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港风,香江边的萨克斯
老港风,香江边的萨克斯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老港风,香江边的萨克斯 > 第19章 香港电台点歌簿里的摩斯密码

第19章 香港电台点歌簿里的摩斯密码

加入书架
书名:
老港风,香江边的萨克斯
作者:
剑二十三
本章字数:
5062
更新时间:
2025-04-21

**1985年,香港电台一号录音室。**

凌晨三点十七分,广播道上的霓虹招牌早己熄灭,只剩香港电台大楼顶层的几扇窗户仍亮着惨白的灯光。颜书鸿站在走廊尽头的消防栓旁,指尖夹着一根未点燃的骆驼牌香烟,烟丝在黑暗中散发着淡淡的焦糖香。他并不抽烟,但这包烟是庙街那个算命阿伯硬塞给他的——"后生仔,午夜三点后若遇到解不开的事,就点一支。"

录音室的门虚掩着,里面传来老式开盘机沙沙的运转声。夜班导播阿权刚去茶水间泡即溶咖啡,劣质咖啡粉的焦苦味在走廊上弥漫。颜书鸿轻轻推开门,扑面而来的是旧式电子管设备特有的温热,混着木质调的古龙水余韵——这间录音室的前任主持人是个老派绅士,总爱在调音台上喷一点4711,说是能镇住电波里的孤魂。

"果然在这里..."

他的目光落在控制台右侧那本皮质点歌簿上。烫金的"RTHK"字样己经斑驳,书脊处缠着褪色的红丝带。这是香港电台的镇台之宝,从六十年代沿用至今,里面夹着无数听众手写的点歌纸条。有些纸片己经泛黄卷边,有些墨迹晕开成蓝色的泪痕。

指尖刚触到封面,走廊突然传来脚步声。颜书鸿迅速闪身躲进唱片柜的阴影里。阿权端着印有"香港电台十五周年"的搪瓷杯晃进来,杯里的咖啡冒着热气,在杯沿结了一圈褐色的垢。

"奇怪,明明锁了门的..."阿权嘟囔着,顺手把一盒TDK空白带塞进背包。他的目光扫过控制台,在点歌簿上停留了两秒,突然打了个寒颤,急忙往咖啡里倒了半瓶轩尼诗。

等脚步声再次远去,颜书鸿才从暗处走出。他翻开点歌簿,泛黄的纸页间突然飘落一张浅蓝色信笺。

"点播《不了情》,给跑马地坟场D区第七排的顾小姐。午夜播放,勿念。"

字迹清秀挺拔,却透着一股冷冽。更引人注目的是纸条边缘那串铅笔标记——

**·—·· ·—· —·—**

颜书鸿的指尖悬在密码上方。作为穿越者,他当然认得这是摩斯电码。

"L、R、K..."

这三个字母在舌尖滚动,像某种陈年威士忌的余韵。不像人名缩写,倒像是电台内部某个神秘项目的代号。他忽然想起上周在半岛酒店电梯里,听到两个BBC记者低声谈论"LRK档案"。

录音室的老式挂钟突然敲响西下,钟摆的阴影在墙上晃动如幽灵。颜书鸿将纸条对着台灯细看,发现背面还有一行极小的钢笔字:

"若听到,明晚八点皇后码头第三号灯柱。带白色山茶花。"

"有意思..."他嘴角微扬,顺手将纸条夹进西装内袋。这时点歌簿的另一页吸引了他的注意——那里贴着一张1983年的剪报,报道香港电台技术部主管坠楼事件,照片里模糊的背景中,赫然是同样的"LRK"字样。

"喂!你系边个?"

阿权突然出现在门口,手里的咖啡洒了一半。颜书鸿从容转身,白西装在暗室里泛着珍珠母般的光泽。

"新来的代班DJ,陈Sir叫我先来熟悉设备。"

"陈Sir?"阿权的眼神变得古怪,"陈Sir上年移民加拿大了。"

空气凝固了一瞬。窗外突然传来夜归醉汉的歌声,跑调的《上海滩》混着叮叮车的铃声飘进来。

"那就是新来的李监制。"颜书鸿面不改色地抚平袖口,"他说凌晨档要试播新环节。"

阿权将信将疑,但见这人腕上的百达翡丽在暗处闪着幽光,终究只是摆摆手:"随便啦,反正这个钟点得七个阿婆听广播。"他指了指控制台,"B号机播到六点,记得报时报天气。"说完便晃去隔壁休息室,门缝里很快传来鼾声。

颜书鸿戴上德律风根监听耳机,指尖滑过Neve调音台的推子。当唱针落在《不了情》的黑胶唱片上时,整座大楼的灯光突然暗了一瞬。蔡琴的嗓音从真空管音箱里流淌出来,在午夜的电波中显得格外哀戚:

"忘不了,忘不了..."

他凝视着玻璃隔音窗外漆黑的夜色,维多利亚港的灯火在远处明明灭灭。恍惚间,似乎看见对岸有个人影站在码头,白衣飘飘。

歌曲放到三分十二秒时,异变突生。

控制台的VU表指针开始疯狂摆动,音轨里混入了诡异的沙沙声。颜书鸿猛地摘下耳机——那根本不是电流杂音,而是有人在用摩斯密码重复发送同一组信号:

**·—· ··· ··—**

**R、S、U**

"见鬼..."他迅速按下通话键,"这里是香港电台一号室,有没有技术员在?"

耳机里只有更急促的滴答声回应。突然,一张泛黄的照片从通风口飘落,照片上是七十年代的皇后码头,一群穿白衬衫的年轻人围着一台录音设备,其中一人手里举着的牌子上,赫然写着"LRK项目启动留念"。

"你在找这个吗?"

清冷的女声在身后响起。颜书鸿转身时,程美琳正倚在门框上,米色风衣下摆还沾着夜露。她指尖夹着一张相同的蓝色点歌笺,眼角泪痣在应急灯的照射下宛如一滴凝固的琥珀。

"你也收到了邀请?"颜书鸿挑眉。

程美琳没回答,只是走到控制台前,手指抚过那些泛黄的点歌纸条。"知道为什么香港电台保存这些废纸三十年吗?"她抽出一张1980年的纸条,"因为每条点歌都是活人的执念。"

纸条上写着:"点播《问我》,给深水埗南昌街12楼B座的张先生。我等到木棉花开第三轮了。"

"那个阿婆后来每天带着收音机去码头等。"程美琳的声音突然有些哑,"首到有天台风..."

唱针突然跳轨,唱片发出刺耳的摩擦声。颜书鸿正要调整,却见程美琳从风衣口袋掏出一盒TDK磁带,上面用红笔写着"1983.4.15 LRK最后录音"。

"明晚八点,带这个去。"她将磁带推过来时,指尖冰凉如海雾,"有人等了十二年。"

颜书鸿接过磁带,发现背面贴着一张便签:"顾小姐喜欢山茶花,但要白色的。"

挂钟的指针突然加速旋转,录音室的灯光开始频闪。在彻底黑暗降临前,颜书鸿看见程美琳的嘴唇动了动,却只捕捉到几个零碎的音节:

"...他们...在海底..."

当灯光重新亮起时,控制台上多了一朵枯萎的白山茶,花蕊里藏着一枚生锈的铜钥匙。窗外,第一缕晨光正掠过狮子山顶,而点歌簿最新的一页上,不知何时多了一行新鲜墨迹:

"点播《梦伴》,给天星小轮上不存在的萨克斯手。"

颜书鸿凝视着这行字,突然笑了。他拿起控制台上的钢笔,在下面补了一行小字:

"明晚八点,带好磁带。顺便,你风衣第二颗纽扣松了。"

晨光中,那朵干枯的山茶花突然散落成灰。而走廊尽头的消防镜里,隐约映出一个穿白旗袍的女子背影,发间别着朵带露的白山茶。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