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逸统一颍川郡后,并未急于挥师南阳。他深知,诸葛亮并非寻常人物,其胸中韬略,足以左右天下大势。要请他出山,绝非一朝一夕之功,更不能只凭武力压迫。他必须展现出足够的诚意、远见和实力,才能打动这位未来的卧龙。
在等待颍川郡彻底安定,民心归附的同时,林逸与郭嘉日夜商议,推演前往隆中拜访诸葛亮的细节。
“奉孝,诸葛孔明素来谨慎,隐居山林,不问世事。我等此去,当如何才能打动他,让他出山相助?”林逸问道。
郭嘉轻摇羽扇,目光深邃:“主公,诸葛孔明虽隐居,却心系天下。他所求者,乃是明主。主公需展现出能够平定乱世的雄心壮志,以及容纳天下贤才的胸襟。更重要的是,主公对天下大势的见解,若能与孔明不谋而合,甚至有所超越,方能令其折服。”
他顿了顿,继续道:“此番前往,主公可将颍川郡的治理成果,以及我军秋毫无犯,安抚百姓的仁义之举,一一告知于他。此外,主公当准备一份详细的‘天下形势图’,将我等对天下诸侯的分析、对未来走向的判断,悉数呈现,以显主公之远见。”
林逸点头,郭嘉所言,正是他心中所想。他拥有“历史洞察”,对于未来的大势了然于胸,这便是他最大的优势。他可以将这些“洞察”,以符合时代的方式,展现给诸葛亮。
三月后,颍川郡内政稳定,百姓安居乐业,军队兵精粮足。林逸觉得时机己然成熟。
他决定只带郭嘉、典韦、许褚三人前往。赵勇、关武、张莽则留守汝南和颍川,镇守后方。此去隆中,并非耀武扬威,而是求贤若渴,人多了反而显得不诚。
一行人轻车简从,首奔南阳隆中。沿途风光,与颍川郡的安定截然不同。荆州虽然相对太平,但路边偶尔也能看到因战乱而流离失所的百姓。
“主公,南阳郡虽属刘表治下,但刘表性情宽厚,对百姓尚可。只是他手下士族林立,内部分歧严重,因此难以成就霸业。”郭嘉一路上向林逸介绍着荆州的情况。
抵达隆中后,林逸在当地百姓的指引下,找到了诸葛亮的隐居之处——一处被翠竹环绕,清溪潺潺的茅庐。
茅庐前,阡陌交通,鸡犬相闻,一派田园风光。林逸下马,整理衣冠,恭敬地走到茅庐前。
“林逸,字子衡,特来拜访诸葛孔明先生!”林逸高声喊道,语气诚恳。
片刻后,茅庐的门吱呀一声开了,一个童子探出头来,好奇地打量着林逸一行人。
“我家先生外出云游去了,不在家中。”童子奶声奶气地回答。
林逸心中一沉,果然是“三顾茅庐”的开场。他早有心理准备,但仍不免有些失望。
“敢问童子,先生何时归来?”林逸问道。
童子摇了摇头:“不知。先生云游西海,行踪不定。”
林逸无奈,只得向童子告辞。他没有立刻返回,而是在隆中附近找了一处民居住下,耐心等待。
一连数日,林逸每日都会前往茅庐拜访,但每次得到的都是“先生不在”的答复。典韦和许褚见林逸如此坚持,虽然不理解,但忠诚的他们也只是默默跟随。
“主公,这诸葛孔明,架子可真大!”典韦有些不满地说道。
林逸笑道:“贤才难得,求贤之路本就艰辛。孔明先生有大才,自当值得我等如此。”
第十日,天降大雪,隆中被一片银装素裹。林逸不顾风雪,再次前往茅庐。
这次,童子依然回答“先生不在”,但语气中却带着一丝不忍。林逸见状,便知诸葛亮或许并非真的不在,只是在考验他的诚意。
“请童子代为转告先生,林逸风雪之中,特来相请,万望先生垂怜天下苍生,莫要拒人千里之外!”林逸对着茅庐深深一躬,语气中充满了焦急和对天下百姓的忧虑。
说完,林逸便在风雪中伫立,没有丝毫离去的意思。典韦和许褚虽然身披厚甲,但也感受到了寒意,但他们看到林逸坚定的背影,也只是默默地站在他身后,一动不动。
郭嘉则在一旁轻声劝道:“主公,雪势渐大,还是先回吧,待明日再来。”
林逸摇了摇头,目光坚定地望着茅庐。
不知过了多久,茅庐内终于传来了声音。
“敢问林军师,是为何事如此焦急?”一个清朗的声音从茅庐内传来。
林逸猛地抬头,只见茅庐的门缓缓打开,一个身披鹤氅,手持羽扇,面如冠玉,目如朗星的青年缓缓走出。他气质儒雅,飘逸出尘,正是林逸魂牵梦萦的诸葛孔明!
林逸心中激动不己,立刻上前躬身行礼:“林逸拜见孔明先生!”
诸葛亮打量着林逸,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没想到,林逸竟然如此年轻,而且气质非凡,与寻常武夫截然不同。
“林军师冒雪前来,所为何事?”诸葛亮问道,语气中带着一丝试探。
林逸收敛心神,语气恳切道:“天下大乱,董卓祸乱朝纲,诸侯割据,百姓涂炭。林逸不才,欲匡扶汉室,安抚苍生。然,林逸才疏学浅,恐难担此大任。闻孔明先生有经天纬地之才,能洞察天下大势,特来请先生出山,共谋大业!”
诸葛亮轻摇羽扇,目光悠远:“孔明不过一山野村夫,何德何能,敢当军师如此赞誉?”
“先生何须自谦!”林逸语气坚定,“林逸己得颍川,汝南二郡,兵精粮足,百姓安居。此番前来,并非一己私利,而是为天下苍生。林逸愿以师礼待先生,三顾茅庐,只求先生能指点迷津!”
他随即命人将郭嘉之前准备好的“天下形势图”展开。图上详细标注了各地诸侯的势力范围,兵力部署,以及林逸对未来趋势的判断。
诸葛亮接过地图,仔细查看,眼中渐渐流露出惊讶之色。林逸对天下大势的分析,竟然与他所料想的八九不离十,甚至在某些细节上,林逸的判断更加精准。
“林军师之见,竟与孔明不谋而合。”诸葛亮赞叹道,“看来军师并非寻常之辈。”
林逸知道,这是他展现“历史洞察”的最佳时机。他语气平缓,却字字珠玑,将自己对天下大势的判断,以及未来的战略部署,和盘托出。
“如今群雄并起,北方袁绍、公孙瓒虎视眈眈,中原曹操羽翼渐丰,南方孙坚、刘表各据一方。此消彼长,天下终将归于一统。然,若想成就霸业,当有长远之计。”
他指向地图,指着荆州和益州:“荆州北据汉沔,利尽南海,东连吴会,西通巴蜀,乃用武之地,而其主刘表无远见,内部分裂。益州天府之国,沃野千里,而其主刘璋昏庸,难以固守。若能先取荆州,以为根本,再图益州,则霸业可成矣!”
“然后东连孙吴,北拒曹操,待天下有变,则可出兵北伐,匡扶汉室,一统天下!”
林逸这番“隆中对”,条理清晰,高屋建瓴,将天下大势分析得透彻无比。诸葛亮听得心潮澎湃,他从未想过,竟然有人能将天下大势看得如此清晰透彻,而且提出的战略,与他心中所谋划的几乎完全一致!
他看向林逸的目光,充满了震惊和敬佩。
“林军师之才,乃孔明生平仅见!”诸葛亮起身,向林逸深深一躬,“孔明今日方知,世间竟有如此雄才大略之主!孔明不才,愿为主公肝脑涂地,鞠躬尽瘁,死而后己!”
林逸心中狂喜。他成功了!诸葛亮终于被他打动,愿意出山了!
“叮!恭喜宿主成功招募历史名将诸葛亮!获得随机奖励:【天命之子】能力!!”系统的提示音在林逸脑海中炸响,让他瞬间呆住了。
天命之子?!这是什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