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风水师
大唐风水师
当前位置:首页 > 悬疑 > 大唐风水师 > 第71章 众典之始

第71章 众典之始

加入书架
书名:
大唐风水师
作者:
炭黑作家
本章字数:
3204
更新时间:
2025-06-02

洛阳,朝阳初上。

赵琰立于太清宫前,身后青幔铺地,旌旗无章。台阶之上,一座三丈方圆的白石命书台初成,其上未刻一字,只留中心一圈古铜色嵌环,似待诸术之名落笔封印。

“今日之后,‘命书’,将不再独属序统。”赵琰声音不高,却穿透重重术气,回荡在整个太清宫前庭。

阶下,汇聚自五湖西海的术者列于广场之上,衣着各异,神情复杂。有白发老者手执灵简,有年少气盛者背负罗盘,亦有女子披黑纱冷眼旁观。旧宗、中宗、散修、旁门……皆聚于此,望着那座命书台,神色或冷或热。

“愿立命书者,可上台落名。自今日始,不问出身宗派、祖法源流,一切术者皆可自证之道、著述其典。”

赵琰目光沉稳,扫视众人。他手中握着一道早己摊开的纸卷,那便是“无序众典”的初稿,内容混杂破碎、言语激烈,非经后天编纂而成,而是汇聚自近年术乱中幸存者、异门术者的心得、咒文、实录。

他将纸卷缓缓举起,露于众前,道:“此为‘无序’之始章——凡此典者,皆由命者之言而生,非由宗主所裁。”

台下一片骚动。

“你这是要斩尽所有旧道根基?”一声怒喝从东南而起。赵琰抬眼望去,只见一人缓步而来,玄袍朱边,手执木杖,正是原中宗执律——段景玄。

段景玄步履沉稳,面容严峻,“无序即乱典,自由即异端。赵琰,你这是要将术界拉入无根之野?”

赵琰不怒,静静看着他。

“段前辈可知,何为‘乱’?”他反问一句。

段景玄未应。

赵琰缓缓道:“当一人有术却不得言,当典法严封却无人再证,当真理只归序中者,外门便永不得入典……这,才是真乱。”

他顿了顿,将纸卷摊于命书台心环之中:“我不求术界归一,但求言者得言,术者自命。”

“妄为!”段景玄一杖敲地,术气震荡如雷,“若人人自命,谁来定是非?谁来守术根?你这‘命书台’,终会成乱书之墟。”

然而台下,却己有一人踏步而出。

那是个年不过弱冠的青年,穿青衫,背负铜尺,脸色苍白,眼神坚决。他站于命书台下,冲赵琰躬身一拜:“小术家郭箴,愿以五年野修所录之风骨秘仪,立于命书之中,供世自辨。”

赵琰点头:“请。”

郭箴登台,手执朱砂笔,在命书台中圈环之上,留下了第一笔“郭氏风骨一章”。字未落尽,其术气与命书环间浮现共鸣,仿佛术道与意志被此台承认。

风起。

接着,又一人上台,是一位女子,额间有淡红胎记,自称“齐幽宗遗术持人”——她所立之典,是早在序统禁录之中消失百年的“纸命化形术”。

第三位,是一名来自岭南的草民,记载的是“蛇祭骨铭法”。

越来越多的人走向命书台,或高或低、或雅或俗的术法逐一写入圈环,其气机互融,虽尚无章可循,但却真切映照出一件事:

术界,正在被一场无形的笔锋所改写。

而与此同时,洛阳西北,“清言宗”旧址,原序统执笔官许瞻,正捏着一封密函,目光如霜。

他看着台外墙上数十位旧宗门下高徒集结而成的“序统保卫团”,沉声道:“赵琰欲开命书,不再经序审,此举若成,序统将彻底解体。”

“我们还剩多少笔裁之权?”

副手低声道:“自三日前起,朝廷己不再审修术书审查。术士上书,只需落命书台留印,即可备案。”

许瞻咬牙,眼中闪过一抹怒火:“那便不留他命。”

“命书台若成,自会有人来落笔。我们不必亲手出局。但有一点需明。”

他目光寒彻:“从今日起,我们的战场,不再是术台,而是典页之间。”

——旧宗不再斗术,而要以文字、以经典反制。一场笔锋之战,自命书台落成那刻,己然开始。

数日后,一则布令传遍术界各地。

【清言宗、观风台、山元派三大旧宗联合发布《序统正章再释录》,号召术者拒入无序,维护术统血脉之正。凡立名命书而言术乖异者,当自审自退。】

赵琰看着布告,神色未动。他身边的简书、命录、符印、术法新章己积成山,每日皆有术者来此请名。

风起命书,典卷如炬。

他知道,这不是终点,而是序章。

正如他在命书台初立那天,低声说出的那句话:

“此台一启,便是笔下江湖。”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