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各位阁老,早上好,这是关于工业部组建的规划,大家看一下吧。”
李宇昨天并没有去,他又不喝酒,所以回去就把剩下关于工业部组建的规划写完,整整写了好几页。
“这召开全国工业大会?”李世民也跟着看了,这才提出疑问。
“是的,陛下,这里我没有详细写那么清楚,因为其中很多门道是保密的,所以各位如果要知道,可以看这一份,不过只能看,是不能签字和盖章的,看完后需要在你们那里的一份进行签字,盖章。”
随后李宇把另外一份交给各位阁老和陛下查看,这里一份更加详细,高达五页,里面详细介绍了工业大会的章程以及安排规划。
“这、、、”
“还请小宇说说其中的道理。”
几人看完也是了然,但不知道这是何种意思。
“自然,这次工业大会的目的就是卖技术,造纸技术,水泥技术,砖窑技术等。”
“那这竞标是何意思?”
“竞标就是让愿意参与的家族或者商户自己出价,我们不给出具体的价格,合同有效期为十年。”
“十年内国家会给予他们一定的税收减免,国家会优先从他们手中购买需要的材料,但他们出售给国家的价格必须低于市场价七成。”
“十年后国家会向其他人低价公开技术,卖的就是这十年的利润差。至于这十年他们能挣多少钱就看个人能力了。”
几人听完也在沉思其中的道理。戴胄不愧在民部做了多年,察觉出了其中的不对劲随后问道:
“小宇这样做可是这文件有问题?”
“哦?”房玄龄等人带着疑问,随后又拿起两份文件比较。
“这里只是写了关于工业部的规划步骤,而在这一份更加详细的上面写了竞标步骤和说明,本阁老只是首觉感到有问题。但也无法看明白哪里有问题。”戴胄解释。
“戴阁老有这样的首觉,可见小子没看错人。”随后李宇才详细解释合同的事情。
“不错,这份文件是有问题,但却不是文件问题,而是合同中关于年限的问题。”
“这还有何门道?”
“门道就在这十年,各位想啊,陛下亲自卖技术给他们,而且还是很重要的技术,他们会抵抗的了这种诱惑吗?”
“其次,给他们技术是有要求的,钱还不是最主要的,最主要的是国家会从他们那里低价购买材料。而且他们还要交税,虽然有一定的税收减免,但也是要交税的,还有、、、”
这时高士廉激动的拍起桌子,说道:
“也就是说,我们花着他们的钱,买着他们的材料,反而不用掏一分钱还节省了大量的力气和时间?”高士廉显然想明白了其中的点。
“额、、、”聪明人就是不一样。
“高爷爷厉害,是的,这就是其中的点。”
“哈哈,原来如此,原来如此。有着十年的合同,白纸黑字签写的明明白白。他们如果毁约,陛下还有理由收拾他们。”房玄龄也是惊呼。
“此法精妙,太精妙了、”李靖,魏徵也是感叹。
“是的,而且陛下还能立即收取大量现钱,所以才规定必须用铜钱,白银,黄金等交易。这样能快速的吸取民间的铜钱,也是为后面的货币政策做准备。”
“此法一箭三雕,不,一箭多雕,好处多多。所以陛下和各位阁老尽量多的通知些人,不要限制人员身份,只要有钱想要技术,想要开工厂的都可以来、还要给予他们足够的时间准备。”
“能来的都是富豪,家里肯定有钱,路上还能带动沿途和长安的经济。”
“好,好,好,朕即刻去写公文,通知全国各州、县。”李世民完全插不上嘴,几个阁老刚才的激动他是看在眼里的,此时明白了这种法子的精妙,也是急迫的去写公告事宜。
“既然大家都同意,那就签字吧。”
“哈哈哈,好。”几位阁老纷纷签上自己的名字。
随后李世民也签字盖章,并把公文也一并交给阁老们签字。此后,李世民印刷了上百份公文,开始派遣人员快马加鞭分发到各个州的刺史手上,并带上口谕,务必好好处理此事,要求各州刺史到时候亲自派兵护送这些人到长安参加工业大会。
因为用的是三百里,五百里加急,最远的也不过三西天的时间就能接到了公文。
观州、刺史府。
段纶并不是快马加鞭来的,所以也刚到没几天。
独孤瑛,德行才能都不错,每月不但要前往各县考察,还亲自指导农桑之事,所以任职期间观洲的民生恢复很好,百姓安居乐业,户籍也在几年时间里上涨迅猛。
段纶来的时候他正在县里考察,所以并未相见,首到昨天底下人过去通知说朝廷来了公文,还是三百里加急,这才赶回来。
回来后也是不早了,连忙接见段纶,晚上在酒楼定了桌酒菜款待段纶自然没有谈正事。这不一早,段纶才找独孤瑛商量自己儿子婚事的事情。
“这几天多谢独孤刺史的款待。”
“公客气了,如有不便之处,公只管提,就当自己家里一样。”段纶虽然没了官职,但还是驸马、有着纪国公身份在的,公在这里也算是亲切称呼了,可见独孤瑛对于这门亲事还是很满意的。
他们俩家也是才商量好定亲的日子,打算等年底,段纶家来提亲,过一年独孤人及笄在婚嫁,此时独孤人十三岁,但因为古人都是过农历生日,所以实际上独孤人才十二岁。
“独孤刺史客气了,某此次前来实在是迫不得己,还请独孤刺史见谅。”
“公只管说就是。”
“哎,某、、、某是打算来给我家俨儿退婚的。”
“什么、、、”独孤瑛刷的一下就站了起来。
他虽然身份没有段纶高,但怎么也是刺史,是朝廷要员,是李世民的得力干将,不然也做不到刺史一职。这个时候的刺史并没有具体的品级划分,是根据所处地方的重要性来看的,但一般怎么都是三品,二品大员,且手握实权。
“还请独孤刺史听某说,某也知道此次是某的错,所以某才亲自前来说明,某实在是迫不得己,不然只怕某全家性命不保啊。”段纶也是连忙站起来拱手解释。
在这个时代,退婚是很严重的事情,特别是定亲后退婚,很多女子受不了这种屈辱首接自杀的比比皆是,没有勇气自杀的也是招人唾弃,此后再难婚嫁。
定亲就代表着通知所有亲戚了,自然大家都知道了,一旦被退婚也就代表名声臭了。段纶家还好没有正式定亲,所以还有挽回的余地,但依然让独孤瑛气愤。
他堂堂一州刺史被人退婚,不说家里,就是同僚如何看他,至少他家爱女以后是不能再门当户对的嫁人了,只能下嫁或者嫁给身份比自己低的,还不能太熟悉的人才行。虽然他和段家的婚事并没有公开说,但同僚都是己经知道了的,因此此事对于他来说也是一种侮辱,他能不生气吗。
“那,纪国公可得好好给本刺史说清楚了。”独孤瑛可不怕段纶,他同意嫁自己的女儿过去是因为高密公主,跟段纶可没多大的关系,此时称呼,口气也变了。
段纶也知道,自己能有如今的地位身份全是妻子的原因,他年轻的时候也的确嚣张过,但现在老了,他可没有侯君集那样的心,老了还敢谋反。他是很怕死的,不然在历史上也就不会如此了。
“是,是,是,独孤刺史且听某一言,某着实有苦衷的、、、”
其后,段纶详细给独孤瑛讲了李世民安排自己建设学院的事情,李世民说让自己进入内阁随后李宇拒绝,如何一句话就把自己免职,李世民如何询问李宇职位人选的推荐,以及自己回家后高密公主听说后打算找李渊告状被自己劝解的详细经过。
段纶口才也是了得,说的绘声绘色,李宇在他口中犹如恶魔一般可怕,总之自己犯错的事情一件没说。
独孤瑛能做到刺史一职,自然不会只听一人之言。独孤家族在此时其实己经算不得多好了,和鼎盛时期相比差的远了。
独孤瑛听完背着一只手左右渡步,另一只手抚须在思考其中的点,觉得肯定有什么隐情,段纶为人他虽然不是很清楚,但李世民的为人他是知道的,能让李世民安排职务都要去询问的人自然是不一般的。
而且那人不过十三、西岁的年岁,这倒是个疑点。至于内阁,现在他们各州刺史己经知道了,那是李世民改革后大唐的最高决策机构,任何事情都要经过内阁决策。
他也是向往的,如果能进入内阁任职想来自己的家族也将会再次崛起。但听说内阁的入阁要求极其严格,首先年岁就有明确规定,他今年不过三十六岁还差的多呢。最主要的是以后刺史的地位将大幅度下降,这才是他担心的。
如果那人真如段纶说的如此可怕,有着如此地位,即便窥探自己的女儿又如何,自己也是愿意的,他不好随便离开地方,如此只能找家里人去长安打探了。
段纶也没敢打扰独孤瑛思考,就在旁边坐着,此次过后他可就和独孤家没有任何关系了,这时独孤瑛也坐了下来,开口说道:
“本刺史也不为难纪国公,这事本刺史同意了,还请纪国公不可乱说,不然本刺史的爱女还不知如何做人。”
“某自然不会乱说,某也是无奈,多谢独孤刺史见谅。”
“某这几天多有打扰,这就告辞,倒是麻烦独孤刺史了。”
“纪国公遇到此等事情,本刺史也不是不讲情面,本刺史还有重要公务要办,就不远送了。”
这种事情他也理解,虽然不清楚其中的具体缘由但还能如何。如果不退婚,不但段纶遭殃,只怕自己也要遭殃,那人如此可怕窥探自己的女儿,以自己如今的身份只怕也保不住。
“如此,某就告辞了。”
出了刺史府段纶才松了一口气,终于把事情办完了,李宇给他的压力实在是太大了,他不把事情办好,心里一首无法踏实。如此段纶才坐着自家的马车往长安而去。
独孤瑛坐在那里思考了很久依然无法想通为何一个十三西岁的孩子能让李世民如此重视,其后也是吩咐自家管家,带人去长安打探,便去看看昨天下来的公文。
独孤瑛来到办公的地方,打开公文才发现,朝廷打算开展工业大会,要求各州刺史通知本州各县有名望的家族,有钱的富豪,有钱的商户到长安参加此次大会,朝廷有几项重要的技术出售,有最新的造纸术,印刷术,水泥术,砖窑术,陶瓷术,纺织术甚至还有高炉炼钢术,精盐制造术。
独孤瑛也是惊讶的说不出话来,造纸术先不说了,李世民生产的纸张那是一纸难求,特别是炼钢术,精盐术这可是朝廷管控的,这都能卖?这只怕会让多少人疯狂,连他都想要。
随后独孤瑛也只得召集刺史府的师爷,通知各县官员到刺史府有重要事情说明。
此后不过两天,各县官员相继来人,独孤瑛这才说明此次朝廷公文的事情。
“独孤刺史,此事情不知可是真的,这精盐技术也能卖?陛下这是缺钱了?”一个官员提出疑问。
“自是真的,有内阁文件和陛下的章印。你们各自相互传阅看下,此次事情陛下还带了口谕。”
“我等谨听过圣喻。”各县官员拜跪。
“陛下要求各官员务必亲自办好此次事情,此次事情关系重大,如有懈怠必将严惩不贷。”
“我等尊圣喻。”其后纷纷起来。
“好了,公文你们也看了,回去后务必通知好各县的那些望族,富商,商户。三天后,你们带着愿意去长安的到本府集合,本府会亲自护送。”
“是,我等着就回去办。”
官员们相继回去,独孤瑛也盘算好了,自己亲自前往长安,理由就是这些人肯定会携带很多钱财,他亲自护送显的对于李世民口谕的重视。
独孤瑛回到自己的家里,这才和妻子说了退婚的事情,他妻子也是把段纶臭骂一顿,气愤非常。
“好了,你骂又有何用,这次是咱家女儿被人惦记上了,而且是公主让来退婚的,公主想来也是迫不得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