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科技孵化中心工地的塔吊如钢铁巨人般矗立,主体结构封顶的红色横幅在风中猎猎作响。
陈志远、陈克明及其党羽的覆灭,如同被风暴席卷的阴霾,让西城的空气都为之清新。没有了内部的掣肘与暗箭,宏图的抢工进度势如破竹,爆炸的创伤正被高效填平。
然而,西城新区的风暴之眼并未消散,它从血腥的权力倾轧,转向了更宏大、也更复杂的城市格局重塑——千亿级的“西城新区发展引导基金”正式启动,如同投入湖心的巨石,激荡起无数资本巨鳄贪婪的涟漪。
市委常委会全票通过了《西城新区发展战略规划》,这片承载着无限希望的热土终于迈入实质开发阶段。围绕核心区“智慧云谷”、“滨江科创走廊”、“国际数字物流港”三大超级项目的竞标角逐,成为新的角斗场。宏图的“星链联盟”经过血火淬炼,凝聚力空前,而失去了政治靠山、名声扫地的“新盟”(原鼎级资本+创下科技+西城城投组合)早己瓦解,取而代之的,是来自京沪深、背景各异、实力雄厚的数家资本巨擘。竞争,从你死我活的阴谋绞杀,转向了资本实力、技术底蕴与战略眼光的正面碰撞。
就在这风云际会、资本涌动之时,一个看似基础却关乎民生根本、更能体现张伟“重生者”独特视角的议题,被摆上了新区规划领导小组的案头——《西城新区公共交通专项规划(草案)》。
规划草案由市交通规划设计院牵头,核心亮点在于两项极具前瞻性的举措:
1. 西城公交枢纽始发站计划:依托规划中的西城高铁站(预留地块),在新区核心区门户位置,打造一个集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含12条以上始发线路)、出租车、未来网约车(概念预留)、非机动车换乘及配套商业于一体的现代化大型综合交通枢纽(TOD)。其核心是彻底扭转新区当前公交覆盖薄弱、居民出行高度依赖私人交通的现状,打造绿色出行的主动脉。
2. APM(旅客自动捷运系统)线网规划:借鉴国际先进理念,规划在新区内部核心功能区(科技孵化中心、智慧云谷、滨江科创走廊、主要居住组团)之间,建设一条全自动、无人驾驶、小编组、高密度的APM环线。采用胶轮或钢轮系统,享有独立路权(高架或地下),作为新区内部的“智慧毛细血管”和形象窗口,无缝衔接未来的地铁、高铁及公交枢纽,提供便捷、舒适、智能化的短途接驳服务。
APM线的概念在2000年代初的中国城市,堪称石破天惊!规划院专家汇报时,充满了开创者的激情。
领导小组会议上,林国栋书记对规划的立意高度赞赏。没有了陈克明之流的刻意阻挠,讨论氛围务实了许多。争议主要集中在APM线的可行性上。
“公交枢纽是民生所需,应当支持,甚至可以适度超前。”一位资深常委开口,代表了部分务实派的观点,“但APM线……技术是否成熟?投入产出比如何?会不会成为好看不中用的‘盆景’?国内尚无成熟先例,风险确实不小。是否考虑等新区发展更成熟、技术更可靠时再启动?”
规划局局长也坦言:“资金压力是现实问题。新区百业待兴,每一分钱都要花在刀刃上。APM作为新兴事物,建设和后期运维成本高昂,需要慎重评估。”
林国栋将目光投向列席的张伟:“张伟同志,宏图扎根西城,对新区发展和市民需求有深刻理解。这两项公共交通规划,尤其APM线,你是实践者,也是未来可能的建设者,谈谈你的看法。”
所有人的目光聚焦张伟。
张伟起身,没有看草案,目光沉稳扫过会场,语气平和却蕴含着不容置疑的力量:
“林书记,各位领导。关于公共交通,我想从一个最普通的西城市民,一个曾经每天握着方向盘穿梭在大街小巷的公交车司机的角度,分享几点切身体会。”
“公交车司机”的身份,此刻被张伟主动提起,份量十足。这是他的起点,是他理解这座城市脉搏的根基。
“第一,公交不是配套,是引擎!是吸引和留住人才的硬环境!”张伟声音清晰有力,“新区要吸引高精尖人才和科创企业,光有实验室和写字楼不够!一个顶尖工程师,如果每天要忍受两三个小时的拥堵、破旧不准点的公交车,他会有归属感吗?会安心创新吗?便捷、高效、舒适的通勤,是营商环境的核心要素,是提升区域竞争力的硬实力!绝非锦上添花的配套!”
他看向那些面露思索的常委:“第二,APM线不是盆景,是种子!是看得见的未来竞争力!各位领导担忧风险,情有可原。但请看看世界标杆——星洲樟义机场、港城科学园、鹰国部分科技园区!APM作为解决‘最后一公里’痛点的最优方案,占地少、噪音低、自动化、准点率100%!它不仅是交通工具,更是新区科技感、未来感和高端形象的流动展示窗!是‘智慧西城’理念的实体宣言!它所蕴含的品牌价值和示范效应,远超建设成本!现在不做,未来成本更高,对城市肌理破坏更大!现在做,是战略眼光,是城市魄力!”
会场一片安静。张伟从底层司机的视角出发,将公交和APM提升到城市竞争力、人才战略和品牌塑造的高度,观点极具穿透力。
“第三,”张伟语气转为务实,“关于资金和风险。公交枢纽建设,核心在于TOD模式!以枢纽为核心,适度开发上盖物业(商业、办公、长租公寓),用物业开发的可持续收益反哺交通枢纽!宏图‘星链联盟’中,有国内顶尖的TOD开发商,我们愿积极参与!APM线,优势在于建设周期短、干扰小。建议分期建设、示范先行。
第一期,只建连接科技孵化中心、智慧云谷核心区和高铁站(公交枢纽)的5公里示范环线。投资精准可控,风险集中,见效快!示范成功带来的土地溢价和产业聚集效应,足以支撑后续滚动开发!运营采用政府购买基础服务+市场化增值运营(广告、冠名、智能服务)模式。宏图愿联合技术伙伴,探索智慧化、低成本的运维方案!”
张伟的阐述,高屋建瓴又路径清晰。TOD、示范先行、政府购买服务……这些理念在当下极具开创性,被清晰地勾勒出实施脉络。
林国栋眼中激赏更甚,带头鼓掌:“讲得好!张伟同志从民生需求、城市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角度,为我们廓清了思路!公交枢纽和APM线,是投资未来的战略支点!我支持规划草案核心方向!请规划局会同相关部门及宏图等意向企业,深化细化方案,特别是APM示范线的可行性,尽快上报!示范线要作为新区智慧交通的标杆,全力推进!” 没有了反对杂音,决议顺利通过。
宏图总部,战略室。气氛少了些硝烟,多了份开拓的锐气。
“张总,APM示范线和公交枢纽TOD,政策绿灯亮了!”李律师精神振奋。
王海涛摩拳擦掌:“这回是真刀真枪拼本事了!看那些新来的大鳄怎么接招!”
老周则保持审慎:“张总,挑战才刚开始。示范线虽短,技术集成度高,工期预算都是硬杠杠。TOD开发涉及复杂平衡,不容闪失。”
张伟站在沙盘前,目光锁定那条虚拟的APM环线:“海涛,你负责示范线安保与施工协调!这是新区门面,不容有失!勘探、基础施工是重点,给我盯紧!”
“包在我身上!工地就是咱的地盘!”王海涛眼神笃定。
“李律师,项目全流程合规与风控交给你!合同要铁板一块!盯紧后续审批和资金拨付流程!”
“明白!法律护城河我来筑!”
“老周,”张伟看向CFO,“资金链是你的战场!TOD资金平衡模型要精确!政府补贴、贷款、预售回款、联盟出资,必须严丝合缝!APM建设款确保优先保障中车、海康!这是国产化示范的生命线!”
“是!绝不让资金链出问题!”老周郑重承诺。
“技术和运营,”张伟眼中闪烁着智者的光芒,“我亲自抓!APM示范线,必须成为行业标杆!宏图实力的金字招牌!”
宏图的巨轮,驶向西城公共交通的蓝海。
APM示范线勘探现场,科技孵化中心南侧。
钻机轰鸣,打破宁静。中车专家、地质队员、宏图项目组、王海涛安保小队齐聚。这是线路勘探第一钻,意义重大。
“刘工,按地质图,这区域是稳定沉积层。”勘探队长介绍。
中车刘总工严谨道:“为保万无一失,按规范取芯验证。示范线对沉降零容忍。”
钻头深入。张伟亲临,查看岩芯。前世模糊记忆闪现——西城核心区边缘,似有未探明的古河道?他隐隐不安。
突然,钻机异响,机身微颤!
“异常!钻遇硬层!下方疑似空洞!”操作员急报。
“停钻!提钻!”队长下令。
钻杆升起,现场哗然!钻头沾满暗青淤泥,夹杂腐朽木屑与人工加工的青黑陶片!
“古河道!还有……古代遗物?!”老地质师惊呼!
张伟心一沉!前世记忆瞬间清晰——此地确有深埋古河道,下游曾现零星古聚落痕迹!勘探点竟首击要害!
“立即停止勘探!封锁现场!”张伟声音冷静如冰,“所有设备、样本原地封存!王海涛,最高级别警戒!李律师,即刻上报市文物局、新区管委会、规划局!”
消息如野火燎原。
“宏图APM工地挖出古董了?”
“听说有古河道!工程要黄!”
“宏图也太背了,刚开工又撞上文物!”
新入场的某沪上资本代表(取代原新盟角色)立刻向媒体“忧心”发声:“哎呀,文物勘探无期啊!规划选址是否欠妥?APM项目恐遭重创!我们一首主张更稳妥的技术评估……”
压力如潮水涌来!智轨刚启航,便遭遇“地脉惊变”!
宏图总部,气氛凝重。
“张总,文物局初步判定为宋元时期古河道沉积及遗物,要求全面抢救性勘探!范围覆盖APM规划线位!时间无法预估!若发现重要遗址,线路可能调整甚至取消!”李律师语速急促。
王海涛怒目:“妈的!这回不是人祸,是天坑?”
“未必是天意。”张伟目光锐利,疾步走向地质图,“我记得规划有A、B两套线位方案?”
“是!”项目经理应道,“A方案(勘探点所在)沿主干道,拆迁少。B方案绕行西南丘陵,地质稳(基岩风化层),无文物记录,但拆迁量大,成本高约5%。”
“B方案是否完全避开己知敏感带?”张伟追问。
“完全避开!现有资料显示零风险!”项目经理确认。
张伟眼中精光爆射!前世模糊的记忆拼图完成——古河道正是A方案“雷区”!B方案虽成本略增,却是生路!
“李律师,双管齐下!”张伟决断如刀,“一,以联盟名义向管委会、规划局、文物局提交紧急报告:全力支持配合A线位勘探;强烈建议同步启动B线位替代方案论证!B线位地质风险最低,可最大限度规避文物风险,确保项目总进度!请求政府开启B方案审批绿色通道!”
“二,发起‘智轨不能停,B方案保畅通’舆论倡议!突出APM对新区形象、人才、民生的战略意义!强调B方案科学可行与联盟推进决心!引导公众关注‘科学替代保进度’!”
“金蝉脱壳!化危为机!”李律师瞬间领悟,“舆论倒逼效率!”
“同时,”张伟补充,目光如炬,“海涛,盯死A线位勘探!确保公开透明专业!若勘探结果证明仅为普通沉积层,无重要遗址,立刻形成报告,作为后续争取A线或优化B成本的依据!”
宏图的组合拳迅疾打出。
“支持B方案!智轨是新区未来!”
“宏图反应快,有担当!B方案能保进度!”
“政府快批吧,让智轨跑起来!”
舆论在宏图引导下迅速转向支持B方案。林国栋在民意支持下果断拍板:“原则同意启动APM示范线B线位方案!相关部门开启绿色通道!宏图联盟确保技术资金可行!文物部门高效推进A线位勘探!”
一周后,APM示范线B线位方案获批!
在滨江公园旁宁静的丘陵地,简朴而坚定的开工仪式举行。中车刘总工、海康陈总监与宏图团队的笑容,透着攻坚后的沉稳。
张伟挥锹,为奠基石培土。晨曦中,智轨的轮印将刻入这片土地。重生者的先知助他避开“雷区”,但前路挑战依旧。智轨起航,载着西城的未来,也载着他改变城市脉动、重塑出行尊严的初心。远处,公交枢纽的蓝图正徐徐展开,他仿佛看到崭新的公交车整装待发,年轻的司机手握方向盘,驶向这座因他而变的城市,驶向充满希望的未来。那里,或许正坐着另一个怀揣梦想的“张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