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的阳光透过新装的窗纸洒进屋内,魏媛媛坐在"清茗轩"后院的石桌前,面前摊开着三本厚厚的账册。
一支毛笔、一方砚台、一把算盘,这就是她今天的战斗工具。
"姐,新到的竹荪干货己经入库了。"魏婧婧捧着一摞单据走过来,"这是进货单,总共二十斤,花了六两银子。"
魏媛媛点点头,在"食材成本"一栏记下这个数字。
自从与"八仙楼"达成供货协议后,竹荪的需求量大增,光靠人工栽培己经不够,她不得不向山民收购野生的。
"阿柴,上个月的送餐队工钱结清了吗?"她头也不抬地问。
正在院子里喂驴的阿柴应道:"结清了!三个伙计加上我,一共十二两银子。哦对了,蜜糖的饲料钱是二两。"
魏媛媛又在"人工成本"和"畜力成本"两栏分别记下数字。
这只叫"蜜糖"的倔驴如今可是送餐队的主力,不仅吃得精细,还得定期梳洗,比人还难伺候。
算盘珠子噼里啪啦响了一阵,魏媛媛的眉头渐渐皱起。
过去一个月,"清茗轩"的营收虽然可观,达到了八十五两银子,但各项成本加起来竟有六十三两之多,净利润只有二十二两。
"怎么会这么少?"她喃喃自语,重新核对每一项开支。
魏婧婧凑过来看了看:"是不是竹布坊那边投入太大了?光是雇工和原料就花了三十多两呢。"
魏媛媛摇摇头:"竹布坊虽然投入大,但己经开始盈利了。问题出在茶馆这边..."她指着账本上的一项,"你看,光是'竹荪三鲜汤'的原料成本就占了营收的三成,再加上人工、房租、器具损耗..."
姐妹俩正讨论着,玉明兰的丫鬟小翠匆匆跑来:"魏姑娘,我家小姐请您过府一趟,说是京城来了贵客,想尝尝您的手艺。"
魏媛媛连忙收拾账本,换了身干净衣裳随小翠前往玉府。
路上,她心里盘算着该如何利用这个机会推广"竹荪三鲜汤",或许能再拉几个大客户?
玉府的花厅里,除了玉明兰和玉夫人外,还坐着一位气度不凡的中年男子,衣着华贵但不张扬,正与玉赜溪低声交谈。
"魏姑娘来了。"玉明兰热情地迎上来,向客人介绍,"这位就是做出'梅花汤饼'和'竹荪三鲜汤'的魏姑娘。"
中年男子打量了魏媛媛一眼,微微颔首:"久闻大名。在下姓周,京城'和丰楼'的掌柜。"
魏媛媛心头一跳。"和丰楼"可是京城数一数二的大酒楼,据说连王爷府上都常从他家订宴席!
"周掌柜远道而来,真是蓬荜生辉。"她恭敬地行礼,"不知想尝些什么?"
周掌柜捋须笑道:"听闻姑娘复原了不少失传古方,周某特来开开眼界。尤其是那道'竹荪三鲜汤',连贵妃娘娘都赞不绝口。"
魏媛媛谦虚了几句,便去厨房准备。
玉府的大厨房食材齐全,她很快备好了"竹荪三鲜汤"和几样拿手小菜。正要端出去时,玉赜溪悄然而至。
"姑娘..."他轻声道,"周掌柜...乃大姐故交。"
魏媛媛恍然大悟。原来这位周掌柜是贵妃引荐来的,难怪点名要尝"竹荪汤"!她感激地看了玉赜溪一眼:"多谢提醒。我会好好表现的。"
玉赜溪微微摇头:"无需...刻意。如实...即可。"
这句话像一剂镇定药,让魏媛媛紧绷的神经放松下来。
是啊,她不需要刻意讨好,只要像平常一样,用心做好每一道菜就够了。
菜品上桌后,周掌柜先是对着"竹荪三鲜汤"端详良久,然后才小心品尝。
一口下去,他的眼睛顿时亮了起来:"妙!竹荪鲜嫩,竹笋爽脆,竹虫酥香,三者相得益彰!这汤底...似乎还加了什么特别的东西?"
魏媛媛微笑解释:"是少量崖椒粉,能提鲜开胃,又不显辣味。"
"高明!"周掌柜赞叹道,又尝了其他几样菜,每尝一道都要细细询问做法和用料。
宴席将尽时,周掌柜终于道出真正来意:"魏姑娘,周某有意请姑娘到'和丰楼'担任主厨,月钱五十两,另加分红。不知姑娘意下如何?"
五十两!魏媛媛差点惊呼出声。这可是她现在月收入的两倍还多!但冷静下来后,她想到了"清茗轩"、想到了"蜜颜"铺子、想到了刚起步的竹布坊...这些都是她的心血,怎能轻易放弃?
"周掌柜厚爱,小女子受宠若惊。"她斟酌着词句,"只是...我在临江镇的产业刚刚起步,实在难以割舍。"
周掌柜似乎早有预料,笑道:"姑娘误会了。周某并非要姑娘放弃此地产业,而是想邀请姑娘每月去京城指导几日,顺便带些特色食材和产品。'和丰楼'愿意以高价收购竹荪干货和竹布,还可以代销'蜜颜'系列。"
这个提议让魏媛媛眼前一亮。
既能保住现有产业,又能打开京城市场,简首是两全其美!
但她没有立即答应,而是谨慎地说:"能否容我考虑几日?毕竟路途遥远,需要妥善安排店里的事务。"
周掌柜爽快地答应了,约定三日后听回复。
送走客人后,魏媛媛独自在玉府花园里踱步,权衡利弊。
京城的机会固然,但离家远行意味着要将生意交给姐姐和阿柴打理,他们能应付得来吗?
"姑娘...有心事?"玉赜溪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魏媛媛转身,看见他站在一株海棠树下,斑驳的阳光透过树叶在他月白色的长衫上投下细碎的光影。
她将周掌柜的提议和自己的顾虑一一道出。
玉赜溪静静听完,轻声道:"大姐...曾言,'和丰楼'信誉极佳。"
这简短的评语让魏媛媛安心不少。
贵妃娘娘都认可的商家,应该不会差。
"可是..."她咬了咬唇,"我若去京城,店里怎么办?姐姐虽然能干,但一下子要管茶馆、铺子和竹布坊,我怕她太累..."
玉赜溪沉思片刻:"我可...派人协助。"
魏媛媛连忙摇头:"不用不用,你己经帮了我很多了。"她深吸一口气,"其实我知道这是个好机会,就是...舍不得离开。"
这句话说出口,她自己都愣了一下。
舍不得离开什么?是生意?是家人?还是...眼前这个人?
玉赜溪的目光柔和下来:"京城...不远。乘船...三日可达。"
是啊,临江镇到京城有水路首达,其实并不算太远。魏媛媛心里的天平渐渐倾斜。
或许,她可以尝试每月去京城几天,剩下的时间还是留在临江镇经营主业?
"玉公子,你觉得我该接受这个提议吗?"她忍不住问。
玉赜溪看着她,目光如水:"姑娘...自有决断。"
他总是这样,给予建议却不替她做决定,尊重她的选择。
这种尊重,比任何劝说都更让魏媛媛感动。
"那我...试试?"她小声说,像是在征求他的认可。
玉赜溪嘴角微微上扬:"甚好。"
回到"清茗轩",魏媛媛召集魏婧婧和阿柴开了个小会,将周掌柜的提议告诉他们。
"每月去京城几天?"魏婧婧惊讶地瞪大眼睛,"那店里..."
"这正是我想跟你们商量的。"魏媛媛拿出准备好的清单,"我不在的时候,姐你负责'蜜颜'铺子和账目;阿柴管送餐队和竹布坊;茶馆的日常经营可以交给新雇的张婶,她做了十几年茶楼,经验丰富。"
魏婧婧还是有些犹豫:"可万一遇到什么难题..."
"玉公子答应会帮忙照应。"魏媛媛补充道,"而且我只是短期出差,大部分时间还是在这里。"
阿柴倒是很兴奋:"东家,这可是打进京城的好机会啊!听说那里的贵人一掷千金,咱们的竹荪和竹布肯定能卖个好价钱!"
在两人的劝说下,魏婧婧终于点头同意。
魏媛媛立刻着手安排,先是培训张婶熟悉茶馆的特色菜品,又为魏婧婧和阿柴制定了详细的工作流程,确保每个环节都有人负责。
三天后,魏媛媛正式回复周掌柜,接受合作提议。
双方约定,每月初五至初十魏媛媛去京城"和丰楼"指导,同时带去临江特产;"和丰楼"则预付一百两银子作为首批竹荪和竹布的定金。
签完契约,魏媛媛走在回店的路上,心里既兴奋又忐忑。
这个决定将把她的生意带入一个全新的阶段,但同时也意味着更多的挑战和责任。
转过街角,她看见玉赜溪站在"清茗轩"门口,似乎在等她。
阳光下,他的身影修长而挺拔,再也不像初见时那般病弱。
"玉公子!"她小跑着迎上去,"契约签好了,下个月初就去京城。"
玉赜溪从袖中取出一封信:"大姐...手书。抵京后...可凭此拜见。"
魏媛媛接过信封,只见上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魏氏媛媛 亲启",落款是"玉贵妃"。她手一抖,差点把信掉在地上。
"这...这太贵重了!"她结结巴巴地说,"我怎么能..."
"无妨。"玉赜溪轻声道,"大姐...欣赏姑娘才华。"
魏媛媛小心地将信收好,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有了贵妃的引荐,她在京城的发展将会顺利许多。
而这封珍贵的信,无疑是玉赜溪为她争取来的。
"玉公子,谢谢你。"她真诚地说,"没有你的帮助,我不可能走到今天。"
玉赜溪摇摇头:"姑娘...凭实力所得。"
他总是这样,将她的成功归功于她自己,却从不提那些关键的助力。
这份谦逊与尊重,让魏媛媛对他的好感又深了一层。
夕阳西下,将两人的影子拉得很长。
魏媛媛望着玉赜溪被余晖镀上金边的侧脸,突然很想知道,当她去京城的时候,他会不会...想念她?
这个念头让她脸颊发烫,赶紧转移话题:"对了,我打算在去京城前再推出一个新菜品,用《膳夫录》里的'雪霞羹'改良的..."
玉赜溪眼中闪过一丝笑意:"愿闻...其详。"
两人并肩走进"清茗轩",讨论着新菜品的配方。
魏媛媛知道,无论她走得多远,这里永远是她回来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