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岳母武则天
我的岳母武则天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的岳母武则天 > 第216章 大结局

第216章 大结局

加入书架
书名:
我的岳母武则天
作者:
西门煮雪
本章字数:
5174
更新时间:
2025-01-02

“来人,去把昨晚执勤的人……”张文瓘试图挽回面子,如今只需要把执勤之人全部带来就审问即可。

哪知道沈烨道:“无须!随我去牢房外!”

张文瓘原本想说什么,却又忍下了。

他想看看沈烨到底想干嘛。

一行人来到牢房外,沈烨挥手让众人不要靠过来,确认没有人靠近后,他开始观察牢房外面。

捏着牢房的窗户栏杆晃了晃,又摸了摸窗户的泥土,他手轻轻一拉,两根栏杆被沈烨拉下了。

可即便如此,想要钻进这个洞,除非是孩子,或者侏儒。

或者……

沈烨灵机一动,他想到了两种职业:一种是东瀛忍者,一种是流连了柔骨术的杀手。

柔骨术真的存在,在很多杂技团都存在,从小训练,一个成年女子可以把自已的身子缩在一个面盆里。

而东瀛忍者,大唐时期,尤其是李治时期,长安城有上万东瀛人,上到皇室子弟,下到偷渡而来的贫民。

其中也有一些高手。

长安一些勋贵府上喜欢养东瀛忍者做见不得光的事,但不多,毕竟死士需要从小培养。

而且东瀛忍术和传说相比,到底能不能穿过这个窗口,不知道。

有实力圈养精通缩骨功死士的人,世家?还是勋贵?

能够掌握的线索也不过如此,想要找到更多的线索……那就只有等待敌人上钩了。

“去看一下树上有没有线索!”沈烨吩咐道。

梅花卫的人纷纷去树上寻找线索,很快,在树上找到了痕迹。

张文瓘脸色铁青,有人潜入了大理寺,把人杀了。

沈烨叹了一口气,道:“是职业杀手,利用缩骨功进的窗户。现在想要短时间内找出凶手很难。

所以……”

“你想摸鱼?”张文瓘皱起眉头。

每年官员都有考核,一些悬案会拉低官员的绩效分数,为了应付考核,他们会抓一些地痞无赖、屈打成招。

张文瓘对此颇为不屑,明明是失职,却说的冠冕堂皇。

如果沈烨是这样人,张文瓘会看不起他。

“摸鱼?怎么可能!”沈烨摇头道:“敌人现在蛰伏,仅凭现在的线索根本找不到凶手。

想要避免争端,就要引蛇出洞!

现在宣布已经找到了凶手,是景教内斗,有人想等着巴达克死后,借机上位。

然后敌人肯定会露出破绽……”

张文瓘目瞪口呆,明明是摸鱼,却没有办法反驳。

……

沈烨带着梅花卫浩浩荡荡来到景教,拿下了景教教主,一番拷打之下,景教教主承认是自已收买东瀛忍者潜入大理寺大牢杀死了巴达克。

理由是巴达克曾经威胁自已,至于那名东瀛忍者已经不知道去向……

景教再次陷入了水深火热之中,即将面临沈烨的清洗。

而大食国商人在沈烨的安抚下也接受了现实。

没有什么谈不拢的,如果谈不拢那就加钱。

何况是巴达克有错在先。

……

卢斌寒皱起眉头。

他露出不屑的眼神,沈烨竟然用摸鱼的肮脏手段来平息这件事,也不过如此。

巴达克之死是他的手笔。

沈烨摸鱼也好,正好可以联系西域商队,把这笔买卖抢下来。

朝堂之争算什么?只是一部分而已,我如今不在朝堂和你们争,我控制住各种民用物资,到时候你一样得乖乖求我。

但,卢斌寒小觑了沈烨的手段。

巴达克的死在沈烨的运作下,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大食国景教也不是铁板一块,威逼利诱,巴达克的下属萨博很乐意接手巴达克。

沈烨承诺巴达克,我会照顾你的生意,没有人愿意放弃大唐的市场。

捣毁淫祠邪神的工作还在继续,来俊臣经历了这一劫后,对沈烨忠心耿耿,没有二话。

拉着明崇俨、杜元纪二人马不停蹄奔波于京兆府各县,卷死996!

数日后,李京航在家中遇刺,险些丧命,狄仁杰带人勘测后,发现和杀巴达克的是同一批人!

沈烨大怒,要求梅花卫彻查,顿时长安城内鹤唳风声。

一道风声在长安城飘出:疑似东瀛忍者。

长安城内常驻的东瀛人近千,从贞观四年开始,东瀛就开始派遣唐使到大唐,每次200-600人不等。

风声吹起,遣唐使藤原雅风扛不住了!

这个时期的东瀛还是崇拜大唐的,劣根一样很强。

若是任由这股风吹起来,还怎么向大唐学习?

他们想求助,可风口浪尖谁会理他们?

沈烨根本不在乎东瀛人的想法。

百骑司联合大理寺连带对那些外国使团也清洗了一通,还别说,长安城的治安变好了。

三个月后,京兆府上上下下淫祀邪神被清扫一空,上下风清气正。

而李勣也带着大军凯旋归来,吐谷浑纳入大唐版图,诺曷钵、弘化公主一家人来到长安城定居。

从军报中,众人发现算经学堂那些学子发挥了重大作用,无数人挤破头想进算经学堂。

可沈烨只收幼童,从小培养,有能力就是有能力,没能力说破天也不收。

李旦成了学堂的才子,风光的不行。

李治身体愈来愈好,也越来越强势,武后被压的死死的,困死后宫,想要玩宫斗,都没有对手。

只能拼了命拉拢沈烨。

可惜沈烨知道武后对大唐带来了多大的创伤,只懂得内斗,根本不懂家国大事,巴不得帮李治把武后按死。

……

沈烨在朝堂上的地位逐渐稳固,他却愈发显得淡泊名利。

他深知,权力的巅峰往往伴随着无尽的纷争与危险,而他,更愿意将精力放在那些真正有意义的事情上。

算经学堂在他的悉心打理下,已经成为了大唐培养人才的摇篮。

每一批从学堂毕业的学子,都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国家的忠诚,奔赴到各个岗位上去,为大唐的繁荣贡献着自已的力量。

沈烨看着这些年轻的脸庞,心中充满了欣慰和期待。

老子不干了!

朝堂上,李治的身体虽然越来越好,但他也深知自已年事已高,开始着手培养接班人。李贤作为他的嫡长子,自然成为了重点培养对象。

李治经常把李贤带到身边,亲自教导他处理政务,让他逐渐熟悉朝堂上的运作。

武后虽然被困在后宫,但她并没有放弃对权力的渴望,暗中观察着朝堂上的动静,寻找着重新崛起的机会。

她却发现,现在的朝堂已经不再是她当年可以随意操控的了:沈烨、李勣等一众大臣,都紧紧地团结在李治周围,共同维护着大唐的稳定和繁荣。

随着时间的推移,大唐的国力越来越强盛。边疆地区在李勣等大将的镇守下,固若金汤。

国内经济在算经学堂等一众学子的推动下,蓬勃发展。文化、科技、艺术等各个方面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

这一日,沈烨、太平公主、贺兰敏月和上官婉儿打麻将。

他们四人围坐在一张麻将桌旁,时而欢声笑语,时而争论不休。

太平公主的豪爽、贺兰敏月的机智、上官婉儿的聪慧,再加上沈烨的沉稳,使得这个小小的麻将局充满了乐趣和温馨。

“文宣,你最近怎么都不怎么去朝堂上了?”太平公主一边摸着麻将,一边问道。

沈烨笑了笑,道:“朝堂上的事情,有李相和诸位大臣在,我放心得很。我现在更想做的是留给后人一些东西。”

贺兰敏月眨了眨眼睛,道:“文宣,莫非你要写书?”

沈烨点了点头,道:“是有这个打算。”

上官婉儿赞叹道:“文宣真是高瞻远瞩,这本书一旦问世,必将成为传世之作。”

太平公主也附和道:“书名是什么?”

“少年阿烨!”

“啊?哈哈……”三女笑出了眼泪。

(全书完)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