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园科学手记:云溪村振兴规划
田园科学手记:云溪村振兴规划
当前位置:首页 > 古言 > 田园科学手记:云溪村振兴规划 > 第5章 暗流与曙光

第5章 暗流与曙光

加入书架
书名:
田园科学手记:云溪村振兴规划
作者:
安大狸
本章字数:
3588
更新时间:
2025-06-09

云溪村的稻田在秋风中翻涌着金色波浪,林晚举着手机首播收割场景。镜头里,老陈开着崭新的小型收割机,大侄女小雨戴着草帽分拣稻穗,首播间弹幕满屏都是 “丰收啦” 的欢呼。谁也没注意到,几辆黑色轿车正沿着蜿蜒山路缓缓驶来,车窗后的目光死死盯着田里忙碌的人群。

“这些臭农民,坏了我们的好事!” 上游采石场老板王有德捏碎手中的矿泉水瓶,瓶中浑浊的废水洒在云溪村界碑上。自从林晚带着村民改良土壤、治理溪流,他偷偷排放尾矿废水的渠道被切断,每月损失的处理费高达数十万元。“联系张老三,让他今晚就动手。” 他对着电话冷笑,“我倒要看看,这些土包子能撑多久。”

深夜,月光被乌云遮蔽。三个黑影翻过云溪村的围栏,将成袋的工业盐倒入灌溉水渠。“老板说了,只要让他们的水稻绝收,以后就不敢多管闲事。” 其中一人边说边往稻田里喷洒刺鼻的液体,污水顺着田垄渗入土壤。

与此同时,省级生态环境巡查组的无人机正在云溪村上空盘旋。技术员小李盯着屏幕上异常的光谱数据皱眉:“这里的水质和土壤重金属含量突然飙升,立刻标记坐标!” 巡查组组长陈建国握紧手中的举报信,信纸边缘还沾着云溪村孩子们画的 “希望田野”—— 那是大侄女小雨和同学们寄来的。

第二天清晨,林晚被村民的惊呼声惊醒。试验田里,原本的稻穗一夜之间枯黄发黑,灌溉水渠泛着诡异的白沫。“这是人为投毒!” 她蹲下身检测土壤,仪器显示盐分含量超标 20 倍。老陈气得浑身发抖:“肯定是上游那帮畜生!我去和他们拼了!”

首播间的观众目睹这一幕,评论区瞬间炸锅。“报警!”“严查幕后黑手!” 的留言刷屏,但林晚按住了要冲出去的村民:“先收集证据。” 她举起手机开始录像,镜头扫过被污染的稻田、水渠里翻白的小鱼,最后定格在自己坚定的眼神:“云溪村不会被轻易打倒。”

正当村民们悲愤交加时,远处传来警笛声。十几辆执法车鱼贯而入,巡查组组长陈建国跳下车:“我们收到举报,有人蓄意破坏生态环境。” 他展示着无人机拍摄的铁证,画面里,采石场偷排废水的管道清晰可见。王有德被戴上手铐时还在狡辩,却在看到孩子们的画作证据时,脸色瞬间惨白。

这场风波让云溪村短暂陷入低谷,但也让更多人看到了村庄的坚韧。林晚在 VLOG 里发布了最新检测数据:“虽然损失惨重,但我们的土壤改良技术发挥了作用,污染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镜头切换到村民们重新播种绿肥作物的场景,老陈擦着汗笑:“这点挫折算啥?咱们接着干!”

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农业专家带着团队入驻云溪村,帮助修复受损农田;环保组织送来新型污水处理设备;网友们自发发起 “守护云溪村” 捐款活动。林晚的首播间里,摆满了全国各地寄来的种子和鼓励信,其中一封来自山区小学的信让她红了眼眶:“姐姐,我们把零花钱都捐出来了,云溪村一定会重新变美!”

在巡查组的推动下,整个流域的生态整治行动全面展开。王有德的采石场被依法取缔,违法排污的利益链条被彻底斩断。林晚带着村民在溪流边种下一排排菖蒲和芦苇,“这些水生植物能进一步净化水质。” 她对着镜头讲解,身后,周干部正带着孩子们挂 “保护水源” 的木牌。

云溪村的转机来得比想象中更快。电视台报道了村庄的抗挫故事,“最坚韧田园” 的话题冲上热搜。民宿预订火爆,研学团队排起长队,甚至有企业提出要合作开发生态农业产业园。老陈在村民大会上挥舞着合作协议:“咱们村要成明星村了!” 台下,王奶奶抹着眼泪鼓掌,小雨举着写有 “胜利” 的牌子跳得最高。

林晚的 VLOG 更新了特别篇。镜头从航拍的云溪村全景开始,金色稻田与清澈溪流相映成趣,民宿炊烟袅袅升起。“感谢每一位帮助过云溪村的人,” 她站在新落成的生态监测站前,身后是实时跳动的数据大屏,“曾经的危机,让我们更加坚定。未来,云溪村不仅要自己美,还要带着周边村子一起富!”

片尾,巡查组组长陈建国出镜:“云溪村的经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也带来了启示 —— 乡村振兴的道路上,既要发展,也要守护。” 画面渐暗,出现一行字幕:“所有的美好,都值得全力以赴的守护。”

而在云溪村的星空下,林晚望着重新焕发生机的田野,收到导师发来的消息:“所里准备成立乡村振兴科研工作站,想邀请你担任首席专家......” 她笑着回复:“我己经找到最需要我的实验室了。” 远处,新建的光伏板在月光下闪着微光,如同洒落人间的星辰,照亮云溪村崭新的征程。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