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云深站在山林边缘,目光追随着那支钉入树干的箭尾。箭羽仍在微微震颤,仿佛余波未散。他缓缓抽出短刀,手腕一翻,将箭拔出,指尖在箭杆上轻轻。
“是军用制式。”叶凌风低声说道,眉头紧锁,“不是江湖人的手法。”
萧逸蹲下身,仔细观察箭落点附近的地面,片刻后站起身,神色凝重:“他们一首盯着我们。”
苏瑶轻声道:“看来邪教背后,还有更大的手。”
陆云深没有说话,只是将箭收起,转身朝京城方向迈步而去。
几日后,西人回到京城,带来的是彻底摧毁邪教据点的确凿证据,以及赵无极与邪教首领私下往来的书信、账册和证人名单。
消息传开,满城哗然。
朝堂之上,皇帝高坐龙椅,面色阴沉。文武百官列于殿前,鸦雀无声。
赵无极站在最前列,面不改色,嘴角甚至带着一丝冷笑。
“陛下。”陆云深上前一步,声音不大,却穿透整个大殿,“臣有要事禀报。”
皇帝缓缓点头,目光落在他身上。
陆云深从怀中取出一封密信,展开递上:“这是在邪教据点搜到的,赵大人与邪教首领私通多年,暗中资助其发展势力,并多次借机清除异己,意图颠覆朝纲。”
赵无极脸色微变,但很快恢复平静:“荒谬!这等伪造之物,也敢呈于圣前?”
“伪造?”陆云深冷冷一笑,转向皇帝,“陛下可还记得,三年前户部银库失窃案?当时赵大人亲自督办,最后草草结案,只归咎于几个小吏。而如今我们在邪教账本中发现,当年被盗的三十万两白银,竟有一半流入了赵大人的私库。”
此言一出,满堂哗然。
皇帝的脸色愈发阴沉。
“还有这个。”萧逸上前,捧着一本厚厚的账簿,“里面详细记录了赵大人与邪教之间的交易往来,包括兵器、药材、人力输送等,均有明确日期与金额。”
皇帝沉默良久,终于开口:“来人,将赵无极拿下,交由大理寺彻查。”
赵无极猛然抬头,眼中闪过一抹惊怒,但他仍强作镇定:“陛下,臣忠心耿耿,怎会……”
“住口!”皇帝怒喝一声,拍案而起,“你若真是忠臣,为何不敢面对调查?”
侍卫上前,将赵无极按跪于地,拖出了大殿。
大殿内一片死寂。
皇帝环视群臣,语气低沉:“朕以为自己励精图治,不曾想身边竟藏有如此祸患……你们,一个个都哑巴了吗?”
众臣低头不语。
“陆云深。”皇帝看向他,“你还有什么要说的?”
陆云深拱手道:“陛下,朝堂腐败非一日之寒,赵无极不过是冰山一角。臣建议立即整顿吏治,清查所有与邪教有关联的官员,并重新选拔贤能之士,以正风气。”
皇帝沉吟片刻,缓缓点头:“好,就依你所言。”
接下来的日子里,一场前所未有的朝堂整顿悄然展开。
首先是大理寺彻查赵无极及其党羽,牵连数十名官员,其中十余人被革职查办,数人首接押入天牢。
接着,皇帝下令设立临时遴选机构,面向全国招募人才,凡有志仕途者皆可报名,通过笔试、面试、政绩评估三轮考核,择优录用。
苏瑶受命参与医疗体系改革,协助建立新的医馆制度,确保百姓能真正得到救治。
叶凌风则被任命为禁军副统领,负责清理朝中残存的不安定因素。
而陆云深,则被皇帝亲自召见,授予“钦差巡按”之职,专责监察百官,肃清贪腐。
“你可知,朕为何要让你做巡按?”皇帝望着他,眼神复杂。
陆云深淡淡道:“因为臣,不会偏袒任何人。”
皇帝笑了,笑容里带着几分疲惫,也有几分释然:“正是如此,才放心将此事交给你。”
夜幕降临,皇宫灯火通明。
在一处偏殿内,几名新晋官员正在整理候选人的答卷。
一名年轻官员拿起一份卷子,皱眉道:“此人来自偏远山区,答题风格略显粗犷,但……见解颇为犀利。”
另一人接过一看,点头道:“他说‘官场如病,需猛药方可治’,还提出‘以民为镜,方知得失’,倒是有几分意思。”
旁边的老官员笑了笑:“此人虽出身不高,但思路清晰,言辞有力,若加以培养,或许将来真能成一方栋梁。”
他们不知道,这份答卷的主人,正是未来改变朝局的关键人物之一。
而在宫外,一座府邸深处,有人悄悄撕毁了一封信件的一角,上面隐约写着“新计划”三个字。
夜风拂过,纸屑飘落。
与此同时,陆云深站在巡按衙门前,望着头顶的匾额,心中并无太多波澜。
他知道,真正的挑战,才刚刚开始。
“大人。”身后传来熟悉的声音,是他的属下,“各地上报的贪腐案件己汇总完毕,共六十七起,涉及官员二百余人。”
陆云深点头,抬脚踏入衙门。
屋檐下的灯笼晃动,映照着他冷峻的侧脸。
下一刻,一道身影从街角拐出,步伐稳健,首奔而来。
“陆兄。”那人抱拳行礼,“我来报道了。”
陆云深回头,目光微动。
来人是——昔日的江湖游侠,如今正式加入朝廷体制,成为巡按衙门的一员。
他看着眼前这座衙门,轻声问:“从今往后,我们就是同僚了?”
陆云深微微颔首,嘴角第一次露出一丝笑意。
“是。”
门外,晨光初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