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鸦的黑影在村口屋檐下投下一小片阴翳,狗蛋抬头望着它,心头像压了块石头。
他没说什么,只是默默转身,跟着家人一起往家走。姐姐走在后面,时不时回头看看那只乌鸦,眼神有些不安。
“弟弟……它怎么又来了?”她低声问。
“也许是巧合。”狗蛋笑了笑,语气却并不轻松,“但咱们得更小心了。”
父亲点点头:“是啊,现在小姑那边吃了亏,肯定不会善罢甘休。”
母亲叹了口气:“你们俩说得对,这田里的庄稼才刚长出点模样,可别再出什么事。”
回到家中,天己大亮,阳光洒在田地里,稻苗青翠欲滴,像是被洗过一般。狗蛋蹲下身,轻轻拨开几株秧苗根部的泥土,露出的根须。
“长得很好。”他低声说,“比预期快了差不多十天。”
父亲蹲在他旁边,满脸感慨:“以前咱家的地哪有这么肥沃的时候?你这是怎么做到的?”
“水、肥、光照都控制得当。”狗蛋笑着说,“再加上系统给的配方,自然就长得好了。”
母亲在一旁听着,眼里满是欣慰:“等这一季收成下来,咱们的日子就能好些了。”
话音未落,门外忽然传来脚步声。
“有人来了。”姐姐站起身,走到门口。
来的是隔壁王婶,手里拎着个竹篮,笑呵呵地说:“听说你们家稻子长得特别好,我来看看,顺便带点自家腌的咸菜给你们尝尝。”
狗蛋起身迎过去:“谢谢王婶,您太客气了。”
王婶走进院子,目光扫过屋前那片绿油油的稻田,脸上的笑容不变,可眼神却透着几分探究。
“哎呀,这苗子真精神!”她夸道,“比我家的好多了,你是怎么种的?”
狗蛋笑着解释了几句,说是自己调整了施肥的方式,还用了点新方法,王婶听后连连点头,嘴里说着“有道理”,可眼神却飘向远处的田埂,像是在找什么。
送走王婶后,狗蛋站在门口,眉头微微皱起。
“她在看什么?”姐姐轻声问。
“在确认是不是真的长得这么好。”狗蛋低声答,“也是在找破绽。”
母亲担忧地看着他:“会不会……传出去什么闲话?”
狗蛋点点头:“会的。我们家这片地太显眼了,现在村里人己经盯上我们了。”
果然,几天之后,流言开始在村里悄悄蔓延。
“你们听说了吗?李家那小子家里晚上田里泛光,怕不是请了妖术。”
“我也听说了!还有人看见他半夜一个人在地里说话,说不定是在跟鬼神打交道。”
“难怪他们家的稻子长得这么快,肯定是用了邪法!”
这些话传到了狗蛋母亲耳中,她忧心忡忡地告诉了狗蛋。
“妈,别怕。”狗蛋安慰她,“他们只是嫉妒罢了。”
“可是……”母亲迟疑道,“要是族老也信了呢?”
狗蛋沉默片刻,然后说:“那就让他们亲眼看看。”
第二天一早,他主动去了族老家,恭敬地请几位德高望重的长辈来家里坐坐,并邀请他们去田里参观。
“我想让大家亲自看看,我家的作物是怎么长出来的。”他说,“如果有任何疑问,我愿意一一解答。”
族老们面面相觑,最终还是答应了。
当天下午,几位老人拄着拐杖,在狗蛋一家的陪同下走进田里。狗蛋指着稻苗,耐心讲解土壤改良的方法、施肥的时间和比例,以及如何利用天气变化调整管理方式。
“这些都是我从书上学来的。”他说,“其实不难,只要肯用心,谁都能种出好庄稼。”
老人们听得频频点头,一位姓赵的老者沉吟道:“倒是有几分道理。”
另一位则笑着拍拍狗蛋肩膀:“你这孩子,脑子活络得很。”
狗蛋松了口气,知道这次算是化解了一部分误会。
然而,当他送走老人们,独自走到村口时,那只乌鸦依旧静静立在屋檐下,羽毛在风中微微颤动。
他盯着它看了很久,心里隐隐觉得不对劲。
乌鸦本不该出现在这里这么久。
而且,它的眼神,仿佛在等待什么。
狗蛋正想上前驱赶,身后忽然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狗蛋哥!”一个村民气喘吁吁地跑过来,“不好了!你家田边有人偷偷挖坑,好像是要埋什么东西!”
狗蛋脸色一变,立刻拔腿就往田里冲。
远远望去,果然有几个身影正在田埂边缘弯腰忙碌,手里拿着铁锹和一个小包裹。
狗蛋心头一紧,加快脚步冲了过去。
“住手!”他厉声喝道。
那几人猛地抬头,见是狗蛋,吓得扔下工具就要跑。
狗蛋一把抓住其中一人衣角,怒目而视:“你们在干什么?”
那人脸色苍白,嘴唇颤抖,却说不出话来。
狗蛋低头一看地上那个小包裹,里面似乎装着某种黑色粉末……
他瞳孔骤缩。
这是……符纸?
还是……祭祀用的咒物?
他猛地抬头,看向远处的村口——
乌鸦振翅飞起,黑羽划破黄昏的天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