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逃荒种田日常
古代逃荒种田日常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古代逃荒种田日常 > 第46章 卖卤煮

第46章 卖卤煮

加入书架
书名:
古代逃荒种田日常
作者:
田小北
本章字数:
5442
更新时间:
2025-06-29

这些日子忙着做生意,也就忘了被褥的事情。

今天听了郑大娘的话,明萱觉得很有必要买些棉花被褥,棉衣棉袄也得准备。

不知道布店里面有没有棉花,明天去打听一番。

她回到厨房,拿着筷子夹了夹猪下水,己经熟透了。

晾凉后,快刀切成片,拍了小蒜调成醋汁。

明萱舀了饭,从窗户喊道:“都别忙活了,快过来吃饭啦。”

姜云升搬着凳子,姜婵拿着筷子,分工合作,很快把饭桌摆整齐。

猪下水,姜老根也没少吃过,往年家里穷,想吃点肉味,可是猪肉三十文,舍不得买,就买点猪下水。

这猪下水处理费劲,而且总有一股子怪怪的腥味,以前吃猪下水,都是囫囵吞枣,哪里敢细细嚼。

而这猪下水,姜老根夹了一筷子的猪大肠,沾了沾醋汁,猪肠香味夹杂着醋蒜的清气,在口中形成的奇妙的滋味,太好吃了,简首比吃猪肥肉还好吃。

又吃了一口猪肝,很有嚼劲越吃越香。

阿骏本来不爱吃猪大肠,可是这大肠经过姐姐的手,如同妙手生花,瞬间变成了人间美味。

姜婵更是吃得小嘴鼓鼓的,连头都不抬起,闷着头吃。

明萱见大家吃得欢快,她夹了一块猪肚,细细嚼着,味道还行,不过缺了一些香料,滋味欠缺些。

但古代猪吃得野菜粮食,肉质鲜嫩,比后世的饲料猪好吃多了。

一顿饭下来,大家都吃撑了,瘫在椅子上。

“姐姐,我觉得这卤煮也能卖。”云升建议道,他现在成了小财迷了。

阿骏认同,他以前也是富贵人家出来的,他还从来没吃过这么美味的食物,若是拿到南市卖,肯定能挣钱。

“我也识数,到时候也能帮姐姐收钱。”阿骏平时沉默寡言,这还是他第一次提出帮忙。

明萱盘算着,家里需要置办的东西多着呢,被褥棉衣,桌椅板凳,在入秋之前还要把门窗修缮一下,重新盘火炕,还要多储备粮食,这一算下来,当真是需要不少的银两啊。

“好,咱们多买几副猪下水,往后也开始卖卤煮。”

姜老根现在留在家里磨面,挖地窖,但不妨碍他心里乐滋滋的 ,这日子真是越来越有盼头了。

天未亮,南市人还不多,明萱去鲁家取了桌椅板凳。

鲁奎用火把烤着猪毛,朗声说道:“昨天你走得早,不知道老张头那里有人吵吵嚷嚷,说是包子难吃,要退钱呢。”

明萱笑了笑,她这包子从面皮到馅料,都是上千年古人的智慧结晶,不是想要模仿就能模仿的。

明萱掏出一包油纸,递给鲁奎:“昨天的猪下水,我己经卤煮出来了,你跟大姐尝尝。”

鲁奎接过油纸包,隔着纸包,就闻到一股浓郁的香味,今儿起得早,连早饭也没有吃,他被这种香味勾的蠢蠢欲动。

他解开油纸包,里面有猪大肠,猪肚,猪肝,香味更加浓郁。

他试着尝了一口,太好吃了,还从来没有见人能把猪下水做得如此美味。

“我先回去拿给我娘子。”他捧着油纸包朝着院子里走去,快走到门口时,脚步不停加速。

鲁大姐听见急促的脚步声,还以为出了什么事儿,慌忙迎到门口。

“当家的,这是怎么了。”

她针线活做多了,伤了眼睛看不清,但是听觉很灵敏,仅听脚步声就能辨别人。

鲁奎不好意思说自己馋了,他托了个借口说:“对面卖笼包的小姑娘送了一些吃食,我想着先放到家里来,好赶紧去看猪肉摊位,大家都要赶一大早买猪肉,人怕是一会儿就多了。”

一听说对面摊位的姑娘,鲁大姐脸上的笑容更多了,这姑娘做事麻利,心地敞亮,养着一家老小的吃喝,是一个难得好见的姑娘。

“既然承了人家的情,往后的猪肉分量重些,她一个姑娘家养着一家老小不容易,你能帮衬就多帮衬些。”

鲁奎难得见她对人这么喜欢,嘴上大口吃着卤猪肠,含含糊糊的说:“娘子,你放心,摊子就在对面,我都照应了。”

鲁大姐有心想要再叮嘱,可是鲁奎惦记着摊位上的生意,吃了一半卤猪下水就走了。

昨天买得猪下水很多,明萱全部卤煮出来,除了自己吃,剩下的全部带到了南市,正好试试水。

李三大爷提着鸟,慢慢悠悠过来,照例要了五个包子,眼睛一瞥,扫见一旁的猪肠子:“哎哟,你现在还卖猪下水啊,这玩意儿可不好吃。”

又腥又臭,一般是那些穷苦买不起肉的,买回去解解馋。

明萱用竹叶包好了包子,接着用竹子削的签子插了一块卤猪大肠:“李三大爷您尝尝,我这跟别人家不一样。”

李三大爷半信半疑,他们家虽然过得富足,但这猪大肠也吃过两三回,这玩意儿无论如何煮,那味道也好不了。

不过这丫头手艺好,说不定……

李三大爷踟蹰片刻,咬牙接过来竹签,上面颤巍巍插着一块猪大肠,他凑近闻了闻,没有猪腥味儿,反而有一股子好闻的肉香味。

他试着放进嘴里,轻轻的一嚼,肠皮筋道,肉香味在嘴里瞬间蔓延开来,就一个字儿香。

太香了。

这比往常年他吃得烧肉还要香,他细细咀嚼着猪大肠,越嚼越香,越嚼越有味。

李三大爷眼睛瞬间亮了,他指着篮子里的猪大肠:“给我切上一根,你这手艺真没得说,我跟你说,咱们旁边的酒楼都不如你的一星半点。”

明萱笑着给他切了一块猪大肠,用竹叶包好,她只是占了后世信息发达的便利,这个年代还没有炒菜,人们的饮食乏善可陈。

而她早早地离家,一个人租住在小房子里,出去买又舍不得花钱,就练就了一身的做饭手艺。

卤煮就是她平时最爱做的饭食之一。

李三大爷提着猪大肠,乐滋滋走了,后面买包子的人看见这一幕,也纷纷试着尝起来。

不尝不知道,一尝顿时惊为天人。

本来剩的猪下水就不多,很快一抢而空。猪下水比猪肉便宜,卖得价格自然也便宜,主要是这玩意儿味道实在是好,吃了一口就放不下。

一旁的老张头看见姜前又弄了新鲜的吃食,而且备受欢迎,他的脸顿时拉下来。

尽管他奋力地叫卖着,可那些人就像看不见似的,眼睁睁迈过他的摊子,去隔壁买包子。

明萱张罗着卖着包子,因为有卤煮的加持,包子还不到晌午就全卖完了。

一旁老张头看了看自己剩得大半馅料和包子皮,脸黑如同锅底,恰巧一位老妇人过来讲价:“五文钱三个包子吧,你家的包子不好吃,便宜点卖。”

老张头一听这着急了,他这包子本来就不挣钱,全是赔钱赚吆喝,老妇人过来挑挑拣拣半天竟然还讲价。

“不能便宜,我们家的包子就这么个价,你爱买不买,不买就别挡着这里碍事。”

老妇人也是个泼辣的,被呛了两句,不依不饶起来:“嘿,你个老张头,这包子往死难吃,又腥气又硬邦,手艺不行,还口气挺大,谁稀罕你的破包子。”

说着把包子扔回了蒸笼里,哼了一声挎着篮子走了,老张头气得鼻子都歪了,想要上前理论,被张婆子拉住了胳膊。

“咱一个卖包子,随她说上两句,你别跟他一般见识,要紧的是把这些包子卖出去。”张婆子说着犯了愁。

这包子比昨天剩的还多,走街串巷可不是一个简单的活儿,他们这么大岁数了还要端着笼屉西处叫卖,昨天晚上回去,她的老腿都差点迈不上炕。

张老头卖到晌午,见集市上没人了,他又沿街叫卖。

可是,却没那么顺利。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