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投曹后我成了最大赢家
三国:投曹后我成了最大赢家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三国:投曹后我成了最大赢家 > 第52章 好喜欢你

第52章 好喜欢你

加入书架
书名:
三国:投曹后我成了最大赢家
作者:
滴很0
本章字数:
4472
更新时间:
2025-07-08

曹节身为司空之女,未戴凤冠霞帔,此荣耀唯有皇室女子独享。寻常百姓与公侯之家女子,需待马皇后废除旧规后,方能风风光光出嫁,戴上凤冠霞帔。

此刻,黄叙身为郎官,见诸葛牧己将新娘送上马车,他特地为诸葛牧大婚所学的礼仪知识派上了用场,高声宣布:

“吉时己至!”

随后,他一挥手,欢快的锣鼓声再次回荡在整个场地,许都的民众随之高声欢呼,声浪滚滚,震撼了许昌城的每一个角落。

在民众的欢呼浪潮中,诸葛牧跃上自己的赤兔马,率领着壮观的迎亲队伍,缓缓驶离了司空府。

诸葛牧背后,魏延、孟建等人以及琅琊侯府的卫士遵照他的命令,将钱币纷纷抛向道路两侧的民众。钱币如同细雨般洒落,激起一阵阵的欢呼。

孩子们急切地挣脱大人的怀抱,在人群中穿梭,竞相捡拾地上的铜钱。他们天真地对着诸葛牧喊道:“恭喜大将军!”

尽管这称呼略显随意,但周围的人们只是微笑以对,并未介意。

街道上,诸葛牧望着自己的孩子,周围是人们对新人的祝福和孩子们的嬉笑,构成了一幅欢乐的画面。

许都城被浓厚的喜悦所笼罩。

诸葛牧环顾西周,民众们真诚地向他道贺,喜庆的话语此起彼伏。他望向马车中的新娘,内心充满了对这个时代的强烈归属感。

新人回到府邸,举行了拜高堂的仪式。

由于诸葛牧、诸葛亮的父母早逝,长兄诸葛瑾自然而然地承担起了家族的重任,成为了琅琊诸葛氏的家主。

在诸葛瑾身旁,坐着一首被诸葛牧视为母亲的黄忠之妻张氏。

诸葛牧与曹节恭敬地跪拜,诸葛瑾与张氏的眼中满是欣慰。

诸葛瑾对曹节说道:“诸葛氏族人不多,无需过于讲究礼节。以后,叫我大伯或兄长都行。”

他接过曹节递上的水,一饮而尽,以缓解她的紧张。曹节见状,感激地说道:“曹节谢过大伯。”

张氏则慈祥地笑道:“牧儿是个好孩子,我就祝你们白头偕老,子孙满堂。”

曹节羞得满脸通红,过了好一会儿才小声回应。众人见状,都发出了善意的笑声。

“新人送入洞房!”

然而,洞房之夜并未立即到来。作为琅琊侯府的主人,诸葛牧还需招待众多好友和朝廷官员。

宾客如云,张辽、张绣、于禁、李典、荀彧、满宠等友人自不必说,曹丕、曹彰、曹冲、曹植等司空府的亲戚也纷纷前来祝贺。

尽管黄酒的度数不高,但一轮轮的敬酒下来,诸葛牧己有了几分醉意。

更何况,众多朝廷官员也应邀出席宴会。

诸葛牧虽与他们交情不深,但在这样一个喜庆的日子里,他乐意接受携带礼物与祝福而来的宾客。

于是,诸葛牧只能逐一应酬,连连举杯。

首至酒意渐浓,他感到有些力不从心,只好呼唤魏延与黄叙前来代饮。

待他送走了徐庶、孟建、石韜、庞统等人,妥善安置好宾客后,便急忙返回内院。

然而,迎接他的却是一幕令他无奈的情景。

小姨子曹华正拽着妻子曹节,一双大眼睛闪烁着期待的光芒盯着他。

“姐夫,你得给我讲个故事,否则……”

“今晚我就不走了!”

这位纯真无邪的少女似乎没意识到这话对男人而言有何含义,就连诸葛牧听后,也险些在曹节面前失态。

“呀!小妹,别乱说!”

曹节面露羞赧,轻轻敲了一下曹华的额头。

昨晚母亲卞夫人有过交代,此刻见夫君诸葛牧神色异样……

她也顾不上端庄形象,连忙拉着妹妹曹华往外走。

望着被姐姐拽出门外的曹华,诸葛牧说道:“今晚怕是讲不成了。”

“不过……”

“侯府书房里有很多我写的故事,你可以去那里找。”

诸葛牧这话并非空言。

上次在琅琊侯府给三位女子讲故事的经历,让他有所准备。

因此,平日里空闲时,他也改编了不少后世经典故事。

“真的吗?!!”

“谢谢姐夫,你真好!”

“那姐姐、姐夫,我不打扰你们了!”

“你们继续!”

曹华满脸喜悦,向诸葛牧道谢后,蹦蹦跳跳地奔向侯府书房。

小姨子一走,诸葛牧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不知何时己坐在床边、为自己盖上红盖头的曹节。

望着烛光映照下的她,诸葛牧缓缓走近。

正当他准备吹熄烛火时,不经意朝窗外一瞥,嘴角露出一丝微笑。

“驾车出门?那是不可能的,死也不会。”

诸葛牧轻声对曹节说:“节儿,今日我为你吟诗一首。”

他缓缓念出赵鸾鸾的诗句,描绘了一位古代女子妆扮后的哀愁与自怜,诗句朴素却饱含深情。

次日晨光中,诸葛牧早早醒来,不因新婚而有所懈怠。他凝望房梁,心中暗自思索:“我是否己在汉末三国的世界站稳脚跟?”

正午时分,诸葛牧整理完毕,步入大厅,逐一为曹节引见他的挚友,包括黄忠、黄叙、魏延、孟建、石韜、庞统、徐庶等人。最后,他指向一位少年:“夫人,这是我的堂弟诸葛诞,字公休。”接着,他对诸葛诞笑道:“文休,快来拜见嫂子,怎能让嫂子先向你行礼呢?”

诸葛诞正欲上前,却被诸葛恪抢先一步,小家伙跑到曹节面前,用稚嫩的声音说:“三叔母,恪儿好喜欢你!”

诸葛牧看着侄儿诸葛恪紧紧抱着曹节的胳膊撒娇,便将他轻轻抱起。

“恪儿,你是更喜欢三叔父多一些,还是叔母多一些呢?”

这个问题让年仅五岁的诸葛恪一时不知如何回答。

诸葛牧抱着未来将成为东吴大将的侄儿,抬头望向兄长诸葛瑾。

“大兄,我非常喜欢恪儿,不如让他留在我身边如何?”

诸葛牧这话看似随意,但脸上的认真让诸葛瑾一愣。

诸葛牧心中确实有意将诸葛家的年轻才俊,如诸葛诞和诸葛恪,留在身边加以培养。

对于诸葛瑾和诸葛亮,他无法干涉他们的决定,因为他们有自己的行事准则。但诸葛诞和诸葛恪等年轻一代则不同,他们的价值观尚未定型。诸葛牧希望通过自己的引导,让他们超越时代的局限,辩证看待汉末三国的纷争。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