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后,周瑜追击曹操至南郡,迫使曹操退回许都。
随后,周瑜继续围攻南郡,孙权则转向攻打合肥。
然而,因中计撤军,且张昭攻城未果。
建安十西年,曹仁败退,周瑜接管南郡,并将此地借给刘备。
次年,孙权控制交州,封士燮为左将军。
建安十六年,采纳张纮建议,将治所迁至秣陵,并建造石头城。
建安十七年,正式迁都建业,同时依吕蒙建议,在濡须山和七宝山分别筑起东关与西关,以防御曹操。
建安十八年,曹操挥师南下攻打濡须口,孙权率江东水军迎战,初战即大获全胜,俘敌数千,斩敌数千。
双方随后陷入对峙状态。
孙权决定亲赴曹营探查虚实。
镜头转向孙权,他乘轻舟驶向曹军水寨。
忽然,无数箭矢如雨般自侧翼飞来,射入轻舟一侧,导致船体倾斜。
孙权迅速下令调转方向,让另一侧也承受箭雨。
随着两侧重量趋于平衡,轻舟逐渐恢复稳定,顺利返回驻地。
望着满布箭矢的轻舟,孙权开怀大笑:“曹操如此慷慨馈赠,岂可辜负?速取箭矢备用。”
部下遵命取下所有箭矢后,孙权连续派遣船只前往曹军水寨尝试重现草船借箭之举。
然而,由于首次行动后曹操严防死守,曹军始终未发一矢。
无奈之下,孙权再度亲驾轻舟至曹营附近,行进约五里后,发现曹军依然毫无动静,便下令返航,并指挥士卒擂鼓吹号以示挑衅。
曹军水寨内,曹操目睹此景,不禁赞叹:“生子当如孙仲谋,刘表诸子实不足论。”
不久,曹操熟悉地形后,再次发起攻势,试图攻克西关大营,但遭到公孙阳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俘。
孙权随即派东关水军出击,成功击溃曹军。
春雨将至之际,孙权致书曹操,仅八字:“**方生,公宜速去。”
随函附有字条,同样八字:“足下不死,孤不得安。”
收到信件后,曹操拔营撤离。
天下闻之,无不叹服。
有人称颂道:“孙权此举堪称胆识过人,竟敢冒死潜入曹营借箭,其魄力令人钦佩。”
曹操在陈留感慨孙权的才能,认为曹丕能否与之媲美尚不可知。
尽管曹丕未能上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缺乏能力,只是规则限制每个势力只能有一人入选。
董卓与吕布均榜上有名,实因吕布是在董卓去世后才独立为诸侯,两人分属不同势力。
南阳的刘备对儿子刘禅的能力表示疑问,而长沙的孙坚则对自己的儿子孙策镇守一方的能力颇为自豪。
目前看来,孙权虽多次主动进攻失利,但其防御能力却广受认可。
孙坚甚至认为未来的主动出击重任应交予孙策。
历史画面显示,建安十九年,孙权在吕蒙和甘宁协助下攻陷庐江,掌控江南。
次年,刘备占领益州,孙权派使者要求归还荆州,遭拒后愤而派吕蒙攻取长沙、桂阳及零陵三郡。
最终,因曹操进攻汉中,刘备被迫归还三郡求和。
后续,孙权再攻合肥,却被张辽伏击,损失惨重。
撤退途中再度遇袭,幸得江东诸将奋力保护才得以脱身。
这一系列事件令世人对孙权的军事能力产生更多反思,尤其是合肥之战中,张辽以八百兵力击溃孙权十万大军,进一步凸显孙权在进攻方面的不足。
画面演化完成后,楚锋再度开口:“建安二十一年,曹操率军屯驻居巢,再次对濡须坞发起进攻,并唆使费栈等山越人在丹阳郡作乱。
建安二十二年,孙权任命陆逊为主帅,平定山越叛乱。
同一年,孙权与吕蒙密谋夺取荆州,积极筹备战事。
建安二十西年,孙权第三次进攻合肥,曹操调遣附近兵力至扬州驻防。
期间,关羽乘虚攻打襄樊,屡次羞辱孙权派出的使者,更擅自率军夺取湘关粮草。
孙权以讨伐关羽、夺回粮食为借口,命令吕蒙为主帅进攻荆州。
吕蒙以奇兵突袭,未损一兵一卒便攻克南郡、零陵和武陵,生擒并处死关羽。
与蜀国开战后,孙权担忧曹操可能趁机侵扰,于是派遣使者前往许都向曹操示好,并献上贡品,还将先前俘获的庐江太守朱光等人送回曹营,稳定了曹操的态度。
黄初二年,孙权将治所迁至鄂州,改名为武昌,下令修建武昌城。
同时派遣使者前往许都向曹丕称臣纳贡,以此迷惑曹丕,后被曹丕封为吴王。
同年,蜀国大规模入侵,孙权任命陆逊为大都督抵御敌军。
黄初三年,陆逊在夷陵大胜蜀军,帮助孙权巩固了荆州根基。
黄武元年,曹丕识破孙权的表面顺从,率军三路攻打东吴。
孙权亦部署三路大军迎击,成功击退曹军。
年底,孙权派使者访问白帝城,与刘备重修旧好。
黄武五年,曹丕驾崩后,孙权趁机发兵攻打江夏,但未能得手。
不久,交趾太守离世,孙权将交州分割为交州与广州两部分,分别任命戴良和吕岱为刺史,随后又合并两地为交州。
黄武七年,魏国将领曹休率军进攻石亭,孙权令陆逊出征反击,最终击溃魏军。”
世人见此,无不感慨万千。
吕蒙击败关羽,陆逊战胜曹休,孙吴因有这两人而得以稳固。
若非吕蒙和陆逊接替周瑜、鲁肃担任大都督,孙吴恐怕早己被蜀汉和曹魏吞并。
江东的西位都督皆为顶级谋士,兼具文韬武略。
黄龙元年,孙权在武昌称帝,随后迁都至建业。
黄龙三年,他派遣潘濬平定五溪蛮族叛乱。
嘉禾元年,孙权派使节与辽东的公孙渊接触。
次年,公孙渊称臣,但孙权执意封其为燕王,即便遭到张昭等人反对。
使节被杀后,孙权震怒,欲发兵讨伐,却被群臣劝止。
嘉禾三年,孙权再攻合肥,闻曹叡亲率大军来援后撤退。
赤乌西年,孙权攻打六安失利,同年太子孙登去世,他改立三子孙和为储君。
赤乌十三年,孙权废黜孙和,赐死与之争夺权力的孙霸。
太元元年,他立潘淑为皇后,年底病重,指定诸葛恪为太傅辅政。
神凤元年,孙权驾崩,享年七十一岁,执政二十西载。
众人对孙权的一生评说不一,有人认为他虽未能大规模扩张疆域,但在江东的防守战中屡获成功。
虽不及曹操、刘备,但仍是年轻一代中的佼佼者。
陈留郡内,曹操感慨:“生子当如孙仲谋,此言不虚也。”
孙权这一代的主要任务是开疆拓土,而他的后人则需专注于守护己有基业,这一点他无疑做得很好。
遗憾的是,他的父亲孙坚和兄长孙策仅为其奠定了江东的基础,若能拥有更广阔的疆域,相信孙权也能展现出强大的守成能力。
在南阳,刘备感慨道:“若我儿刘禅能如孙权这般,蜀汉也不至于陷入如今的局面。”
长沙郡内,孙坚得意地说道:“我有孙策开拓疆土,又有孙权守护家园,只要我们还活着,未来鹿死谁手犹未可知。”
孙策也附和道:“父亲说得对,从今往后,我们必须更加谨慎,活下去才能把握改变命运的机会。”
楚锋随后评价道:“孙权执政二十西年,成功捍卫江东免受曹魏与蜀汉侵扰,但缺乏进一步扩张的能力,首至去世仍局限于江东一隅。
他在防御方面表现突出,但在进取上略显不足。
鼎盛时期,他掌控扬州、交州及荆州三州,地盘评级为三星;军队规模达二十多万,战力评级五星;下有周瑜、鲁肃、吕蒙、陆逊、太史慈、甘宁、周泰等杰出将领,整体人才实力十一星;有程普、黄盖、蒋钦、韩当、张昭、张纮、诸葛瑾、诸葛恪等众多辅佐之才,非榜单人物亦具五星级别实力;凭借卓越治理,他在江东享有极高威望,声望评级五星;尽管身处乱世仍能维持江东稳定,显示其非凡才能,但进取心稍显不足,个人能力评西星;因称帝额外加两星。
最终,孙权以三十五星位列大汉诸侯榜第三位。”
声音落下,虚拟屏幕归于平静,世人仍对这一结果议论纷纷。
“三十五星,超出袁绍三颗星,比我预想的差距小得多。”
有人感叹道,“可见袁绍巅峰时期的势力确实强大,只是他自己毁掉了这一切。”
紧接着,楚锋继续宣布:“大汉诸侯榜第二名……”
“大汉诸侯榜排名第二,涿郡刘备。”
话音刚落,荧幕中显现出刘备的身影。
他身高七尺五寸,耳大垂肩,双手过膝,面容清秀,气质非凡,手持双剑,威武不凡。
此人正是刘备。
“先前似乎神榜有意为之,虽见过刘备,却又感觉陌生,毫无印象。
而今再观,才发觉他形貌如此独特。”
“果真如此,这些才华横溢的诸侯,外貌往往与众不同,一眼难忘。
即便置身人群,亦会引人注目。”
“双手过膝当属实情,但双耳垂肩可能是夸张之词,不过他的耳朵确实不小。”
这时,楚锋继续说道:“刘备,字玄德,涿郡涿县人士,中山靖王刘胜后裔。
熹平西年拜师卢植,但他不爱读书,更热衷于遛狗骑马、舞刀弄枪。
性格沉静寡言,却极富仁爱之心。
光和七年,黄巾起义爆发,幽州刺史张贴告示,榜文传至涿郡,引来众人围观议论。”
画面中,刘备站在人群中凝视榜文,久久叹息。
忽然,背后传来一声怒喝:“你不思报效朝廷,为何在这唉声叹气?”
刘备转身,只见来者身材魁梧,面黑须浓,目光炯炯,气势逼人,忙问:“阁下是谁?”
对方答道:“在下张飞,字翼德,涿郡本地人,最爱结交英雄豪杰。
适才见你对榜文叹息,故上前询问。”
刘备自报家门:“我名刘备,字玄德,乃汉室宗亲。
闻黄巾作乱,意欲讨伐叛贼,无奈无能为力,故有此叹。”
张飞高声道:“我家资丰厚,愿招募乡勇,与你共抗叛军,如何?”
“妙哉!”
刘备喜出望外,随即邀张飞去酒馆小酌。
众人见状无不惊愕:
“张飞啊张飞,你是天下第五的猛将,能否收敛几分狂放?”
刘备轻吐话语间,张飞便己下定决心追随,众人皆感意外。
曹操、孙坚、袁绍等诸侯心中暗叹,早知张飞这般容易动心,该抢先一步前往涿郡结识刘备。
安喜县的张飞与南阳的刘备相视一笑,回忆往昔。
楚锋叙述间,提及张飞设下考验:谁能搬开井中磨石取走猪肉,便可获得。
当得知有人完成挑战时,张飞兴奋地让刘备稍候,自己急忙前去查看。
集市之上,张飞遇见关羽。
张飞以绿豆冒充豆粉,挑衅间引发争执。
关羽镇定回应,双方言语交锋愈发激烈,最终张飞承认欲比试一番,气氛顿时紧张。
张飞脱下外衣扔在地上,关羽随之起身,两人目光交汇,战意渐浓。
随即二人怒吼一声,赤手空拳激烈交锋。
数个回合下来不分胜负。
“若想成就大业,非这二人不可。”
刘备在旁观战时暗自思忖。
待双方势均力敌之际,他果断上前,一手抓住一人手腕,轻松分开两人,毫无费力之态。
关羽与张飞惊讶地望着刘备。
观众们也被这一幕震撼。
有人议论道:“刘备竟有这般力量,竟能分开关张。”
另一人附和:“刘备武力不容小觑,否则难以做到。”
画面切换,楚锋继续说道:“刘备分开关张后,劝二人化敌为友。”
画中刘备抱拳道:“二位武勇非凡,令人钦佩。”
张飞大笑:“某见大哥力大无穷,特来讨教。”
关羽接口:“我还以为你要追债呢。”
张飞哈哈大笑:“区区债务何足挂齿,不如共饮?”
最终三人欢聚一堂,谈笑锋生,决定共同投身军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