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侄子说不会做坏事,春枝心中一下就安定了,她相信自己的侄子
春枝手在裤子上来回的蹭了蹭,她倒有些局促,“这,这,我觉着咱们不该要老师的,你老师也是屯子里走出去的,家境也不会好到哪里去的,要不,你还是给老师还回去!”
大树看着姑姑清瘦的脸颊,自从家里出事,姑姑变了很多,首先身体看着没有以前好了,这让他心中很是担忧。
可,即使这样,姑姑依然很善良,跟他奶一样一样的心思,心里总是想着别人的难处。
他拿给春枝的银元其实不是老师给的,老师确实想给他,但是大树没收。这半年多,大树每天吃两顿饭,在学校打扫校舍,在饭堂去打杂,能做这些事,都是老师的共功劳,学校里很多同学都困难,可学校把机会给了他,是老师去说的,他心里很感激老师。假期里又跟老师一起去奉天厂里干活,也是老师带他去干活的,老师希望他自食其力,他做到了,他很感激老师,怎么能再要老师的钱?
老师带他从奉天回来后,让他回姑姑家里等着开学,老师要回他们屯子看父母。大树一听,就跟老师说他也想回去看看家,想看看爹娘他们。
于是杨老师也没想什么就带他回去了,大树一个人回了屯子,去了后山那个山洞,爷奶留下的那些大洋还在,他拿了五块,他要上学,不能荒废学业,他觉得爷奶会支持他。
他自己留了三个大洋,他想妹妹在姑姑家,得吃得喝,姑家那么多人负担重,给了钱妹妹就不会被人嫌弃。
“姑,你拿着,就算是素素生活费,钱就算我借老师的,以后有能力了,我再给老师还回去就行了。”
春枝一把抱住面前的大树,大树个头高,可是很单薄,“我的儿呀!你爹娘没福气啊,他们,他们命短享不了你的福气,呜呜,”她再也忍不住伤感的情绪,大声痛哭起来。
她的侄子小小年纪就那么有章法,不仅把自己关注了,还操心妹妹。
听着姑的哭声,大树反而沉静了,他不想难过,他把心里的伤感憋了回去,“姑,老师说日子还长着呢!那些日本人犯下的滔天大罪早晚要还,我爹我娘,我爷我奶,还有二叔他们,弟弟他们都不会白死的。我要学本事,以后我要养妹妹,姑,以后我还要养你老。”
春枝在大树单薄的怀里哭泣声变小了,很久了,自从来到本溪湖她都顾不上伤怀难过了。
她推开大树,抬手擦了把眼睛,嘴角扬了下,“姑,就是,嗯,心头难过,”她在大树的胸前拍了下,“你老妹有姑呢,不用你想,你好好学本事,以后给老余家长脸,”
春枝又看着手里的两个小包,苦辣酸甜一起涌入心怀,不过,心里升起甜滋滋的感觉还是多了一点。
“这钱,嗯,就放姑这,你明年还得用钱,素素那,你别操心,有姑吃的就不会饿着她,姑还想着等两年,二栓上学了,让她跟二栓一起去学两年学,咱家里不能有个白眼瞎,”
春枝的爹在春枝小时候都让春枝认字了,只有认字了,才能有学识,才能长见识,也才能有好前途,春枝懂。
大树听到姑姑说要让素素去学堂,心里也高兴起来,脸上重新有了笑的模样,“姑,我在学校你就放心吧!老师都喜欢我,我学东西也快,很多学生都比我大,还不如我呢!”
春枝脸上乐开了花,她站起身把大树的手帕打开,把两个银元塞进自己的布袋子,“来,你个子大,帮姑把袋子再塞进去,”
大树爬上炕,站在炕上,头都到了屋顶,
春枝站在一旁仰脸看大树,“好像又长高了,你放角落里,那有个缝隙,嘿嘿,我你姑丈不在家,偷摸着又给扣了扣,”
大树嘴里笑出了声,“呵呵,姑,你跟我奶一样,都喜欢藏钱,”
“你奶藏钱是为了防土匪,我,唉,我为了,唉,算了不说这,”春枝说不出口。
“我知道,姑,姑丈家人口多,为难姑,为我们操心。”
“你可别跟人说啊!谁都不能说,特别是你姑丈家的人。”
大树知道姑说的是西叔,西叔总要跟他住一个屋里的。
大树又帮着春枝把一些平时不穿的冬天衣物重新放回去,姑侄俩这才安心的坐在炕上聊天,难得的一个属于姑侄俩的上午。
这一年的中秋节,赵家的小儿子没回来,赵庆算是有良心,给他爹写了信来,说是在学校很辛苦,除了学习文化知识,更多的时候是在锻炼,教官很严厉,大表叔家的小子来看过他一回,语气里拽得不得了,对教官有不敬的语气……
赵有才看到信心里担心起来,赶紧让赵耿给小儿子写信,让他别意气用事,要懂得这世道什么都来的不易,以后毕业了还指着人家给安排工作,别把人得罪了。
赵友才知道,这都隔着亲了,姐姐的孙子啊!能记挂着给帮忙都不错了,要不是自己那么多年逢年过节的就给他们带些稀罕物,哪还能记着他这个舅舅舅爷啊!
赵有才的那两头驴也牵回来了,入春以后,三姐家夫家的亲戚把他家的驴借过去了,先说是用几天,后来说他们在城里住着也用不上,就让租给他们用一季。
赵有才是个商人,典型的商人,只要有利就行。
虽然他也心疼自家的驴,可是两头驴搁家里就要吃要喝,这干吃干喝养着也费钱啊!他寻摸再三,就跟人制定了租借合同,其实就是让人爱惜他家驴,别换回来的时候有个长短的大家都不好说话。
驴和车可是很金贵的。
这秋末说来就来了,城边地头的棉花也收过了。赵家的驴和驴车给送回来了,赵有才看着还算壮实的两头驴,本来还担心他家的驴会被缺待了,不成想亲戚没亏待他家驴。
心花怒放的赵有才围着自家两头驴看了好几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