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鹏飞今年该上西年级了,庄筱婷和林栋哲开学跳级,正好也上西年级。
庄超英提前跑了趟学校,跟校长和老师打过招呼后,学校把向鹏飞与庄筱婷和林栋哲分到了一个班。
“这下好了,你们仨在一个班,互相有个照应。”
庄超英送他们去学校时,笑着拍了拍向鹏飞的后背,“鹏飞,要是筱婷和栋哲欺负你,跟大舅说。”
“爸,我才不欺负人呢!”
庄筱婷噘着嘴抢话,又拉了拉向鹏飞的胳膊,“鹏飞哥,我带你认教室去。”
棉纺厂宿舍离附属小学近,走路也就十分钟。
新学期开始,庄筱婷还跟爹妈住宿舍院儿里,向鹏飞也在这儿住下了。
黄玲把庄图南的床铺收拾得干干净净,换了新褥子,还把庄超英带回来的那块蜡染布铺在床头上,看着挺新鲜。
“鹏飞,这床以后就是你的了,缺啥少啥跟舅妈说。”黄玲一边擦桌子一边说。
向鹏飞点点头,小声说:“谢谢舅妈,啥都不缺。”
庄图南还跟外公外婆住一中那边。
一来离他跟着学本事的三个退休老教授家近,二来外公总念叨:“图南在这儿,我和你妈心里踏实。”
每天放学,他书包一放就往老教授家跑,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英语、历史轮着学,忙得脚不沾地,倒也乐呵。
从贵州带回来的那些特产,庄超英早分好了。
黄父黄母那边留了一多半。
剩下的拿回棉纺厂宿舍,黄玲收拾的时候,挑了些像样的,往隔壁宋莹家送。
“宋莹,在家吗?”
黄玲在院子里喊了一声。
宋莹正择菜呢,赶紧迎出来:“玲姐啊,快进来坐。”
“不坐了,超英刚从贵州带回来点东西,给你们尝尝。”
黄玲把手里的篮子递过去。
宋莹接过来一看,笑得眼睛眯成一条缝:“你这也太客气了!每次庄老师出门,回来都想着我们。”
她往屋里喊,“栋哲,快谢谢黄阿姨!你看这鸡,闻着就香!”
林栋哲从屋里跑出来,脆生生喊了声“黄阿姨”,眼睛首瞅着篮子里的核桃。
黄玲笑着摸了摸他的头:“快拿去吧。”
“哎!”
林栋哲答应着,伸手就要去拿,被宋莹拍了下胳膊:“没规矩!快让你黄阿姨进来喝口水。”
“不了不了,我还得回去做饭呢。”黄玲摆摆手,“孩子们开学第一天,晚上得做点好吃的。”
说着就转身往自己家走,心里琢磨着,晚上用那块腊肉炒个笋干,再给两孩子炖个鸡蛋羹。
师范学院新学期开学,庄超英往宿舍走时,手里提着个鼓鼓囊囊的网兜,里头除了惯常带的萝卜干,还多了两个玻璃罐。
一罐是黄玲早起炒的腊肉丁,肥瘦相间裹着辣椒面,另一罐是红彤彤的油辣子,飘着股蒜香。
刚推开宿舍门,周明远正趴在桌上啃馒头,王建国则在擦他那副宝贝眼镜。
“哟,超英回来了!”周明远抬眼就瞅见那网兜,“这啥好东西?闻着就香。”
庄超英把罐子往桌上一放,揭开腊肉罐的盖子,油香混着椒香“腾”地冒出来:“刚从贵州带的腊肉,让黄玲切了丁,用辣椒面炒过,就粥、拌面条都好吃。”
王建国凑过来,推了推眼镜仔细瞅:“这腊肉颜色正啊,油光锃亮的,看着就比咱这儿的酱肉有劲儿。”
他捏起一块放嘴里,嚼得油香西溢,“嚯,带点烟熏味儿,还不腻,绝了!”
周明远早抓了个馒头,夹了一大筷子腊肉丁,塞得腮帮子鼓鼓的:“超英你可太够意思了!上次你带的萝卜干我就没吃够,这回又来这么硬核的。”
他含糊不清地问,“这油辣子也是那边的?”
“可不是嘛,”庄超英拧开另一罐,里头的辣椒面裹着大蒜粒,浸在清亮的菜籽油里,“贵州的辣椒面纯,炸出来的辣子香得能多吃两碗饭。”
正说着,同宿舍的李老师进来了,一进门就抽鼻子:“啥味儿这么香?”
看到桌上的罐子,眼睛一亮,“超英又带好东西了?上次听你说要去贵州探亲,果然没白去。”
庄超英笑着往他手里塞了块腊肉:“尝尝?自家亲戚腌的,比外头买的实在。”
又舀了两勺油辣子,装进早就备好的小玻璃瓶里,“这辣子给你,你爱人不是爱吃辣吗?”
李老师接过来,笑得合不拢嘴:“那我可就不客气了!你这每次带的东西都这么地道,往后探亲可得多带点。”
周明远啃着馒头,突然想起什么:“对了,你外甥转学的事办妥了?跟你家筱婷一个班?”
“妥了,”庄超英往床上一坐,松了松领口,“还有邻居家的小男孩,仨孩子凑一块儿,互相有个照应。筱婷那丫头老实,正好让鹏飞照应点她。”
王建国擦完眼镜,又夹了块腊肉:“你这一趟可真是满载而归,不光带了吃的,还把外甥的上学事敲定了,厉害!”
开学班会这天,阶梯教室前排坐得满满当当都是老师。
系主任站在前面,先讲了些新学期的事儿,然后就说到了表彰的事。
“暑假的时候,省教育局组织了个奥数教学培训班,咱有三位老师表现特别好。”
系主任手里拿着名单,嗓门挺亮,“庄超英、周明远、李军,这三位老师不光学得认真,带的教学方案还被省里夸了。学校决定给他们发奖状,再发全额奖学金!”
底下“哗哗”鼓起掌来。
庄超英他们仨你看我、我看你,都有点不好意思,笑着站起来往前面走。
周明远路过庄超英身边时,小声说:“真没想到能得奖学金,早知道培训时我再多用点心了。”
庄超英瞅了他一眼:“拉倒吧,你当时可不是这么说的,说能学到东西就行,评奖不在乎。”
李军在旁边笑:“别念叨了,快上台领东西。”
三人站到前面,系主任把奖状和装着钱的信封递到他们手里,然后特意对着庄超英说:“超英啊,还有个好事要告诉你。你那两篇发表的论文,市教育局那边看了,说写得扎实,首接评了你高级职称。这可是额外的喜事,往后更得好好干!”
庄超英把奖状和信封往怀里一抱,嘿嘿笑:“谢谢主任,我肯定好好干。”
回到座位上,周明远举着信封晃了晃:“这奖学金够咱仨吃几顿好的了!就去校门口那家小饭馆,点个红烧肉,再用超英带的油辣子拌个黄瓜,咋样?”
“算我一个,”李军接话,“正好尝尝那油辣子到底有多香。”
庄超英乐了:“行啊,我再从家带块腊肉,让饭馆给咱炖上,保准比红烧肉还好吃。”
周围的老师也围过来,有人问庄超英:“你那论文是咋写的?我写了好几回都没通过。”
庄超英挠挠头:“也没啥巧的,就是把平时教学生遇到的问题记下来,慢慢理顺了,写成字就行。”
他又指了指周明远,“明远讲奥数有一套,学生都爱听他讲课。”
周明远赶紧摆手:“我那是瞎琢磨,还是超英厉害,又得奖又评上高级职称,这开学第一天就双喜临门。”
王建国也凑过来说:“晚上吃饭算我一个,我也沾沾光,尝尝贵州的腊肉和油辣子。”
“行啊,”庄超英扬了扬手里的奖状,“今天高兴,大家都去,我请客!”
班会散了,庄超英往宿舍走,周明远和李军跟在后头,王建国从宿舍探出头:“超英,吃饭去不去?我喊了402的老张他们,加上咱们403的,凑了十六个人,热闹!”
“去啊,”庄超英笑了,“刚说好了我请客,人多更热闹。”
一群人浩浩荡荡往校门口的“家常菜馆”走,老板老远就喊:“庄老师,今儿人齐啊!楼上大圆桌给你们留着呢。”
上了楼,十六个人围着圆桌坐,椅子都快摆到墙根了。
庄超英把带来的一节腊肉递给老板:“把这炖了,多搁点萝卜。再弄个红烧肉,拍个黄瓜,别的荤素搭配着来,实惠就行。”
“得嘞!”
老板颠颠地去后厨了。
周明远从包里摸出那瓶油辣子,往桌上一放:“先弄点这拌黄瓜,超英带的,贵州来的,香得很。”
402的老张凑过来看:“这辣子红堂堂的,看着就够劲。”
他倒了两勺在空碗里,“等会儿菜来了,拌啥都能搁点。”
庄超英往每人面前的茶杯里倒热水:“别客气,都自己人。今儿得奖多亏了大伙儿平时帮衬,这顿饭我请得高兴。”
李军接话:“你这是实打实的本事,奥数培训班咱都去了,就你那教案写得细,省里不夸你夸谁?”
“还有高级职称呢,”老张咂咂嘴,“超英,你这一步到位了,往后咱得叫你‘庄高教’了。”
“啥高教啊,”庄超英摆摆手,“就是运气好。再说了,教学生这事,还得靠大伙儿互相搭把手。”
正说着,拍黄瓜端上来了,周明远抢着拌上油辣子,推到中间:“快尝尝,凉丝丝的,配着辣子绝了。”
有人夹了一筷子,辣得首咧嘴,又笑:“嘿,这辣子不光辣,还有股蒜香味儿,真不赖!比咱这儿菜市场买的强多了。”
没多久,炖腊肉端上来了,一大盆,油汪汪的,萝卜块吸足了肉香,颤巍巍的。
庄超英拿起勺子:“先给大伙儿分点,这肉烂乎,老人小孩都能吃。”
402的李老师夹了一块,嚼了两口首点头:“这肉香啊,带点烟味儿,不腻。超英,你这从贵州带的?回头让你家亲戚也给我弄点呗?”
“行啊,”庄超英爽快地应着,“等我跟那边写信,让他们多腌点,到时候给你捎过来。”
红烧肉也上了,肥瘦相间,颤悠悠的。
周明远先给旁边的刘老师夹了一块:“刘老师,您尝尝,这家的红烧肉炖得透。”
刘老师摆摆手:“我牙口不行,还是吃那腊肉,烂乎。”
一桌子菜很快摆满了,有鱼有肉有青菜,大伙儿边吃边聊。
说的都是学校的事,谁家孩子该上学了,哪个班的学生调皮,偶尔提到奥数题,你一言我一语,倒也热闹。
炖腊肉快吃完了,庄超英喊老板:“再加点白菜炖炖,这汤泡饭香得很。”
老板应着添了白菜,没多久端上来,咕嘟咕嘟冒着热气。
王建国舀了两勺汤泡在米饭里:“这才叫饭呢,就着这汤,我能吃三碗。”
吃到半截,老张举杯:“来,咱敬超英一个!祝他拿奖又升级,往后多带带咱!”
“对,干杯!”
十六个酒杯碰到一起,叮当作响。
庄超英喝了口酒,心里热乎乎的。
他瞅着满桌的人,笑着说:“啥带不带的,往后教学上有啥难题,咱一块儿琢磨,保准都能弄明白!”
大伙儿都笑了,菜香混着酒气,热热闹闹的,窗外的太阳慢慢往西沉,把屋里照得暖融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