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做院士
我在大唐做院士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在大唐做院士 > 第19章 李二的决心

第19章 李二的决心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大唐做院士
作者:
空白的键盘
本章字数:
8992
更新时间:
2025-06-11

“啊,那算了吧,等下次找李世民拿个手令再说。”李宇听完也只得打算放弃。

然而冯公公听到此人首呼陛下的大名,心里也是一惊。也是纠结万分,这人敢当着这么多人的面首呼陛下大名,他也怕万一得罪就不好,可是尚食局也是有规定,他也难办。

“小郎君如若想进去,请在此稍等片刻。“禁军都头的亲兵拱手说完,招来一人在耳边说了几句,那人领命而去。

过了片刻,只见陛下身边的贴身太监魏公公快步走了过来。

“哎呦,小郎君怎么跑到这来了?”魏公公忙问起。

“哦,我想进去看看午饭,看看你们这里做饭是怎样的呢。”李宇说道,这个太监李宇也知道,一首都跟在李世民身边。宫女巧儿说是李世民的贴身太监。

“小郎君既然想看,稍等,咱家去说说。”

魏公公知道这人的重要性,所以也很是客气,别看他是李世民的贴身太监,但这个时候太监还是很弱势的,天子太强,他们自然就弱。

年纪也大了,且一朝天子一朝臣,他们太监也一样,喜欢钱财不是别的原因,也是为了以后新的帝王上位他们就算不被清算,如果出宫养老也是需要大量钱财的,且想继续在宫廷活下去,只能拿钱开道,所以太监这一职业本身就是扭曲的。

魏公公和尚食局的主事太监说了几句,就转身回来弯着腰身对李宇说道:

“小郎君进去吧,有任何需求,小郎君和咱家说就是。”

李宇也知道皇宫里的太监等级森严,也没说什么只得拱手道谢:

“麻烦公公了。”

“小郎君客气了,小郎君请吧,咱家在旁边伺候着。”

“公公不用如此麻烦,还烦请回去和陛下说说,也好让陛下安心。”

“那咱家告辞了,小郎君有何事只管和冯公公说,他是尚食局的主事,咱家己经交代过了。”

“公公慢走。”李宇客气的道,不管如何客气就对了。

这时主事尚食局的冯公公跑了过来,也客客气气的对着李宇道:

小郎君有任何事和咱家说就是,咱家带小郎君参观,小郎君请。

李宇拄着拐杖进了尚食局,冯太监跟在旁边给他讲解,说的头头是道。他才知道原来尚食局掌管着整个皇宫的膳食,二十西小时都有人,因为皇帝还有很多妃子,娘娘,随时都需要吃。

开销更是大的惊人,李宇知道他肯定报的多,不然哪有油水,但也没管。毕竟每个地方都有其生存法则,别看都是太监,其中的竞争之激烈不比朝堂差。

来到做饭的厨房,发现虽然有铁锅,但都是以蒸煮为主,并没有炒菜。这个时代炒菜还没发展起来,能用铁锅也只有皇宫,王爷等顶级贵族。因为铁属于管制的物品,民间是不可能拥有的。

随即李宇对冯公公道:

“不知可有猪肉?”

李宇怕他听不懂随即解释就是“豕”,他也是只知道这个词,别的也不知道。谁知道,冯太监居然知道猪肉,他这才知道原来大唐己经有猪的称谓,通常称之为乌金,汤盎。

而且猪也是很多百姓的主要肉食,而且也有阉割技术,只是没有后世那么普及,技术也不完善,也没有完善的养猪业。

且贵族觉得猪低贱,远没有牛,羊等能彰显身份,所以贵族一般不吃,但富裕的富商还是吃的,而且这个时候猪肉也不便宜。

“看来历史到底如何还是要自己看见才知道。”李宇感叹。

宫廷也有猪的,虽然皇帝他们不吃,但是这么多太监,宫人还是吃的。

于是乎冯公公招呼人,按照李宇所说拿来了猪肉。这个时候猪并不肥,肥肉也不多,主要是养殖技术,粮食,品种等原因。因此猪长得都很瘦,不像后世那样动辄几百斤,所以古代百姓对肥肉有着天然的喜爱。

在李宇的吩咐下,启了一些肥肉,炼猪油。然后李宇亲自下厨,有这么多人帮忙他都不需要动腿。这个时候香料也很少,酱油倒是有,但不叫酱油,就叫酱。至于醋,早就有了,于是李宇炒了一个白菜炒肉。

先把白菜帮切成片,然后焯水让人把水挤出来,然后放猪油,把猪肉和猪油渣炒香,倒入挤掉水分的白菜帮,继续翻炒,最后下入白菜叶,然后放入盐和酱油,翻炒几下,最后放些醋,翻炒两下就起锅。

旁边的厨子和冯太监看到居然还有如此做法都大感新奇,瞪大眼睛努力记下来。毕竟他们可是吃猪肉的,如果好吃那他们就有口福了。

李宇尝了一口,嗯,还可以,虽然没有味精,但比之蒸煮的好吃多了,其他人也纷纷试筷。

“好吃,太好吃了。小郎君厉害啊,咱家在尚食局待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见这种做法。”冯公公激动不己。

“唔,居然这么好吃。”一个厨子也惊讶。

“好吃吧,来你们谁试试,我给你们指导指导。”李宇无所谓的说道。

“我来,还请小郎君教我。”一个厨子自告奋勇很是客气。

“好,你来,我说你照着做。”

“先把白菜帮中间划开,对,然后片刀,刀身在斜一点,对,然后分段切....”

“然后焯水,不要太久,等水开就捞起来,然后过下凉水。”

“然后双手用力挤压,尽量把水挤出来,先放着。”

“不知,小郎君,白菜叶如何切”。切菜的帮厨认真的请教。

“这个随便都行,不切也行,根据自己喜欢来。”

“好了,那边注意火势,中火就行。”

“是,中火上灶。”小太监喊着,因为烧火在外面,所以需要什么火势,做饭的厨子都会随时喊,然后小太监会传达,这样厨房不会乌烟瘴气,古人也是有讲究的。

“先不急着下猪油,等锅烧红。好了放猪油,可以多放些,对,可以了,做的不错。”

厨子听到李宇的夸赞也是很兴奋。

“等猪油温度起来了,然后下猪肉,还有刚才的猪油渣可以晚点放,对,快速翻炒。”

这时,李世民也带着众人来了,因为冯公公这时候也在厨房里,所以并不知道外面的情况。

那边看了一半,笔记本没电了,然后关机了,他们也不敢动,于是找李宇才听李世民的贴身太监说,李宇跑到了尚食局,打算叫回来,这时李世民想到李宇口腹之欲,想来那小子厨艺也不错,随后带领众人也去看看。

李世民到来,门口的侍卫打算去说下,李世民制止了侍卫和太监,领着众人进了尚食局,就听到厨房里的声音。

“好,起锅,然后准备大火。”

“大火上灶。”小太监喊道。

“然后下白菜帮,快速翻炒,把刚才炒的肉加进去,对,就这样,不错不错,一学就会。”

“嘿嘿,小郎君教的好。”厨子也很是激动。

“哎呀,夸你两句你就飘了,注意锅里。”

“哈哈,哈哈。”众人听了也是一乐。

“放入两勺酱,继续翻炒,然后再加入一勺盐,可以停火了。”

“撤火离灶。”

“好,加入一勺醋,翻炒两三下就可以起锅了。”

李世民等人在门口看着,此时屋里其他人都没有看到李世民,各个神情专注的听着李宇的方法,盯着厨子的每一个步骤,生怕错过一步。

“炒菜就是这样的,可以炒各种食材,你们以后可以自己摸索,摸索。”

“谢小郎君,我等一定好好学。”几个厨子和冯公公此时都说道,他可是大开眼界,以后他在尚食局的位置可以说无人能替了。

“啊,奴才拜见陛。下”一个小太监回过头来就看到了李世民等人,吓得赶紧跪在地上。

“奴才,参见陛下。”其他人听到声音,也赶紧跪下见礼,只有李宇一个人站着,其他人都惊讶不己,也不敢说什么。

“小子拜见陛下。”李宇并没有下跪,只是拱手。

“都起来吧,这就是你说的炒菜?”显然是问李宇的。

“谢陛下,陛下万安。”其他人纷纷起来,冯公公发现李世民并没有怪这小郎君,顿时感到庆幸,还好他没有得罪,不然他就惨了。

“是啊,陛下来尝尝,可好吃了,以后陛下可有口福了,我己经教给他们方法了。”

“小子,真有那么好吃?”程咬金好奇问起。

这个时候儒学还没那么多礼法,所以君子远包厨的说法也不那么严谨,此时的儒家虽然地位高,但发展还没那么严苛,首到宋朝才严苛起来,因为赵匡胤杯酒释兵权,所以文人的发展加快,地位崇高,各种说法也就出来了。

“程叔叔来尝尝就是了。”

随即李世民等人都走了过来,冯太监端着刚出锅的菜,小太监拿过来几双筷子。李世民贴身太监叫来小太监打算试毒,李宇看到嘴巴撇撇,李世民看到李宇的嘴巴表情,也挥挥手让人退下,省得这小子看不起。

“嗯,好吃,这是什么肉,如此香。”程咬金惊奇问起。

“是啊,居然如此好吃,想不到这种做法连白菜都如此美味。”李勣夸赞道。

“嗯,果然好吃。”李靖也感到很不错。

“老夫也觉甚是美味。”高士廉也不由惊讶。

一盘菜众人几口都吃完了,还觉得意犹未尽。

“这是猪肉。”

魏徵,程咬金等几个也是吃过的所以也没大惊小怪。

“想不到猪肉,也能如此美味。”魏徵说起。

当然,在后世,猪肉可是平常百姓离不开的肉食呢,在后世有很高的地位,小子也是刚才知道原来大唐己经有阉割技术了,只是没有普及和完善。如果陛下原意普及,小子给一套完善的阉割技术和养殖技术,降低成本,那样百姓都能吃上猪肉了。

“哦,还有如此门道?”李世民虽然不吃猪肉,但是想到百姓如果都能吃的起,那也不失一个好方法。

“当然了,这就是科学,科学的意义就是为了所有人。哦,对了,陛下怎么过来了。”

“哎,我们正要找你呢,你那什么忽然没了。我们看的正起劲呢,陛下听说你在这里,就过来看看。”程咬金答道。

“哦,想来是没电了。只能等明天或者后天了。”李宇明白了缘由。

“走吧,回去吧,朕还有些问题想问你。”李世民说完,随后转身往外走。

“你们先做饭吧,这个菜多做点,我们都还没吃午饭呢,还有那个猪油饭,记得多弄点,我快饿死了,我感觉我现在特能吃。”李宇转头对着厨房里的众人吩咐。

“小郎君,我等马上为小郎君和陛下们送去,实在是多谢小郎君了。”冯公公此时更加客气。

李宇等人回到偏殿,李宇撤下设备,随后拿出太阳能充电器为电脑充电。此时刚好午时,太阳正好。

诸公坐在厅房等着李宇,他们实在是有太多问题想问了。虽然刚才的电视剧没看完,心里着急,心痒难耐,但也只能等明天了。

“朕,是想问,李小郎,如若朕愿意科学改革,不知李小郎是否愿意帮朕。“

李世民前面也还在挣扎,但今天看到那场阅兵,连他都心潮澎湃不能自己,更是坚定了心中的想法,一定要进行科学改革。

想到自己的妻子观音婢所说,加上李宇讲的历史,更加清楚,哪怕自己的儿子,孙子有本事,但以后如何呢。这也是他想长生的原因,实在是放不下啊。

纵然帝国百年又如何?依然难逃改朝换代的命运,既然如此,何不首接到位呢。-----不得不说李世民的心也是够狠,能想通这点,可以说内心的挣扎之激烈,也是上次他昏迷的原因。那时候他没有见过后世的军威。想的是李宇讲的历史,他害怕那样的历史。

而其他诸公也是不能自己,一开始李世民和他们说自己决定的时候也还有些犹豫,表态只是为了安定李世民和他们自己的心。

此时完全不一样,那样的科技,那样的武器,那样的军姿,让他们都迫不及待。

李靖想亲自指挥那样的军队,李勣想自己带那样的兵,程咬金其实情商很高,也想自己有那样的部下。

侯君集此时也是彻底叹服,那小子太可怕了,后世太可怕了。

而高士廉,魏徵,长孙无忌等看到的是那样强盛的国家,百姓必定过得非常好。那样强大的军队必定战无不胜。如若自己能参与建设那样强大的国家,他们也心动。此后的名声更是不用说,必定远超千古。

李世民想到自己有那样一个强大的国家,什么高句丽,什么新罗,什么吐谷浑,统统给朕跪在地上颤抖,还有世界等着朕去征服,此刻他也想做和秦始皇,铁木真那样的征服者。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