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十年代的黄岭村。
唐家兄弟三个,原主唐安之排行老大。父母早亡,唐安之长兄如父,将两个弟弟拉扯大。
在这个只有辛勤劳作才能有收获的年代,唐安之跟老黄牛似的,一刻都不敢停下。幸好弟弟们争气感恩,长大后日子也算越过越好。
接连迎了两个弟媳妇进门,唐安之开始考虑自己的终身大事。
哪个男人不想老婆孩子热炕头?
同村像他这个年龄的,早就好几个孩子满地跑了。
媒婆们一见他要养两个弟弟,每次看见他都绕路走,生怕他会不知趣地要她们介绍对象。
现在好了,娶两个弟媳每个给了三十八块彩礼,媒婆们也算知道他们唐家三兄弟不是穷得揭不开锅,于是陆续有人登门,想给他介绍媳妇儿。
唐安之没太多要求。
他快三十了,在农村属于老男人,人家女孩子只要不嫌弃他就行。二婚的也可以,只要不带孩子嫁过来。
给别人养孩子己经养够了,他想养自己的娃。
媒婆问唐安之能给多少彩礼,唐安之说两个弟媳都是三十八,他讨媳妇儿也出这么多。
虽然不算高彩礼,但他可以保证,谁家姑娘嫁给他后,他一定好好待她。家务活不会全扔给家里女人,老唐家的男人个顶个勤快能干,保管把媳妇儿养得白白胖胖。
原主之前虽然家境困难,但人品有口皆碑。
所以媒婆很快带了姑娘来相看,有年纪太小太漂亮的,唐安之觉得配不上人家,都婉拒了。
最终选了隔壁村林家的大女儿,林雪芳。
林雪芳家里五姐弟,她是大姐,底下还有三个妹妹一个弟弟。
媒婆介绍林雪芳的时候,说这姑娘勤快懂事能吃苦,就是长得一般。因为太懂事,舍不得家里弟弟妹妹,所以拖到二十五还没结婚,在农村也算大龄女。
唐安之不在乎长相。
跟林雪芳相看时,她家里家外干活一把好手,整个家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让唐安之生出了惺惺相惜的感觉。
他是家里长子,林雪芳是家中长女。
两人都背负着一部分当爹妈的责任,从小到大都干得苦,应该很有共同语言。如果愿意相互体谅,肯定能把日子过红火。
唐安之想法很好,但他完全没想过,林雪芳比他还扶弟魔!
他养两个亲弟弟是不容易,但弟弟们能挣钱后,就自发把钱和粮食全交给他保管。要讨媳妇再从公中拿钱,不分彼此。
哪怕结婚了也一样,没想过要分家,也不会计较谁挣多挣少。因为他们三兄弟跟两个弟媳妇都是踏实过日子的人,一心只想多挣点,没谁会偷奸耍滑。
但娶了林雪芳后,唐安之发现林家跟他们家不一样——
岳父岳母年纪轻轻不到五十,就口口声声一身病痛,干不了多少活儿。
家里西个女儿当牛做马挣工分,在地里刨食比男人还做得苦,唯一的老弟林宝根十七八岁了连下地插秧都不会。但家里有好吃的得先紧着他,要不然脸一垮,满脸不高兴。
林雪芳在娘家懂事勤快,但嫁给他后就不爱动,懒懒的。
又因为跟娘家隔得近,三天两头跑娘家,从不空手回去。
新婚燕尔,原主一开始也没说什么。
他没跟女人接触过,只问了二弟媳妇一句,二弟媳说可能大嫂恋家,多过段时间就好了。
结果嫁过来整整三年,林雪芳都是老样子!
每次回娘家都拎一堆东西,地主家也没这么阔绰啊。
唐安之劝了好几次,林雪芳次次不听,夫妻俩为此爆发过几次冲突。每次,都以林雪芳哭哭啼啼控诉唐安之没出息,连媳妇回娘家拎点东西都舍不得,唐安之闷声不吭收尾。
原主老实,还有点大男子主义。
在他的想法里,让自己媳妇哭哭啼啼,作为男人,这确实不应该。要是他手头宽裕点,更有出息点,确实就不会因为这种事闹矛盾。
明明林雪芳扶弟魔,原主自己还认上错了。
但唐家三兄弟没分家,唐安之知道,林雪芳这么拎东西回娘家,对另外两个弟媳妇不公平。虽然弟媳们人好,没主动挑明,但他当大哥的不能不识趣。
于是在林雪芳回了七八次娘家后,唐安之把公中的账全交给了二弟媳李桂芬。
这样一来,就算林雪芳回娘家也没多少东西可拿。
林雪芳对此大为不满,骂他胳膊肘往外拐,钱交给弟媳妇管都不给自己老婆。
原主理亏,任由她怎么骂从来都没还过嘴。
结婚第二年,原主跟林雪芳生了个儿子。
唐家另外两兄弟也都陆续有了孩子,要用钱的地方多,每次都从公中出也不方便。
于是三兄弟一合计,三房每个月的钱粮公分不管挣多少,各拿一半出来存公账,以备不时之需。另外一半就留在各自手上归媳妇管,平时要买什么也方便。
原主的那一半,起先全给林雪芳。
首到儿子两岁时,为了让孩子吃上增加营养的麦乳精,他冒险进山抓野猪被拱了要送卫生院,林雪芳竟然连五块钱检查费都掏不出,原主顿时就觉得不对劲了。
他除了下地挣工分,还是煽猪好手,镇上拖拉机坏了也能帮忙修修,可以说能挣钱的法子他都学了个遍。吃公家粮的职工每个月挣二三十,他平均每个月能挣五十。
家里公账交一半,每个月还剩二十到二十五。
两年下来,他陆陆续续交给林雪芳五百块,自己几乎没留一分钱。
现在肉才五毛一斤,原主每个月给二十几块给林雪芳,一个月连两顿肉都吃不上,他以为她把钱全存了下来!
他被野猪拱伤,如果不做检查,很可能会留下后遗症。
林雪芳反正一口咬死了她没钱,最后还是二弟媳出面,说大哥尽心尽力为了全家,出事了理应从公账出钱。
三弟媳也很识大体,没有任何异议,还跟老二媳妇李桂芬商量一共从公账拿出十块钱,一半当检查费,另一半当营养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