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长风的考试决定马家的命运!
马佑宁知道儿子无与伦比的聪明,但儿子又很倔强,认准的事情几头牛都拉不回来的那种。马佑宁非常清楚,这次考试如果成绩不够理想,他这个倔强的儿子肯定走武举考试去了···
谁都劝不住那种,而且是义无反顾的那种。
他这个儿子太叛逆,从小就叛逆,不仅让老爹在狱中窃取武林秘籍,自己宁愿冒着生命危险也要去上京走上一圈,还有什么是这个儿子不敢干的?
马佑宁对这种孩子真是既骄傲,又担心!
站在父母的角度:如果家里孩子多,有孩子愿意冒风险,对于家族不是什么坏事,容易拉高家族的上限!可如果只有一个孩子的话,通常希望孩子平稳一些,宁愿孩子不要那么聪明···
马佑宁只希望儿子能考过秋闱,那便一切都值得了。秋闱一过就是举人老爷,做官通常都能混一个七品县令,有哥哥的关系照应,七品县令稳稳的。
他绝对不希望儿子去战场,这关系到马家的未来···这要是去战场,得什么时候才能结婚要娃?
马长风一个人的命运牵动着家里所有人。
家里这边。
李姨娘坐床上忍不住长吁短叹,陈圆圆和李师师也是面面相觑,不知道太太怎么就突然愁眉苦脸起来了。
“你们说若是秋闱考不上,长风说不上就要去武考,家里就这么一个独苗,万一以后在战场出了点意外让我以后怎么面对小姐,这个家的日子可怎么过?”
“太太请宽心,少爷是定能考过的。”俩姑娘赶紧道。
这俩人对马长风拥有无穷的信心,她们了解的比李姨娘了解的多的多,但有的话还不好说。
广西南宁。
马佑安站在城墙上,眺望着远处的海浪,己经站了很久了···
后面既有官员也有士兵。
“老爷,最近几天下雨风有些凉,别感染风寒。”管家夏明担心的说道。
“是啊!布政使大人,看这样子会有大风,您的身体是万万不能出问题。”
说话的是南宁知府。
“要起风了!这场雨看样子不会小。”马佑安转过身来,看着眼前的知府,“你们的粮税还差一些。”
“回禀大人的话,前一段时间大越的小规模部队通过船进入了南宁进行骚扰和抢杀,下官一定尽量完成任务,可否请大人宽限一周。”眼前的知府顿时变的有些愁眉苦脸。
马佑安看了看南宁知府,说道:“这是军需!前线正在打仗,你们是很难,可前线的人更难,尽量克服下,我只给你三天时间,超过这个时间用你的人头顶账。”
就这三天,己经让眼前之人感激涕零了。马佑安摆了摆手,南宁知府就躬身离开了。
“长风现在应该在考试了吧?”
这句话像是问,又像是自言自语。
“老爷,应该是的。”管家夏明说道。
“旺财在和吐蕃人在做贸易吗?”马佑安再次问。
“回禀老爷,他们最近接待了一个大的雇主,旺财是个经商的好苗子。”
身为广西布政使的马佑安又怎么不清楚?马长风的贴身小厮和带过来的这9个人,一首在他的庇护下开展生意,也算是他的钱袋子,怎么能不清楚!只是找了一个话题,离家越远越怀念家乡的人,他己经好多年没回去了···
至于和周边贸易?
马佑安根本不看重,也不怕任何举报,大家都是“一丘之貉”···天下乌鸦一般黑。上至巡抚、总督,平级的按察使、都指挥使,大家都在搞钱,你不搞就显得很另类。
别说吐蕃人,大家在私底下都有跟大越在贸易,一边军方在打生打死,私下的贸易也没停。
民间不开展贸易,可有靠山的商户都在搞走私贸易。
手上没钱,维护下面的兄弟纯靠信仰也不太行,只有利益才能长治久安···
不过,这个旺财真不错,两年时间就发展的很迅速,很快就涉及方方面的贸易。典当不说,还弄了一个“庆余堂”药房,并且花样还不少,打出了“真不二价”的招牌。
···
考场。
马场风座位是用木板搭建的简陋书桌,上面放着笔墨纸砚等考试用品,运气还行远离了厕所,但一天后也会很臭!
整个考场都很臭。
其实还好,哪怕不是武者,每个人都有灵觉的,遇到臭的环境脑子会把味道屏蔽掉···只不过武者通过修炼把灵觉的能力进行了放大。
马长风自然是丝毫感受不到,早就主动屏蔽掉了。睡觉对于他根本也不是问题,打坐睡觉,不受空间限制···
提起笔来,就开始写策论。
此时正值边疆战事频繁、民生多艰之时。策论题目要求考生在“安边“与“富民“两大国策之间提出平衡之策,既要解决边疆危机,又要顾及民生根本。
马长风沉思良久后,构思过后就首接下笔,一气呵成,运笔如风。
《问安边富民之策》
采用“破题-承题-起讲-入题-分股-收结“的八股格式,通过五段对策系统阐述“强本固边“的战略思想。
先要破题。
很难的。
马长风运用屯田制、榷场互市等具体措施,并引用《管子》《孙子兵法》等典籍增强说服力。
破——伏惟陛下垂询安边富民之道,此社稷之根本,帝王之宏图也。臣闻《管子》有言:“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今观陇右烽燧未熄,江淮漕运多艰,诚当以固本为要,而制夷在末。谨陈五策,惟圣明裁择。
其一,屯田实边以省转输
昔赵充国金城屯田,一岁省亿兆之费。今可效其遗制,择边郡沃野,募民为戍卒。春耕夏耘,秋获冬守,则军无乏粮之患,民免輓粟之劳。更立劝课之法,岁较所入,优者擢为边吏,如此则人竞于力矣。
其二,榷场互市以柔远人
其三,均赋薄敛以培元气
其西,简练精兵以壮军实
其五,兴学养士以储英才
边州文教寖微,鲜通经术。可仿范仲淹延安设学之制,建州学二十所,延名儒教授。生徒通一经者,免其家徭役;明韬略者,授边县簿尉。十年之后,莫非王臣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