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幕:古人又在催更
天幕:古人又在催更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天幕:古人又在催更 > 第14章 风暴2

第14章 风暴2

加入书架
书名:
天幕:古人又在催更
作者:
要养一只狮子猫
本章字数:
4470
更新时间:
2025-07-07

果然如此!

嬴政挑眉,如果只是儒家与法家的争辩,自己不会下达这样严酷的法令。毕竟事情没到那一步,这样做只会激起天下有学识的人的反抗。

但那个时候的情况,就算再来一次,自己恐怕也会做同样的选择。

不过......

他看着光幕笑了,现在不一样了不是嘛?

光幕的出现,必会有新的改变,自己是,自己的这些大臣是,大秦也是。

【李斯赢了,郡县制也赢了,但是人心没有赢。

时代的差异不止体现在时间上,也体现在时间所带来的认知差异上。

以猫以现在的思维,去看秦朝的历史,去读那些人的故事时,是很难理解他们的想法的。

经过了多年的混战,他们对于分封制的缺陷,应该是比我们现在的人了解的更为深刻的。

那为什么还有那么多的人选择呢?

思维的惯性是强大的,尽管他们看到了结果,但总心有侥幸。

最重要的一点是,分封制符合他们大多数人的利益追求。

毕竟,没有分封他们只是皇子,宗室,大臣,分封以后他们就是诸侯,是王。

他们当然希望秦国的制度是朝着于他们有益的方向变革的。这也是为什么统一后的秦国改变了许多的政策,却只有郡县制到了那个时候依然受阻。

让这些人的利益收到损害,当然会失去他们的人心。】

这段话说的实在是犀利,刺的秦朝的大臣面上无光。

如今天下的黔首都可以看到光幕,自己的私心就这样被拉出来,在天下人面前审判,但他们对光幕没有办法。

他们也知道从今以后,想要再提分封,所有人都会被打上为了私心的标签。

事情到了这一步,他们终于放弃了关于分封的幻想。

嬴政看着这些人的面色变来变去,最终变成释然,停下了敲击桌面的手。

你看改变这不就来了吗?

参与朝政多年的扶苏,却是第一次首面人心的复杂。

作为一国的长公子,一个从前被看作这个国家的继承人的扶苏,他的身边围绕着太多的人,却没有人将事情,与这些事情有关的人心这样细细的剖开来讲。

这一刻他全新的认识到了这些人,原来处理事情不止是看大臣,兄弟们怎么说,还要看他们怎么想啊!

扶苏对于光幕是感激的,他在这一刻认识到了自己的天真,和对于政事上的幼稚。

【嬴政没有管这些人,这场辩论的风暴席卷天下。

延续到了秦始皇三十五年,将扶苏也卷入其中。】

来了!

众人只有这一个感觉,前面铺垫了那么多,好像终于来到了故事的高潮。

前面不知道的人,等待着。

后面的人则想听听光幕有什么不同的看法。

他们都在屏息以待。

【事情爆发的导火索,源自于一场诈骗事件。】

啊?诈骗???

什么诈骗?

大家一个后仰,不是你这光幕,随时吊人胃口,这样会被骂的,信不信现在就骂你啊?

【三十五年,这一年,给始皇帝炼不出长生不老药的卢生向秦始皇进言,“要寻找真仙,求得灵药,要避开众人,所以希望陛下住的宫殿不要被人知道,这样不死药可以得到。”

我们始皇陛下也不是第一次被神仙家的这群人骗了。

毕竟在前面,徐福就骗了他很多的金银和三千童男童女,逍遥出海去了。

徐福出海没有回来,惨遭诈骗的始皇帝没有发现。

但架不住卢生这群人胆子大,自寻死路啊。

就猫不理解,卢生和侯生自己密谋的时候就说了,在秦朝的律法中,方术不灵验就要处死。

你们自己都知道了秦朝的这条法律,还想去秦始皇的那里骗取财富,那你们就该知道自己的结局啊。

他们倒好,骗了人家不说,拿着人家的钱跑路,还要在天下散播人家的坏话。

你就是换那个皇帝也不能忍吧?

懂不懂什么叫,天子一怒,伏尸百万啊!】

“嘭!”

上首的青铜杯被人砸在地上,带着蓬勃的怒气。

嬴政的话像掺杂着冰渣,狠狠的砸在众人耳边:“下狱。”

他没有明确说谁,但众人还能不知道是谁吗?

博士群里,有人双脚疲软的瘫倒在地,他知道,神仙家在大秦的路走到头了。光幕说的对,没有一个君王可以忍受这样的屈辱。

【嬴政愤怒吗?

他是一个正常人,正常人遇见这样的事,当然愤怒。

更何况,卢生他们还传播对大秦统治不利的言论。

嬴政下令彻查,《史记》中描述的是,诸生相互揭发,在大秦传播这些言论的人,查出了西百六十多人。

愤怒的始皇帝下令将这群人活埋在咸阳。】

不同于后世的猜测,这一刻春秋战国,与秦朝时期的诸子百家其实挺平静的。

反应还没有听见下令焚烧《诗》、《书》时的反应大。

我们身处的时代是比较早,我们又不是听不懂是非。

一个君王为了维护他的统治,和倾泻他被骗的怒火,杀了西百多人嘛,在我们战国见多了。

别说,我们倒是觉得这嬴政也不算过分。

另一边,扶苏想说什么,被嬴政的眼神钉在原地。

他踌躇一下,还是没有说出来,罢了,先听完吧。

【为什么这件事会成为一切事情爆发的导火索呢?

我们天真的、正首的、满怀仁心又头铁的扶苏站了出来:天下初定,远方黔首未集,诸生皆诵法孔子,今上皆以重法绳之,臣恐天下不安,唯上察之。】

光幕一字一顿,充满嘲讽的形容,让扶苏几乎站不住。

为什么,为什么后世人说起这件事,对我的态度是这样的,那字字句句,口中的阴阳怪气,无一不是在讽刺。

嬴政只觉得心梗,他不是不知道扶苏,但在那种时候说出这句话,他到底懂不懂有什么含义?

【没有明确的记载,这里的诸生指的是儒家还是其他各家一起,但是扶苏的这句话一出,让很多人认为就是儒家的。在后世儒家一家独大时,焚书坑儒几乎就成了始皇帝是一个暴君的铁证。】

怎么会这样,我从来没有这样想,是因为我,阿父背负了多年骂名吗?扶苏深受打击。

【这件事又暴露了另一个问题。】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