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清望着远去的卡车,夜风拂过她微扬的发梢,心中却并不轻松。她知道,这场较量虽然暂时落下帷幕,但真正的对手仍在暗处窥视。
陆渊站在她身旁,目光沉静如水,“他们不会善罢甘休。”
“嗯。”沈清轻轻点头,声音低而坚定,“但他们越急,就越容易露出破绽。”
两人并肩走在村道上,月光洒在青石板上,映出斑驳的影子。村庄恢复了往日的宁静,炊烟袅袅,鸡犬相闻,仿佛什么都没发生过。
可他们都明白,桃源村己经不再是那个默默无闻的小村子了。
翌日清晨,知青点的小屋内,阳光透过窗棂斜斜地洒进来,落在桌上的账本和一叠厚厚的粮票上。沈清翻看着昨夜整理的账目,手指轻点纸页,低声念着数字:“总共售出小麦一千八百斤,玉米两千三百斤……”
陆渊坐在对面,手里握着一支铅笔,在纸上计算着:“除去成本和损耗,净收入大概能支撑村里三个季度的基本开销。”
“加上下半年的副业计划,如果顺利的话,明年春天就能给村里修条正经的路。”沈清抬头看他,眼中透着一丝期待。
陆渊笑了,“你总是能把事情想得那么远。”
“不是我想得远,是经历过的人才知道,安稳的日子来之不易。”沈清语气平静,眼神却深邃,“我曾经在一个世界失去过所有,也曾在废墟里挣扎求生。现在能坐在这里,和你一起为一个村子的未来努力,我很珍惜。”
陆渊沉默片刻,轻声问:“你说的那个世界……是怎样的?”
沈清顿了顿,似乎在回忆什么,最终只是笑了笑,“比这里更冷,也更残酷。但正因为那样,我才学会了如何活着。”
陆渊没有再问,只是将手轻轻覆在她的手背上,掌心的温度让她心头一暖。
“不管过去怎样,现在你有我在。”他说。
沈清抬眸看他,眼底泛起一抹柔光,“我知道。”
午后,两人收拾好账本,走出小屋。阳光正好,空气中弥漫着新麦的香气。远处的田地里,村民们正在忙着收割剩下的作物,笑声此起彼伏。
“要不要出去走走?”陆渊提议。
沈清欣然点头,“正好我也该活动一下筋骨了。”
他们沿着村边的小路缓步前行,脚下的泥土还带着晨露的。风吹过稻田,掀起一阵金黄的波浪,仿佛整个世界都在温柔地呼吸。
“我一首觉得,这片土地是有灵性的。”陆渊忽然开口,“它承载着人们的希望、汗水,还有梦想。”
沈清侧头看他,“那你呢?你的梦想是什么?”
陆渊停下脚步,望向远方,“我想让桃源村变得更好,不再是一个被遗忘的角落。我想让每一个生活在这里的人都能吃饱穿暖,有书读,有活干,有尊严地活着。”
沈清静静听着,嘴角微微上扬,“你知道吗?其实我也有一个愿望。”
“说说看。”
“我想在这片土地上找到属于自己的归属。”她说,“不是为了逃离什么,而是真正地扎根下来,成为这里的一部分。”
陆渊看着她,眼神柔和而坚定,“那你就留下来吧,我会一首陪着你。”
沈清没有回答,只是轻轻地笑了。
夜色渐浓,天边最后一抹霞光消散,星星开始一颗颗亮起。他们走到老槐树下,找了个树根旁的位置坐下,仰头望着满天星斗。
“小时候,我最喜欢数星星。”沈清轻声道,“那时候总觉得,只要抬头看到星星,就说明自己还活着。”
陆渊听后,伸手轻轻握住她的手,“你现在不仅活着,还活得很好。”
沈清转头看他,唇角微扬,“因为有你在。”
两人静静地依偎着,谁都没有再说话。晚风轻拂,带来田野间的清香,也带来了彼此心底最柔软的情绪。
就在这时,远处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打破了夜的寂静。
沈清警觉地转头,看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王二牛的身影一闪而过,消失在黑暗中。
她皱了皱眉,低声问:“他怎么会在外面?”
陆渊也察觉到了异常,“最近他确实有些反常。”
“或许,他也在思考自己的选择。”沈清若有所思地说。
陆渊点点头,“不管他怎么想,我们都要防着他。”
沈清轻轻叹了口气,“人心最难测,但我还是愿意相信,人是可以变好的。”
陆渊看了她一眼,嘴角浮现出一抹笑意,“你总是这样,既有原则,又有包容。”
沈清歪头看他,“这不是你说过的吗?我们要改变的不只是村子,还有人心。”
陆渊轻轻握住她的手,“那我们一起努力。”
沈清回握他的手,目光坚定,“好。”
远处,山丘之上,一道身影静静地站着,望向桃源村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