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尖那点朱焰果留下的麻痒终于彻底消散,只留下一个淡淡的红痕,像一枚小小的勋章,提醒着沈南星修真世界的奇妙与莫测。
她清楚地知道,那些来自异世的“巧思”只是点缀,真正要在这片天地立足,必须扎扎实实地认识脚下这片土地。
于是,她主动敲开了三师姐柳含烟静室的门。
“三师姐,”沈南星声音清亮,带着一丝求教的诚恳,“上次碧波潭之行,让我深感对宗门草木了解太少。能不能……让我跟着你学习辨识灵植?就从我们御灵宗山门内外的常见草木开始?”
柳含烟从一堆散发着清苦药香的玉简中抬起头,清冷的眸子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赞许。她放下玉简,点了点头:“知不足而后进,善。随我来。”
接下来的日子,沈南星成了柳含烟身后的小尾巴。
她们的身影出现在灵田埂上、灵兽苑旁、后山小径、甚至是弟子居所附近的林荫下。
柳含烟的话依旧不多,但每一句都精准如尺。
“看这株‘星萤草’,叶脉在月光下会泛起微光,是制作低级宁神香的主材。采摘时需留根,三寸以上,不可伤其主脉。”
“此为‘铁线藤’,茎蔓坚韧异常,是制作绳索的好材料,但汁液沾衣难洗。”
“那是‘七心海棠’,七片花瓣颜色各异,煞是好看,但其花粉易引发喷嚏,有呼吸道隐疾者需远离。”
“注意脚下,这片苔藓唤作‘滑石藓’,雨后尤其湿滑。”
沈南星像一块干燥的海绵,贪婪地吸收着这些知识。她随身带着一个小本子和特制的炭笔,听到关键处,便飞快地勾勒下植物的形态特征,或用简洁的文字记下柳含烟的要点。遇到不认识或不确定的,她便虚心求教,没有丝毫扭捏。
“师姐,这棵小树叶子边缘有细锯齿,背面有绒毛,开白色小花,是什么?”
“那是‘白鹃梅’,木材细密,可做小器物。其花晒干可入茶,有清心之效。”
“那这丛叶子像羽毛、开紫色小花的呢?”
“‘紫云英’,固氮肥地,是灵田轮作的好帮手。”
不再是生死攸关的毒物辨识,而是浸润在日常点滴中的草木认知。
沈南星沉浸其中,乐此不疲。她发现,认识这些寻常草木,不仅让她对宗门环境更加熟悉,也让她与这片土地的联系更加紧密。
她知道了哪条小径旁有清甜的野莓,哪片林下藏着可口的菌子(当然是柳含烟确认无毒的),哪种野草的汁液可以缓解蚊虫叮咬的瘙痒。
一日午后,阳光正好。柳含烟带她在灵兽苑外围辨识几种常见的驱虫灵草。沈南星正蹲在一丛散发着奇异清香的“驱蚁草”旁仔细描绘它的叶片脉络,忽然听到不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骚动和低低的惊呼。
两人循声走去,只见几位负责清理灵兽苑外围杂草的外门弟子聚在一起,其中一个年轻弟正捂着手腕,眉头紧皱,旁边的地上散落着几株刚拔下来的、开着黄色小花的植物。
“陈师兄,怎么了?”沈南星关切地问。
陈松有些不好意思地摊开手:“没事没事,就是拔这‘金线菊’的时候,不小心被它的茎秆上的小刺划了一下,有点火辣辣的。” 他手腕上果然有一道浅浅的红痕。
柳含烟看了一眼地上的植物,又看了看陈松手腕的红痕,清冷的声线响起:“这不是金线菊。”
“啊?”陈松和其他几个弟子都愣住了。
柳含烟蹲下身,拿起一株植物,指着它茎秆上细密且坚韧的倒刺:“金线菊茎秆光滑无刺。此物名‘蝎尾草’,其刺蕴含微弱麻痹毒素,虽不致命,但被刺伤处会灼痛麻痒数日,令人烦扰。” 她又指了指黄色的花朵,“仔细看,它的花瓣边缘有细微锯齿,金线菊则没有。”
陈松等人凑近一看,恍然大悟,脸上露出懊恼:“哎呀!光看花像就认错了!多谢柳师姐指点!” 陈松看着手腕的红痕,苦笑:“怪不得又痛又痒,原来是蝎尾草作怪。”
柳含烟从随身的药囊中取出一个小瓷瓶,倒出些淡绿色的药膏递给陈松:“涂上,半日可消。日后辨识不清,宁可放过,莫要妄动。”
“是,师姐!”陈松感激地接过。
沈南星在一旁默默看着,心中感慨。这就是知识的力量,微小却实用。一次小小的误认,带来的虽非重伤,却也足以让人烦恼。她更加理解了柳含烟教导的严谨意义——并非只为应对剧毒,更是为了日常的便利与舒适。
她翻开自己的小本子,在最新的一页,郑重地画下“蝎尾草”的形态,特别标注了茎秆倒刺和花瓣锯齿的特征,旁边写上:“茎刺有微毒,致灼痛麻痒。易与金线菊混淆,区分点:茎刺有无,花瓣边缘是否光滑。”
做完这一切,她感觉衣襟内贴身携带的那枚手机,似乎极其轻微地……震动了一下?
非常微弱,如同蝴蝶振翅掠过心尖,转瞬即逝。
沈南星动作一顿,下意识地隔着衣物按了按那个位置。手机冰冷坚硬,毫无反应。
是错觉吗?还是方才蹲久了起身太快,血脉流动带来的错觉?
她摇摇头,只当是自己太专注产生的幻感。收起本子,她快步跟上己继续前行的柳含烟,指着前方一株挂满红色小果的灌木问道:“师姐,那个是……”
柳含烟的声音平稳地传来:“那是‘火棘’,果实酸涩,鸟雀喜食,深冬不凋,可作观果……”
沈南星认真听着,笔下沙沙记录。阳光透过枝叶洒下,在她专注的侧脸上跳跃。衣襟内,那枚沉寂的手机,仿佛也敛去了那丝微不可察的悸动,重新归于冰冷的死寂。
然而,那瞬间的轻鸣,如同投入深潭的一颗微小石子,虽未掀起波澜,却在沈南星意识的深处,留下了一圈无人察觉的涟漪。草木课堂依旧平静,但某些东西,似乎己悄然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