟。
当竹虫炸至酥脆,魏媛媛捞出来沥干油,撒上自制的椒盐粉。金黄的竹虫蜷缩成小圈,像一个个迷你酥卷,香气扑鼻。
"谁先尝尝?"她故意问。
阿柴咽了咽口水,壮着胆子抓起一只扔进嘴里。"咔嚓"一声脆响,他的眼睛顿时瞪得溜圆:"好、好吃!像炸小鱼,但更嫩!"
魏媛媛自己也尝了一只。确实美味——外酥里嫩,带着竹子的清香,丝毫没有想象中的怪味。她故意拿着竹虫在姐姐面前晃:"真不吃?"
魏婧婧紧闭着眼,头摇得像拨浪鼓。就在这时,院门被推开,裴清娘带着几个村妇走了进来。她们是来商量年货准备的,一进门就被香气吸引了。
"做的什么这么香?"裴清娘好奇地问。
魏媛媛还没来得及回答,阿柴就献宝似的举起竹虫:"油炸竹虫!可好吃了!"
村妇们齐刷刷后退一步,面露惊恐。只有猎户张叔的妻子柳婶子凑近看了看,突然拍手道:"哎呀!这可是好东西!我家那口子上山打猎,就爱带这个当干粮!"
她大胆地尝了一只,连连称赞:"香!真香!魏丫头,这手艺绝了!"
有柳婶子带头,其他村妇也半信半疑地尝了尝,很快就被征服了味蕾。唯独魏婧婧还是不肯尝试,躲在角落里记账,只是不时偷瞄几眼。
"媛媛,"柳婶子拉着魏媛媛的手说,"你能多做些吗?我家那口子明天上山,想带些当干粮。我出双倍价钱!"
其他几个有猎户丈夫的妇人也纷纷下单。魏媛媛没想到失败中的尝试竟成了新商机,当即答应下来。
送走村妇们,魏媛媛立刻着手扩大生产。她改进了油炸工艺,先用低温炸熟,再用高温复炸,这样竹虫更加酥脆,存放时间也更长。还开发了几种口味:原味的、麻辣的、五香的......
"姐,真不尝尝?"她故意在魏婧婧面前大快朵颐,"错过美味可别后悔。"
魏婧婧咬着嘴唇,内心挣扎。终于,在妹妹第三次诱惑时,她闭着眼快速抓了一只塞进嘴里。咀嚼两下后,眼睛猛地睁开:"咦?真的......不难吃?"
"何止不难吃,简首是美味!"魏媛媛大笑。
就这样,魏家食摊意外地新增了"油炸竹虫"这项特色产品。猎户们尤其喜爱——这种高蛋白零食轻便耐存,是绝佳的野外干粮。张叔甚至专门跑来,提出长期合作。
"魏丫头,我认识好几个山里的猎户,都想要这虫子。"他搓着手说,"不如这样,我提供鲜虫,你负责加工,利润对半分?"
魏媛媛爽快答应。从此,阿柴和大勇多了项新任务——每天早上去竹林收集竹虫。魏婧婧也从最初的抗拒,变成了负责调味的主力,甚至能面不改色地处理成筐的活虫了。
腊八节前一天,魏媛媛正在摊前炸竹虫,一个熟悉的身影出现在烟雾中。玉赜溪一袭白衣,手持象牙骨扇,正嫌恶地皱着眉。
"玉公子!"魏媛媛惊喜地招呼,"尝尝新做的......"
"恶心。"玉赜溪瞥了眼油锅里翻滚的竹虫,给出两个字的评价。
魏媛媛早己习惯他的毒舌,不以为意:"别看它丑,吃起来可香了。公子若不信......"
"不必。"玉赜溪转身就走,仿佛多待一秒都会脏了他的眼。可魏媛媛分明看见,他的随从偷偷买了两包竹虫,还特意要了麻辣味的。
第二天清晨,魏家门口多了个精致的木箱。里面是几瓶上等茶油和一卷《油谱》,详细记载了各种植物油的提取方法和烹饪用途。最让魏媛媛惊喜的是,书中还特别标注了哪种油适合高温油炸,哪种适合凉拌——正是她最需要的知识!
"这位公子......"魏媛媛摇头轻笑,"明明很感兴趣嘛。"
有了专业指导,魏媛媛的榨油技术突飞猛进。她发现之前菜籽油苦涩是因为炒籽火候不对,而浑浊则是过滤不彻底所致。经过改进,终于榨出了清亮可口的菜籽油,成本只有胡麻油的三分之一!
油炸竹虫的生意也越来越红火。除了猎户,不少行脚商人也开始购买作为路途干粮;甚至有些富户出于好奇也来尝鲜,魏媛媛便顺势推出了"精品装",用漂亮的竹盒包装,价格翻了三倍照样供不应求。
更让她欣慰的是姐姐的变化。魏婧婧现在不仅能淡定地处理竹虫,还主动向前来购买的女客推销:"这虫子高蛋白低油脂,吃了不长胖,还能美容养颜呢!"
"姐,你变了。"魏媛媛打趣道,"当初是谁说'打死也不吃虫子'来着?"
魏婧婧红着脸拧了她一下:"还不是被你带的!"
腊月十五,镇上来了个西域商人,在集市上兜售各种稀奇货物。魏媛媛特意带着油炸竹虫去拜访,想打听更多关于胡麻的信息。没想到商人尝了竹虫后大为惊艳,当场提出要买下配方。
"这味道,西域人一定喜欢!"他操着生硬的官话说,"我出五十两银子!"
魏媛媛婉言谢绝:"配方不卖,但可以长期供货。"她趁机询问胡麻的事情,商人立刻打开话匣子,说胡麻在西域如何珍贵,贵族女子都用胡麻油护肤云云。
"这个,更好!"商人神秘地取出一个小瓶,"红花籽油,比胡麻更香!"
魏媛媛试了试,果然香气独特。她灵机一动,用红花籽油炸了几只竹虫,香气顿时提升了不止一个档次!西域商人尝后惊为天人,当即下了十斤的订单,说要带回西域试销。
回家的路上,魏媛媛满脑子都是新计划:扩大竹虫养殖、开发更多口味、尝试用不同油脂......正想着,忽然看见玉赜溪的随从鬼鬼祟祟地从食摊后门溜出来,怀里还揣着个油纸包。
"站住!"她故意大喝一声。
随从吓得一哆嗦,油纸包掉在地上,露出金黄的竹虫。他哭丧着脸解释:"姑娘饶命!是、是我家公子非要尝尝......"
魏媛媛憋着笑:"你家公子不是说'恶心'吗?"
随从支支吾吾说不出话。魏媛媛大方地摆摆手:"拿去吧,下次首接来买就行。"想了想又补充,"告诉你家公子,若是亲自来,我给他做特制的。"
当晚,魏媛媛在油灯下认真研读《油谱》,记录下各种油脂的烟点和特性。魏婧婧在一旁核算账目,突然惊叹:"媛媛,光是竹虫这个月就赚了十二两银子!"
魏媛媛并不意外。创新的价值就在于此——谁能想到,一次榨油失败竟引出这么大的商机?
窗外,冬雪悄然而落,覆盖了竹林。那些藏在竹节中的虫子,正在为来年春天的爆发积蓄力量。而她的生意,也像这竹林一样,看似平静,实则孕育着无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