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禾用刀一点一点的褪去猪毛后,准备分割猪肉。她深吸一口气,借着月光和火光,把猪开膛破肚,然后分成两半。
柴刀锋利,切入肉中时,发出细微的 “刺拉” 声,在寂静的夜里格外清晰。沈禾的手稳稳地握住刀柄,顺着骨头的走向,缓缓用力,将肥瘦相间的五花肉切割下来。在火光的映照下,猪肉的纹理清晰可见,大丫在一旁,眼睛一眨不眨地看着,时不时接住切好的肉,整齐地码放在一旁的竹篮里。外婆则在旁边轻声指导:“禾儿,再往下切一点,对,就这儿。”
火光摇曳,映照着三人的脸庞。沈禾看着这些摆放整齐的野猪肉,想着这些肉足够大家吃上一段时间了。
月亮渐渐西斜,夜色愈发深沉。大丫和外婆的额头布满了汗珠,汗水顺着脸颊滑落,但她们浑然不觉,依旧全神贯注地进行着分割工作。经过长时间的努力,所有的野猪肉终于分割完毕。
沈禾将分割好的野猪肉提上,大丫和外婆则帮忙收拾好工具。三人在月光和火光的映照下朝着山洞走去。
沈禾依旧是第一个醒来,她看着身旁还在沉睡的家人,回想起昨晚顺利分割好的野猪肉,心中盘算着,当务之急是将这些肉熏制成腊肉,以便长期储存。
她轻手轻脚地起身,来到山洞外,深吸一口清晨清新的空气,感受着山林间的宁静。随后,她开始西处收集松柏树叶,准备用于熏制腊肉。不多时,沈禾便抱着一大捆树枝回到山洞。此时,外婆、大丫也陆续醒来。
沈禾对大家说道:“外婆、大丫,咱们昨天分割的野猪肉,得赶紧熏制成腊肉,不然放久了容易坏。今天我就教大家怎么熏制。” 外婆和大丫听了,纷纷点头表示赞同。
外婆留在山洞里准备做饭,沈禾和大丫则忙着搭建熏制架。她们在山洞的空地上,把收集来的树枝交叉摆放,再用藤蔓紧紧捆绑固定,确保熏制架足够稳固。
大丫很快就搬来了几块小一点的石头,沈禾将石头围成一圈,放在熏制架下方,准备用来放置火源。接着,沈禾从山洞的储物角落拿出一些盐,这是之前从盐肤木上提取出来的,
她把盐均匀地涂抹在分割好的野猪肉上,一边涂抹,一边教程大丫:“盐能给肉调味,还能起到初步的防腐作用,涂抹的时候一定要均匀,每一处都要抹到。” 大丫认真地听着,仔细地给每一块肉涂抹盐巴。
涂抹完盐后,沈禾将肉挂在熏制架上,随后,她在石头围成的圈内放上干柴放,用打火石点燃,在周围围上柏树叶,火苗迅速蹿起,舔舐着树枝,发出 “噼里啪啦” 的声响,烟雾随之升腾而起,慢慢笼罩住挂在熏制架上的猪肉。
沈禾站在一旁,眼睛紧紧盯着火势和烟雾的走向,不时用一根木棍调整着树枝的位置,控制着火候。她对大丫和外婆说道:“熏制腊肉,火候很重要,火不能太大,不然肉容易焦,也不能太小,不然熏不透。要让烟雾均匀地包裹住肉,这样熏出来的腊肉才好吃,也能保存得更久。” 大丫在一旁认真聆听,时不时帮忙递上树枝,或是调整一下肉的位置。
吃完早饭,沈禾让外婆和大丫看着熏烤,自己则准备下山把藏的粮食带回来,她叮嘱家人不要乱跑,有危险就躲进山洞等她回来。
沈禾交代好后,牵起驴绳,驴子原本还正悠闲地嚼着干草,见沈禾走近,亲昵地蹭了蹭她的手。沈禾摸着驴的脖颈,轻声说道:“今天又要辛苦你陪我下山一趟了。”
下山的路己经走了很多遍,对这路己经很熟悉,速度也快了很多。
不知走了多久,沈禾终于来到了存放粮食的隐秘之处,洞口被层层枝叶巧妙遮掩,若非刻意寻找,很难被人发现。沈禾拨开枝叶,牵着驴走进山洞。
沈禾将五袋粮食搬到驴背上,用麻绳固定好,又用绳子捆了五袋,扛在自己肩头,沈禾看了看山洞里剩下的九袋粮食,心里盘算着,明天再来运一次就可以了。
待所有麻袋都固定好,她再次检查了一遍绳索,确保粮食不会在途中滑落,这才牵着驴转身准备返程,返程的路依旧艰难,驴背上沉重的粮食让它的步伐变得缓慢而沉重。沈禾有些心疼地看着驴,也不管它能不能听的懂,不时轻声安慰几句。
此时天色渐暗,山林中弥漫起一层薄薄的雾气,视线变得有些模糊。沈禾凭借着记忆与对山路的熟悉,摸索着前行,终于在夜幕完全降临之前,沈禾牵着驴平安回到了山洞。
第二日天刚亮,沈禾就起身,再次下山把剩余的粮食拿回来,洞口前,看着天色渐暗的外婆和大丫早己望眼欲穿,焦急地来回踱步。
看到沈禾牵着驴,驮着沉甸甸的粮食缓缓走来,两人的眼睛瞬间亮了起来。外婆快步迎上前,眼眶微微泛红,双手颤抖着轻轻抚摸着麻袋,嘴里喃喃自语:“老天保佑,可算把粮食运回来了,这下日子有着落了。” 说着,一滴泪水顺着脸颊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