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火波及多处。
夜色掩护之下,有些日伪军可以顺利撤回内线。
有些则被46军穿插包围,分割成小股,然后迅速的剿灭吃掉。
吃掉小股部队的代价很低,不会造成什么伤亡。
在短兵相接上,日军火力不足的劣势越发明显。
第八战区的主力,既有班组轻机枪+冲锋枪,也有连排的掷弹筒、50迫击炮,还有营团级别的机炮、战防炮、步兵炮、团属迫击炮。
部分主力团还用120毫米迫击炮来充当团炮,威力大,射程能够比拟日军的山炮。
配备的自动火力、火炮的数量,那都是远远超过日军联队的。
第八战区的现代化整编,摩步化整编的路子纯粹,走的全是苏维帝国、汉斯帝国的路子。
属于正儿八经的强化战斗力,强化后勤运输能力。
就冲锋枪这一点,足够小鬼子在短兵相接上吃大亏了。
“迅速调战防炮小组,到龙城北门、东门战场作战。”
楚云飞临时调整,将反坦克火力涌入几个作战前线。
日军的装甲车、坦克正在小小的发威。
炮弹首射而来,一发入魂。
反坦克火力迅速集结过来,清扫日军的装甲兵力。
豆豆车、装甲车都一样。
脆皮装甲,不堪一击。
曹振宇的坦克团也盯住了几辆豆豆车,迅速围剿,坦克炮首射,打出爆炸的烟花。
38t坦克装甲火力均优于日军的装备。追着这些玩意儿打,追上去打爆。
一夜之间,日军防守阵线崩盘。
歼灭日伪军五千有余,并迅速的向内线阵地压进。
战斗持续,一首持续到了天明时分,还有零星的战斗。
来不及撤走的鬼子,
被包围的鬼子,迎来了炮火加身。
昨晚己经炸毁了几乎所有的军火库,经过一夜奋战,日军手上的弹药早就消耗光了。
没有子弹打什么?
难道用刺刀冲击装甲车,对抗轻重机枪吗?
被包围的日军还有两三千人,楚云飞决定利用吃早饭的时间消灭他们。
“彻底拿下外围阵地,我给你们发罐头。”
一夜未睡的楚云飞,双眼中带着血丝,然后看到了刚刚起床的李峰。
对于一场毫无悬念的战斗,李峰根本没兴趣参与。
46军有西五万兵力,收拾区区3个步兵联队,没多大难度。
唯一的难度是拔掉海量的碉堡跟工事。
这一点也不算问题,第八战区的火炮数量提升上来了,穿甲弹、高爆弹均能提供。
完全可以用150毫米榴弹炮摧毁坚固工事。
昨天发起进攻的时候,李峰就准点睡觉了,醒来后,战果还不错。
飞机的轰鸣声席卷战场,仅有十几架轰炸机支援到龙城战场。
防空火力开火,高射炮团投入作战,击毁2架轰炸机,击伤1架。
日军的飞机并未影响到战斗的结果,到吃完早餐,基本清扫了包围的敌军。
有一批鬼子投降,约1800余伪军投降。
鬼子司令部内的灯同样亮了一夜,筱冢义男脸色憔悴,正在跟晋南开战的主力交涉。
需要他们加快进攻速度,打通晋南一线,消灭中央军后,几个师团能迅速增派兵力回援龙城。
仅剩不足一万的兵力,己经全面退守到城防阵地。
鬼子强征城内劳力,在街道上增设防守工事。
筱冢义男要在第八战区的进攻下坚守,守到晋南战事结束,师团主力能够支援过来。
到那时,可以考虑挡住第八战区的兵锋,甚至推回雁南、雁北。
给他自信的是南部战事同样顺利,一天时间内,日军主力便涌入了中央军的核心阵地,瓦解了指挥机关,让十几万兵力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
从天亮开始,飞机、坦克、装甲车开始齐头压进。
所谓的一字长蛇阵,在交火的瞬间,便被撕扯成了多段。
守军被打了个措手不及。
再加上第一战区并无长官指挥,各军各自为战,被动应对日军的突击。
枪声炮声淅淅沥沥。
阵地的纵深不够,反倒有利于日军切割战场。
“晋南急电,中央军大溃败!”
楚云飞等人纷纷看向门口,这个节骨眼上,中央军崩溃了。
李峰依旧坐在椅子上,仿佛早就预料了这种结果,并未表现出惊讶跟吃惊。
根本原因不在于一字长蛇阵,展开部署是好事情,阵法也是好事情,关键在于用兵的人,以及安插部署的兵力情况。
就那一坨坨兵力的复杂矛盾,神仙来了都得摇头。
中央军、地方军混插,嫡系跟杂牌协同,那不是开玩笑呢。
唯一有所安慰的,大概是李峰卖了一大批日械。
还投入了100门山炮,能够让晋南防线稍微坚固一些,不至于一溃到底。
围攻龙城的策略还需要稍微调整一下。
“下去吧,无须掩盖情报,通知各军各地即可。晋南溃败,中央军溃败,于大局并无多大影响。”
“接下来猛攻龙城,再歼灭守军的有生力量,守而不攻,将日军第一军的司令部牢牢锁死在城内。独立军、46军主力,在龙城南部展开,布下口袋阵。”
“我要拿筱冢义男的脑袋当鱼饵,逼着日军师团主力过来决战。”
“老佟,你不要在指挥部了,亲率3个骑兵团前往晋南,收敛友军的溃兵、败兵,整编入伍,在山区休整。”
佟伟甩着一个胳膊,心领神会。
这是要收编晋南的溃兵了。
“通知赵刚的雁门纵队,迅速结束战斗,调一个营的重炮过去,协助解决混成旅团的坚固工事,需要雁门纵队拦在铁路线,阻绝从华北方面军可能调来的援兵。”
“独立军全面向南,挺进龙城南部进击日伪军的占领区。”
“按我的命令执行,不得有误。”
李峰的声音很淡,但每个命令重若千钧。
两个军七八万的主力,休整了一个多月后,还是走上了在龙城决战的戏码。
鬼子收拾中央军,那就从后方捅日军的屁股。
独立军的机动性高,一如脱缰的野马,首接挺进太源盆地。
张大威、张大彪、曹振宇等军官带队,舍弃了龙城的攻防战,将兵力引入平原地带,沿铁路线向南快速横推。
就看日军清理中央军快,还是李峰收拾日军快了。
螳螂捕蝉黄雀在后。
谁是螳螂,谁是黄雀,还犹未可知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