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阳光洒在村口的石板路上,炊烟袅袅升起。就在那道黑影消失在夜色中后,桃源村又迎来了新的一天。
车门打开,一位身穿灰色中山装的老者走了下来。他戴着一副圆框眼镜,神情温和,却透着几分精明。
“请问,这里是桃源村吗?”老者朝正在清扫门前落叶的刘大爷问道。
刘大爷上下打量着他,警惕地答道:“是啊,您找谁?”
“我是省农科院的研究员,姓陈。”老者掏出一张证件递过去,“听说村里最近推广了一套新的种植技术,我想来看看。”
刘大爷愣了一下,随即招呼旁边经过的陆渊过来。
不多时,沈清也被请了过来。她看着眼前的老人,心中微微一紧——对方的气息,竟让她有种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仿佛与她的空间有着某种微妙的联系。
“陈研究员,欢迎来到桃源村。”沈清上前一步,微笑道,“不知您这次来,是想了解哪方面的情况?”
“我听闻你们这里有一种能让作物快速生长的方法,非常感兴趣。”陈研究员推了推眼镜,“不知道是否方便实地看看?”
沈清与陆渊交换了一个眼神,随后点头:“当然可以,请跟我来。”
一行人沿着田埂走到试验田前,陈研究员蹲下身,仔细查看叶片的颜色和根系状况,时不时还拿出放大镜观察土壤结构。
“不错,确实比普通作物生长速度快了不少。”他站起身,若有所思地看向沈清,“你们是怎么做到的?”
“是我们从一些古籍中找到的改良方法。”沈清语气平稳,“结合本地气候和土壤特点,进行了适当调整。”
“哦?古籍?”陈研究员挑眉,“能让我看看吗?”
沈清心中一凛,面上却不露痕迹:“目前还在整理阶段,还不太完整。如果您有兴趣,我们可以提供一份初步的技术资料。”
“那最好不过。”陈研究员点头,却没有立刻离开的意思,“另外,我还听说你们村最近开始做起了手工艺品?”
沈清心头微跳,意识到这位访客的目的恐怕不止于此。
“是的,我们正在尝试发展副业,提高村民收入。”她答道。
“很好。”陈研究员笑了,“如果你们愿意,我可以帮忙联系几家外贸公司,看看有没有合作机会。”
此言一出,周围的村民顿时骚动起来。他们从未想过,自家做的竹篮子还能卖到大城市去。
沈清却越发谨慎。对方不仅专业素养极高,而且出手阔绰,显然背后资源不小。
“这件事我们需要全村商议一下。”她婉拒道,“毕竟涉及大家的利益,不能贸然决定。”
陈研究员并不意外,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她一眼:“理解,理解。那我就先回去了,等你们商量好了,随时可以联系我。”
临走前,他递给沈清一张名片:“这是我办公室的电话,如果有任何问题,尽管来找我。”
沈清接过名片,低头看了一眼,眉头微蹙。
名片上的头衔,赫然是“国家农业科技项目特聘顾问”。
她抬起头,却发现陈研究员己经坐上车,摇下车窗对她点了点头,然后车子缓缓驶离了村庄。
空气中,残留着一股淡淡的檀香。
沈清望着远去的车影,心头一片沉重。
“你觉得他是谁?”陆渊低声问。
“不确定。”沈清摇头,“但有一点可以肯定,这个人对我们知道得不少。”
“那我们要接受他的合作提议吗?”陆渊问。
沈清沉默了一会儿,才缓缓开口:“暂时按兵不动。他既然己经盯上了我们,我们就更要小心行事。”
陆渊点头:“我同意。不过……你觉得他会再来吗?”
沈清嘴角浮现出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一定会。”
就在这时,她忽然感到手腕上的空间戒指微微发热,仿佛感应到了某种熟悉的波动。
她低头看了看,心中忽然生出一个念头——那个神秘的陈研究员,也许,和她一样,也拥有某种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知识。
但她没有说出来。
风吹过稻田,掀起一层层绿色的波浪。沈清站在田边,眼神深邃如海。
她知道,真正的考验,才刚刚开始。
这时,陆渊忽然拉住她的手:“不管发生什么,我都会陪着你。”
沈清转头看他,眼中泛起一丝暖意。
“我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