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六日天刚亮,状元府前的广场就被收拾得亮堂堂的。
戏台前搭了红布主席台,底下摆着三十排长条凳,最前排的木牌写着“贵宾席”——教育局的五位领导、师范学院正副院长和系主任、附属高中校长与教务主任,还有三家媒体的记者己经陆续入座。
黄父举着喇叭在人群里穿梭:“各位家长往这边坐!学生们排好队,一会儿按班领新书!”
庄超英正给六位退休教授递胸花,李教授笑着摆手:“搞这些虚的干啥?赶紧开始,我还等着给孩子们上第一课呢!”
忽然有人喊:“教育局张局长来了!”
众人回头,见张局长握着师范学院王院长的手走来,朗声道:“王院长,你们这研学合作办得好啊!既解决了社会需求,又给学生提供了实践平台,值得推广!”
王院长指着庄超英笑:“这得归功于超英他们。去年奥数补习班就出了成绩,今年咱们学院又帮着规范了资质,算是校企合作的新尝试。”
附属高中的王校长凑过来:“张局长您不知道,超英在我们学校就是金牌教师,带的毕业班数学平均分年年第一。这回办学堂,我们好多老师都主动要来兼职呢!”
正说着,《南京日报》的记者举着相机走过来:“庄老师,能讲讲你办这所学堂的初衷吗?”
庄超英刚要开口,旁边一个家长突然插话:“我来说!我家孩子去年在他这儿补奥数,今年就拿了省二等奖!这里的老师们师讲课实在,不搞花架子,收费还低,咱们家长们信得过!”
九点整,黄玲敲响了戏台边的铜钟,“当”的一声,全场安静下来。
庄超英走上主席台,手里攥着张发言稿,却先朝台下鞠了一躬:“各位领导、老师、家长、同学们,说实话,我没想到能有今天——去年寒假办补习班时,就当时就想让孩子们有个地方学奥数,没想到能得到这么多支持。”
他指着台下的周明远几人:“这几位是我的合伙人,还有六位退休教授,他们放弃了休息时间来教课,图的就是让孩子们多学点东西。”
张局长突然站起来鼓掌:“说得好!教育的根本就是实实在在育人!我宣布,英才学堂正式开班!”
台下立刻爆发出掌声,有个学生突然喊:“我们要听教授讲话!”
李教授被推上台,清了清嗓子:“孩子们,我教了西十年书,就一句话——别怕难题。就像解方程式,一步一步来,总有答案。咱们竞赛班的同学,谁要是能在年底拿奖,我请他吃红烧肉!”
记者们举着相机猛拍,《教育报》的记者追着问附属高中的王校长:“贵校老师如果开学期间来兼职,不会影响本职工作?”
刘校长笑着摆手:“不会!补课班都是在寒暑假开班,而且他们把学堂的教学经验带回学校,也会促进学校课堂改革。你看教务主任手里那本教案,就是庄老师结合两边的经验写的。”
家长席里,报了初一双科的大妈拽着旁边人说:“你看这阵仗,教育局都支持,咱这30块钱花得值!”
旁边的高中家长点头:“我家孩子报了全科,刚才看了师资表,全是名师,50块钱能听西十天,比请家教划算多了!”
忽然,向鹏飞和庄筱婷举着横幅冲上戏台,横幅上写着“英才学堂,前程无量”。
开班典礼到尾声,向鹏飞突然扯着嗓子喊:“庄老师,我们要表演节目!”
说着就和林栋哲唱起了新编的儿歌:“状元府里读书忙,老师教我解难题,秋天赛场拿第一……”
台下的学生跟着合唱,张局长笑着对王院长说:“你看这氛围多好!王院长,不如回头让你们系里多派些学生来实习,把这儿打造成实践基地!”
系主任立刻接话:“我们早就安排好了!下周开始,每个周末派十名师范生过来当助教,既帮老师分担,也让他们学学怎么跟孩子打交道。”
媒体记者围着庄超英追问:“庄老师,下一步有啥规划?”
庄超英指着西院旁边的空地:“打算再盖两间实验室,明年开物理和化学实验课。还有图书室,李教授捐了几十本书,以后会越来越多。”
日头升到头顶时,开班仪式在锣鼓声中结束。
家长们领着孩子去领新书,周明远正给高中班发教材,一个男生翻着化学课本喊:“这上面还有张教授的批注呢!”
庄超英站在戏台边,看着刘校长和教务主任给老师交代教学细节,看着退休教授们被学生围着问问题,忽然听见李军喊:“超英,教育局说要给咱们挂牌,叫‘市重点课外辅导基地’!”
他笑着回头,见张局长正和记者们说:“这样的学堂要多办几个!让好老师的资源流动起来,让更多孩子受益……”
锣鼓声的余韵还在广场上荡,人群像被风吹散的蒲公英,往各个角落漾开。
戏台后,师范学院的系主任正拉着庄超英核对师范生名单:“下周来的十个学生,有三个是数学教育专业的,五个学物理,两个化学,正好跟你们的课程对口。”
他忽然从包里掏出本教案,“这是我们学院编的《课外辅导案例集》,你看看能不能用上,里头有不少针对基础薄弱生的法子。”
庄超英刚翻开,就听见张局长在不远处喊:“超英,过来一下!”
只见教育局的几位领导正围着那张课程表讨论,李副局长指着“周日随堂测验”那行字:“这个法子好,既能检验效果,又能及时调整进度。我们打算把这个模式纳入校外辅导机构的评估标准,你回头把具体方案整理一份给我。”
旁边《南京日报》的记者举着相机,镜头对准了正给学生答疑的李教授。
老人手里捏着根粉笔头,在戏台的侧面黑板上演算物理题,围了一圈学生,连家长都凑在后面听。“
您看这摩擦力分析,”李教授用粉笔头敲着黑板,“就像咱走路,鞋底不打滑,就是摩擦力在帮忙……”
有个家长突然插话:“教授,我家孩子总说物理抽象,您这么一讲,我都听明白了!”
领书处早排起了长队。
黄玲正给初一学生发数学课本,扉页上盖着“英才学堂”的红章,旁边还夹着张纸条——“每周三下午三点,图书室有习题答疑”。
一个扎马尾的女生摸着课本上的批注,忽然抬头问:“周老师,这真是王老师亲笔写的?”
周明远笑着点头:“昨晚王老师改完教案就来批注课本,忙到后半夜呢。”
家长们聚在公告栏前,指着新贴的“晚自习值班表”议论。
“你看这表,每天都有两位老师值班,还有家长志愿者呢!”
“我报了周五的志愿者,正好能在这儿陪着孩子写作业,顺便也学学。”
黄母端着一摞凉茶走过来,往家长手里塞:“喝口茶歇会儿!今天食堂特意备了午饭,大米饭配红烧肉,学生免费,家长五毛一份!”
师范学院的王院长正和附属高中的王校长聊得热络。
“你们学校的实验室能不能跟学堂共享?”王院长指着西院的空地,“他们盖新实验室还得些日子,先用你们的,让竞赛班的学生先上手练练。”
王校长立刻应道:“没问题!我让教务主任排个表,每周三下午开放,派实验员跟着指导。”
忽然有个穿工装的男人跑过来,手里攥着张纸条:“庄老师,我家孩子报了高一全科,这是他列的薄弱点,您看能不能让老师多讲讲?”
庄超英接过纸条,上面歪歪扭扭写着“化学方程式、生物遗传图解”,他立刻往化学老师手里塞:“张老师,这孩子的情况你留意下,明天上课重点讲讲这两块。”
日头偏西时,广场上的人渐渐少了。
庄超英抱着摞报名表往办公室走,路过图书室,见李教授正和几个学生整理新书。
阳光透过窗棂,在书脊上洒下金斑,有个戴眼镜的男生踮着脚,把《高中物理竞赛题典》插进书架,轻声说:“这本我找了好久,没想到这儿有!”
刚到办公室门口,就听见周明远在打电话:“印刷社吗?再印两百份课程表,刚才家长们抢着要……对,把教授的答疑时间再标清楚点。”
挂了电话,他转身对庄超英笑:“刚才有个没报上名的家长,非让孩子先跟着旁听两天,说哪怕交钱都行。”
庄超英刚坐下,就见向鹏飞和庄筱婷举着幅画跑进来。
画上是红砖墙的学堂,槐树下站着讲课的老师,底下歪歪扭扭写着“我们的学堂”。
“大舅舅,这画挂在教室行不?”
向鹏飞仰着脸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