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事是做生意的人最不喜欢的,那肯定是赔钱。
如果有什么事情比赔钱还让他们不喜欢,莫过于眼睁睁看着同行赚钱。
找到布鲁斯的DC商业开发部门负责人吉米-奥特朗目前就属于第二种情况。
这件事的起因还得提到美利坚漫画市场的两大巨头之争,DC和漫威两大厂商在过去的几十年里共同瓜分了超级英雄漫画、动漫市场,让其他公司只能跟在后面喝汤。
两大巨头有过合作,有过竞争,有过对抗,但总体来说属于一个均势的存在。
双方在各自的风格上也做出了差异化,DC主题基调更加黑暗深沉,集中社会问题的反映,用户画像除了青少年以外也包括一些中年粉丝;漫威则更加活泼明快,主攻性格开朗的年轻人市场,且扩展策略更加符合全球化趋势。
目前双方在基本盘漫画和动漫上属于是五五开,影视剧方面则是各有千秋,DC的电视剧更为成功,漫威稍差一筹。
真人化电影方面则是八二开,漫威八,DC二,属于全面被压制的形势。
剩下双方唯一暂时没分出胜负的地方只剩下了新兴的第九艺术——游戏。
其实过去的几十年中,双方不是没有推出过游戏,早在街机时代,双方就有《蝙蝠侠》和《惩罚者》等游戏在市场上出现。
但那时的游戏在艺术性和用户广度上都称不上是有影响力。
之后的时代之中,双方也是在半做不做的情况下不断试水,产出的结果也是有好有坏——当然坏的居多。
因为彼时厂商之间的差距实在是良莠不齐,两边公司内也没有能力出众且熟知游戏市场的把关人来控制质量。
基本上双方属于,今天你出一个烂游戏,明天我出一个ooc(不符合人设)。
优秀的匹配机制了属于是。
本来漫威凭借古早的《蜘蛛侠》系列出了三部曲游戏所以表现稍微好一丢丢。
直到前几年,漫威突然借着《X战警前传:金刚狼》的东风不知道从哪个裤裆里掏出来一部主机游戏。
游戏与电影同名,水准可以说是中规中矩,虽然没什么亮点,但是游玩性还是可以的,剧情也符合原作的主旨,甚至还在灵活体现主角金刚狼强大的治愈能力和凶残的作战方式上有可圈可点的地方。
毕竟电影里面不能真的让金刚狼给人断肢砍头,但游戏可以。
这就很让人难受了啊,好比两个竞争对手考试,一个经常55分,另一个经常56分,大家反正都不及格。
结果其中一个突然考了65分,及格了,这就显得剩下那个很丢人。
可是丢人也就罢了,本身大家收益重点不在游戏领域。
问题在于,漫威这个考试及格的老对手,有点认真复习想卷起来的意思了。
自从大前年传出消息漫威将与索尼合作开发新游戏《漫威蜘蛛侠》后,各种披露的消息不断侧面证实了这个游戏稳中向好的趋势。
尤其是今年越到后面,离游戏发布的时间越近,玩家的期待值越高,各种游戏媒体预测的都很乐观,有些提前拿到测试版本的评测人已经磨刀霍霍准备解封评分了。
DC这边终于是小甲鱼办走读——鳖不住了。
但俗话说的好,跨行如跨栏,可有的人像刘翔,有的人像屎壳郎。
游戏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
过去两家都吃了不少粗制滥造的亏,钱没赚到多少不说,口碑倒是跌了不少。
实力不济的游戏公司接不了这种活,就算接了也是浪费。
实力强的公司又容易狮子大开口,况且主创往往都有个性,很容易造成原著是前门楼子,游戏是胯骨轴子这种情况。
而且大公司也爱惜羽毛,深切的知道漫画改编是一个吃力不讨好的事情。
成功了,是原著底子好,功劳要给别人一半。
失败了,那就得背锅,败坏名声。
但漫威却有一个先天优势,因为一系列历史原因,《蜘蛛侠》影视版权归属于索尼影业,可以说索尼集团是最了解这个IP的也不为过。
虽然游戏版权不归属于索尼,但毕竟之前有合作就好说话,在之后的开发里也是由索尼游戏第一方工作室进行开发,。
这波是左手倒右手,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相比之下DC这边就多少有点跟不上节奏了。
准确来说,压根就没这方面的储备,无论是资源还是人脉都没有往这方面施展过。
现在要DC拿出一款足以和《漫威蜘蛛侠》匹敌的大作,只能说是新垣结衣倒追小约翰——早干嘛去了!
如果光是这样,捏着鼻子,眼不见为净,就当这事儿不存在也就罢了。
坏就坏在如今DC的母公司,华纳兄弟今年又是高管大换血,试图一扫之前DC影业在电影市场的颓气,其余部门自然也得做出表率,纷纷向新领导表忠心。
这些压力最后都汇聚到了吉米-奥特朗的身上,按理说他这个商业开发部门一般都是负责周边营销,卖卖玩具搞搞促销,最多组织个漫展给电影漫画拉拉人气。
奈何公司高层的意志重如山,明确的表示,我们已经决定了,由你来牵头搞这个事!
吉米就这样的受命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再大的困难也只能往肚子里咽,万千话语只能化作一句:
“属下这就去办!”
毕竟他虽说挂着这个名头,但其实也是个高级打工仔。
那么问题来了,之前提到过现在做游戏的困难在于大厂不愿意接,小厂没那个能力,吉米本身也对游戏行业不了解。
如果贸然把项目外包出去,日后翻车了,出了偏差,他是要负责任的。
好在买了这么多年玩具,吉米是有两把刷子的,他学到的最实用的技巧在于,不要看网络上那群人吹捧的东西,而是要看他们评价的缺点。
这种风格非常oldschool,是属于他这种老男人的坚持。
想要看玩家们喜欢什么,去漫展看看哪一家的队伍排的最长就行。
于是乎,总是喜欢在展台和玩家面对面交流的布鲁斯就碰巧的获得了这个接触的机会。
其实吉米也不是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和其他游戏厂商也有了一些交流,但是一般来说对方都是吹的天花乱坠,基本都是拍着胸脯说自已做的游戏到时候脚踩《复仇者》,脚踢《蜘蛛侠》。
得,他自已部门每年开会时候的财政预期都没这么能吹。
对此他也是笑笑不说话,友好的表示可以考虑考虑。
其实布鲁斯也一样激动,可虽然眼馋超英题材,但有些问题制约了他。
一个是档期,布鲁斯工作室现在上下一百多号人基本都在围绕着《神界之怒2》研发,保底也是两年后才有空余。
另一个问题则是技术水平,平心而论,现在布鲁斯工作室的技术积累已经不错了,不然也不会在《神界之怒1》卖了100w份之后有条件进行更加表现升级效果的续作。
但他不是个喜欢吹牛b的人,《漫威蜘蛛侠》这个水平有点太强了,起码目前他没这个能力正面硬钢,因为做超级英雄游戏难免要涉及到动作方面,这也不是他工作室擅长的地方。
不过事情不是没有转机,布鲁斯和他的工作室好就好在有个牛逼的爹。
布鲁斯在这个关头立马启动了大召唤术,直接呼叫总部支援。
然后他开始跟吉米-奥特朗解释游戏行业也是有分工的,他要的估计是那种卖座商业片,而布鲁斯他们工作室则是做独立电影的,叫好但不一定叫做。
但星游作为母公司才是真正的无死角强大。
他还特意给吉米展示了星游最近投资的项目《师父》这个游戏的夸张销量来佐证他的观点。
吉米-奥特朗也开始斟酌是否要尝试接触这家华夏公司,一方面他觉得对方确实有实力,第二方面他对华夏人能不能做好超级英雄题材表示怀疑。
于是乎,为了稳住这笔大单子的布鲁斯索性心一横,直接表示我们去见江总吧,行不行看了再说。
吉米也不置可否,答应了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