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网咖回1950
带着网咖回1950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带着网咖回1950 > 第12章

第12章

加入书架
书名:
带着网咖回1950
作者:
一斤小鳄梨
本章字数:
1944
更新时间:
2024-12-04

高,但实际上那些每天只能吃黑面包的欧洲工人也很矮。我们国家想要民众强大,那就要多多吃肉。”
  “李锐同志不是从后世带来了资料吗?2000年后出生的新一代,平均身高都在一米七五以上了。一米八一米九的年轻人比比皆是。”
  “我们国家被人叫了这么多年的东亚弱夫,增强国民的体质也是一个刻不容缓需要解决的问题啊。”
  毛主席点点头:“不错,这点我同意周总理你说的。有肉吃就是比光吃米饭强。下田干农活,一个人吃了一斤馒头一斤鸡肉,另一个人吃两斤馒头。那肯定是吃两斤馒头的先饿。”
  “这样,让北平市政府在郊区拨一块地。把李锐同志提到的白羽鸡先养起来。至于资料中提到的,这种鸡只适合吃肉,不适合炖汤,不太符合国人的饮食习惯之类的。我觉得这种细枝末节就不要去管他了。有肉先吃肉,先别去管汤的问题了。”
  周总理笑了笑:“好,那我就按这个去办了。不过根据冯石说,李锐同志主要还是因为想要提高基地里科学工作者的待遇。所以才灵机一动想到这个白羽鸡的。”
  “我也想提高科学工作者的待遇啊。这不是国家没钱没资源嘛。”毛主席也是无奈的一摊手:“要是国家有钱,我也希望我们的科学家能顿顿吃肉。”
  “李锐同志的想法是很好的,白羽鸡场那边给破晓基地开一个地方。让他们自己负责。养出来的鸡也由他们自己分配。刚好也可以提高科学家们的待遇。”
  关于白羽鸡的养殖计划就这么定下来了。
  而李锐之前也提到过的杂交水稻的资料也上交中央了。
  毛主席和周总理已经下发农业部让相关专家进行研究。
  粮食种子是个麻烦的问题,李锐虽然可以从网上买,但那毫无意义。
  因为现代化的粮食种子是无法留种育种的。
  简单来说现代化生产的粮食种子都是太监,缺乏传宗接代的能力。他花钱买了一些交了上去,还把关于杂交水稻的各种资料也上交了。
  虽然说有点对不起袁隆平老爷爷了,但想来他是不会怪自己的。
  毕竟早日让中国人民吃饱饭也是他的心愿。
  一同上交的还有后世其他的一些高产作物的种植经验和技术,以及相关的研究论文等等。
  光是那垒起来和小山一样高的资料就够农业部的工作人员们研究大半年的。
  破晓基地现在的组织框架正在慢慢搭建起来,李锐明显的感觉到手上缺人了。
  考虑到安全因素和保密的需求。
  目前只有二十名科研人员在基地工作,其中一半负责计算,另一半负责上网收集和翻译资料。
  每个人都很忙,每天工作十二个小时以上那是常事。
  有的时候有的科研人员还会工作十七八个小时。
  其实李锐是非常反对这种超长时间工作的。
  因为科学工作不是时间越长就越好,一次性工作时间太长了实际上效率是会降低的。
  而且晚上没休息好,会影响第二天的工作。这其实是一种恶性循环。工作热情高涨不假,但也要考虑到人身体承受力的客观规律。
  李锐严重反对长时间加班,他亲自打报告到中央毛主席手上。毛主席很快做了批示,十分同意李锐所说的劳逸结合,不能长时间工作等。
  科学也是要讲究灵感的,脑袋里一坨浆糊,那就什么用都没有了。所以在李锐强硬的要求下,基地里的科研人员每天最多只能工作十个小时,不能再多了。
  而且每个星期必须休息一天,不允许使用电脑。
  这个决定遭到了包括陆光达在内的一众科学家的强烈反对。
  但李锐是基地内负责管理电脑的主任,他说什么就是什么。这一点上是毛主席肯定了的,就算是冯石将军也不能反对李锐做出的决定。
  不过陆光达嘴都急出了泡,因为跑了几个部门之后,他收集来需要验算的材料堆满了一间房。
  按李锐这样的工作时间安排,那要等到什么时候去。“老陆,这世上有的东西急不得,有的东西慢不得。你别为这个着急上火啊。”
  看着陆光达嘴角起了一圈泡,李锐不得不安慰他。
  陆光达却道:“什么急不得?什么慢不得?我们国家现在什么地方不急?到处都急的很,你让我们这些人慢悠悠的一天就干十个小时。到了点就强制关机。同志们都有意见!”
  李锐无奈的摇头:“热情高是好事,但凡事都讲究一个度。你们现在都是绷紧的绳子,要一直是每天干十七八个小时,一个月后我这基地里要病倒一大半。到时候才叫得不偿失。”
  “睡好觉,好好休息,好好工作。这才是正途。工作急不得,越急越出错。但招人手的事情慢不得,我们现在基地只有二十个科研人员。要是一百二十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