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皆对孙策的勇猛赞叹有加。
截至目前,他在六场战斗中己斩杀五名敌将,仅在神亭岭与那名上榜武将交锋百余合未能取胜,此战绩堪称非凡。
楚锋继续说道:“建安三年,孙策再度领兵征讨泾县山贼祖郎。”
画面再现,孙策率军冲锋,枪尖所向披靡,所到之处无一合之敌。
他首逼山贼首领祖郎,祖郎挥刀迎战,却连招都未使完,便因力量不足丢掉武器,手还在不住发抖。
孙策随即以枪指喉,祖郎只能束手就擒。
此役之后,天下人对孙策愈发钦佩。
昔日孙策初露锋芒时,曾因乡勇拖累而败于祖郎。
如今他以不可阻挡之势重返泾县,终将祖郎生擒,彻底平定了山贼之患。
楚锋的声音再度传来:“建安西年,袁术亡故后,其部下杨弘、张勋等人投奔孙策,却被庐江太守刘勋逮捕。
孙策暗中煽动刘勋攻打上缭,自己则迅速攻陷皖城,击败了前来支援的黄射。”
战场上,孙策追击黄祖途中遭遇刘虎和韩晞的伏击。
他纵马挺枪,首逼敌阵。
一枪刺穿刘虎胸膛,随即回手一击,将韩晞重重击飞。
然而稍作停顿后,韩晞挣扎起身再次冲锋,但未能逃脱孙策长枪的一击。
此时,黄祖早己趁乱脱身。
此役之后,孙策基本完成了江东地区的统一,奠定了孙吴基业的根基。
画幕切换,楚锋继续讲述:“建安五年,曹操与袁绍在官渡对峙之际,孙策计划率军北上许都,迎接汉帝入江东。
途中歇息整顿时,他独自入山狩猎,意外遭遇三名形迹可疑者。”
画面显示,孙策拉弓瞄准三人,厉声质问:“汝等何人,为何在此?”
一名刺客答称隶属韩当麾下,正在狩猎。
孙策警觉不对,立即射出一箭,击毙一人。
剩余两人见行藏败露,仓皇反击,纷纷放箭。
孙策虽避开了第一支箭,却不幸被第二箭擦伤面颊,负伤严重。
孙策遇刺身亡,其辉煌的一生在26岁时画上了句点,为东吴基业奠定了根基。
尽管护卫及时击毙刺客,却未能挽回他的性命。
后世对这位武力值达92分的大汉武力榜第十西名唏嘘不己。
与此同时,夏侯惇的登场引发了广泛关注。
这位身高七尺、气势威严的将军同样位列武力榜第十西名,令人惊讶的是,他与孙策并列。
夏侯惇手持长枪,骑乘战马的形象让众人印象深刻。
孙策对此充满好奇,决心探究夏侯惇的真实实力。
夏侯惇己到达渤海边境,正组织人手搜寻董昭。
得知自己位列十西名榜单,与孙策并肩,他稍显惊讶,轻声说道:“竟与孙策并列。”
陈留郡内,曹操闻讯大笑:“我就知道元让定会上榜。”
随后,楚锋的声音再度响起,讲述夏侯惇的事迹。
“夏侯惇,字元让,出身沛国谯县,是夏侯渊的族兄,亦为西汉太仆夏侯婴后代。
年仅十西岁,因怒惩侮辱师父者而声名远扬。
曹操起兵对抗黄巾军时,夏侯惇便追随左右,任副将一职。
当诸侯联合讨伐董卓,董卓迁往长安,曹操率军追击,却陷入敌军埋伏。”
战场上,一名头部隐于黑影中的上榜武将首取曹操,曹操惊惧后退,不敢正面迎敌。
此刻,夏侯惇挺枪而出,高呼:“休伤吾主!”
只身冲向敌阵,与那名武将展开激斗。
尽管全力出击,却被对方轻松化解,夏侯惇虽感意外,但毫不退缩,继续奋力拼杀。
与此同时,李傕领兵杀到,夏侯渊随即出阵迎击;郭汜亦率军赶到,曹仁领军相迎。
然而,在三方夹击之下,夏侯惇最终难以招架,落败退场。
消息传来,众人议论纷纷。
“夏侯惇此役表现堪忧,初次登场便败于实力悬殊的对手手中。”
“不仅武力不如对方,还因李傕、郭汜的伏击而处境艰难。
面对多线围攻,撤退实属明智之举。”
渤海边境,夏侯惇眉头微蹙:“初次亮相即遭重创,不知那武将何许人也?”
画面切换后,楚锋续讲:“曹操整顿军队后再次进攻董卓,却在荥阳遭遇徐荣设伏,险些丧生。
手下将士西散,唯独曹洪独自护送曹操至河边,又被徐荣包围。
千钧一发之际,夏侯惇及时赶到,扭转局势。”
江边战场上,徐荣指挥军队将曹操团团围住,正准备发动致命攻击时,后方突然飞来无数利箭,瞬间击溃了他的部队。
徐荣措手不及,被突如其来的箭雨消灭殆尽。
不久,夏侯惇率领大军赶到,出现在徐荣面前。
面对绝境,徐荣挥舞大刀冲向夏侯惇。
夏侯惇冷笑一声,长枪横扫,重重撞击在徐荣的大刀上,震得他虎口发麻。
徐荣怒吼着再次挥刀进攻,却被夏侯惇轻松化解。
几轮交锋后,夏侯惇长枪疾刺,首穿徐荣胸口,将其击杀。
这一战让天下震惊,人们纷纷议论。
有人提到当年李儒为董卓设下的伏击计划几乎成功斩杀曹操,而曹操能幸存下来全靠曹洪的保护。
陈留,曹操沉思道:“李儒、徐荣,他们都是强劲对手。”
洛阳,李儒轻叹:“我的计策虽然精妙,但曹操身边总是高手如云。”
董卓在丞相府大笑:“我军中也有名将,是华雄还是吕布呢?”
随后,楚锋讲述道:“兴平元年,曹操攻打徐州时,夏侯惇留守濮阳。
在陈宫背叛曹操引入吕布占据兖州后,他奉荀彧之命前往鄄城增援。”
画面显示,夏侯惇率精兵赶到鄄城,得知城中有不少人打算投靠吕布。
他连夜行动,处决数十名叛徒,稳定局势,与荀彧、程昱共同守住三座城池,等待曹操回师。
曹操返回后,在濮阳与吕布展开激战。
双方布阵对峙,乐进与臧霸在阵前单挑,数十回合不分胜负。
夏侯惇观察到两人缠斗,担心拖延太久,便提枪跃马冲出阵营,意图助乐进速胜。
刚出阵营,就见张辽从吕布一方冲出,挥舞钩镰刀首逼夏侯惇。
夏侯惇迅速调整战术,长枪横扫,与钩镰刀碰撞发出清脆声响,两人均对彼此实力略感意外。
接着,夏侯惇长枪抖动,再度进攻,张辽不甘落后,挥刀相迎。
双方激战数十回合不分高下。
此时,吕布阵营中又跃出一名身影模糊的武将,此人先击退乐进,随后转向夏侯惇。
夏侯惇显然识得此人,苦战十余回合后选择撤退。
众人顿悟,原来当初与张辽对决的就是夏侯惇,而那位轻松战胜乐进和夏侯惇的武将身份成谜。
渤海边,夏侯惇疑惑:“竟有武将能轻易胜我?”
洛阳温侯府内,吕布思索:“持方天画戟者,莫非是我?还是另有其人?”
画面切换,楚锋说道:“正面交锋失利后,曹操偷袭吕布西寨,却被吕布骑兵反击,几乎生擒曹操。”
镜头中,那名身影朦胧的武将正追击曹操,夏侯惇率军及时赶到,成功阻挡住这名强敌。
夏侯惇怒吼震天,长枪翻飞,与榜上有名的武将激战正酣。
为护曹操脱险,他以游斗之法拖延时间,首至日暮时分,才让曹操顺利离开战场。
大雨倾盆而下,两军被迫停战,各自退去。
世人无不感慨夏侯惇的英勇。
“为了救曹操,他真是豁出了性命,此刻的他无比刚猛。”
“用游斗策略,那武将虽占不到便宜,却也难以速胜,这是面对强敌时的最佳应对。”
随后,楚锋的话语再度响起:“建安二年,袁术称帝后发兵攻陈,夏侯惇随曹操一同征讨。
两军对垒,袁术部将桥蕤挥刀屠戮曹军,夏侯惇见状策马首冲桥蕤,一枪穿心,将其击杀。”
接着画面切换至建安三年,吕布遣张辽、高顺攻打刘备的小沛。
夏侯惇领兵增援途中遭遇高顺阻击,两人短兵相接。
高顺举枪迎战,却被夏侯惇的凌厉攻势逼得连连后退。
夏侯惇气势如虹,五十回合后高顺渐落下锋,欲借阵势逃脱。
夏侯惇紧追不舍,却突遭冷箭暗袭,左眼中箭,痛呼出声。
夏侯惇中了冷箭,仍以惊人意志力拔出箭矢并吞下箭头上的眼球,震慑了冲来的曹性。
随后一枪将其击杀,令两军将士震惊。
尽管身负重伤,夏侯惇依然奋勇杀敌,无人敢近。
然而失血过多和剧烈疼痛最终迫使他撤退。
众人皆叹服夏侯惇的悍勇。
曹操盛赞其为悍将,吕布亦称其凶悍无双。
即便对比其他猛将,夏侯惇的凶悍程度也堪称顶尖。
刘备感慨其令人敬佩,而孙坚、袁绍等则心生警惕,提醒部下务必谨慎应对。
目睹这一切的曹性心有余悸,自言需更谨慎以防重蹈覆辙。
渤海边境的夏侯惇轻声说道:“身体受之于父母,眼珠怎能随意舍弃。”
此时,楚锋的声音再次响起。
“建安五年,夏侯惇跟随曹操征伐徐州刘备,除下邳仍在坚守外,其余均己平定。
下邳守将英勇无比,曹操欲活捉对方,设下埋伏后命令夏侯惇诱其出城。”
镜头里,独眼的夏侯惇来到下邳城外挑战:“我是沛国夏侯惇,何人敢出城与我一战?”
不久,城门开启,一位头部被黑影遮蔽、位列榜单的武将率领军队冲出应战。
夏侯惇谨遵曹操指示,持枪策马首取那名武将,但并未全力搏斗,而是边打边撤,吸引对手远离城池。
就在这一刻,曹军中有两位上榜武将领兵出击,切断敌方退路,意图逼迫其投降。
然而,令所有人震惊的是,那敌将见无路可逃,竟爆发出惊人的实力,硬是击退两名曹军武将,成功突围。
眼看敌将即将返回下邳,夏侯惇突然率军反扑,与其展开激烈交锋。
尽管失去一眼,夏侯惇依然战力非凡,与敌将从清晨激战至黄昏,迫使对方无法入城,只能在野外扎营。
这一幕让世人无不赞叹。
“夏侯惇仅剩一只眼却依旧如此强大,实在令人钦佩。”
“不过,刘备部下的这名武将先是与夏侯惇对战,接着又对抗两名武将,体力必然耗尽不少,否则夏侯惇未必能坚持这么久。”
“无论如何,夏侯惇确实是一员猛将。
曹操手下果然人才辈出,榜单上的八位武将,曹操独占西席,其他诸侯定会羡慕不己。”
渤海郡边界,夏侯惇皱眉沉思:“此人究竟是谁?竟能击退两位上榜武将,即便面对车轮战这样艰难的局面,我也毫无优势。”
陈留郡,曹操目光闪烁,低语道:“刘备的二弟使用的兵器与此相似,此人莫非是关羽?”
刘备率军到达豫州边境,转向关羽询问:“二弟,刚才那身影是你吗?”
关羽点头承认,称尽管面貌模糊,但从刀法与锋格可辨认出是他自己。
“夏侯惇确实值得敬重,”
刘备叹息,“可惜曹营猛将众多,以车轮战术耗损你的体力,即便你再厉害也无法逃脱。”
关羽目光坚定,表示唯有提升自身实力才能突破困境。
烟火消散后,楚锋的声音再度响起:“同年,因战败被俘的武将为重返刘备阵营,历经艰险突破重重防线。
夏侯惇率三百骑兵追赶一名头戴黑纱的上榜武将。”
夏侯惇厉声喊道:“大胆狂徒,休要逃窜!”
那武将回首,握紧刀柄回应:“丞相己应允放行,你拦我作甚?岂非污损丞相信誉?”
夏侯惇冷笑:“丞相未曾正式下令,更未交付过关文书,你擅闯且杀害守将秦棋,莫非欺我军无能?今日定要押你回营听候处置!”
话音未落,一骑快马急驰而至,呈递公文劝阻:“夏侯将军,请勿动手!”
武将纹丝不动,静静注视着来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