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做院士
我在大唐做院士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在大唐做院士 > 第47章 学院进度

第47章 学院进度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大唐做院士
作者:
空白的键盘
本章字数:
8942
更新时间:
2025-06-18

榜单最后一张写了下午陛下要召见中榜的学子,所以他们也是立马回到客栈沐浴更衣,烧香等。祥福楼一共有二十余人中榜,所以都在等待着,过了片刻,有带队的官员向这边走来。

“本官念到名字的跟本官走。”

“崔焕,楚云飞,谢凡。。。。”他们小本上都写清楚了居住的地方,以及居住多久,如果要搬离是要去官府报备的。

官员根据名字对着查一下就知道他们住在哪里,一部分学子都是居住在客栈,酒楼等地,一部分居住在外城,旅店,学馆等地。

一共派出西十二名官员,都是监考的那些人,他们会到各个地方拿着分配好的名单去带领人进宫,有太监会教他们面见陛下的礼仪。

此时不过巳时中,中榜的学子在官员的带领下分别离开住所。太极殿下方的文案己经重新安排好,众学子此时在宫门处排好队,十几个太监分别在教他们面见陛下的礼仪等。

午时众学子在官员的带领下相继进入宫门并按照官员教他们的顺序站在文案旁边,李世民也带领着诸公和李宇出了太极殿。

“我等拜见陛下。陛下万安。”众学子执礼拜见李世民。

“朕安,诸位平身。”

“谢陛下。”

“你们都是此次考试通过的学子,你们的优秀朕看在眼里,朕先恭喜诸位中榜。希望诸位以后入朝为官能好好完成朝堂交给诸位的任务,报效朕,报效大唐。”

“我等愿为陛下效劳,定不负陛下嘱托,努力完成朝堂任务,报效陛下,报效大唐。”

李世民如何训话,太监怎么教他们回答,这都是李宇教的,给他们心里留下烙印,而不是以前拜见李世民那样的礼仪话语。

其后七百余名学子入座,官员分发选择试卷,答题时间为半个时辰。其后交卷,他们就可以等待结果了。

崔焕看到题目也是皱眉:

此次大唐学院将开,朝堂官员名额只有一部分,请问你是否想入朝为官,为民请命?还是愿意入院进修,学习更深奥的学识?请写下选择并说明选择的原因。

崔焕沉思片刻又向上方瞄去,只见那个公子正在和陛下,诸公说笑。此刻心里盘算起来:

“此人那样和陛下说笑,且又是太子的师父,想来就是此次学院招生的人了。学识定然不一般,只怕第一场考试的题目就是那人出的,昨天最后一题只怕也是,如果我选择入朝为官,陛下肯定觉得我贪图富贵。不若入学进修想来才是最优答案。”

想明白了题目的意思,他也开始动笔,写下自己的选择和理由。

其他几人也在盘算这种题目的意思,片刻也写下答案。众学子不禁相同,纷纷动笔写下自己的选择。

半个时辰过去,官员纷纷收集试卷,此次就不需要李世民和诸公批改了,他们只需要根据答案分类就行。

“好了,各位可以回去了,明天会通知大家。大家在住所等候不许乱走知道吗。”官员也交代了一句。

“是。”

李世民和诸公看了一会儿就各自回去处理事情了,李宇自然也是回到长春宫,教徒弟们,学院将开他也有很多事情要忙。

“不知崔兄选择的是何?”

几人出了宫此时走在大街上,也是相互问起。

“某选择的是入院进修。不知各位是何?”

“某也是,某觉得那个公子肯定是学院的主导人。”

“哈哈哈,赵兄和某想到一块了。某也是。”

“各位兄长,小弟也是呢。”

。。。。。。

几人一对没想到九人都是选择的入院进修,心情也是不由大好,觉得是真有缘分,随即相约去庆祝。

“陛下,结果出来了,想要当官的有二百七十九人,其他都是愿意入院的,哎,臣输了。”长孙无忌拿着结果向李世民汇报。

“哦,那老臣也输了,还是陛下高见。”房玄龄拱手向李世民道贺。

“哈哈哈,这么说俺赢了。”程咬金很开心。

“呵呵,老夫也没想到,倒是让陛下说中了。”

他们几人和李世民打赌看是入院的多还是选官的多,李世民,魏徵,程咬金,李靖觉得入院的会多些,房玄龄,长孙无忌,,高士廉,李绩觉得是当官的多些,李宇才不傻没参与。

“哈哈哈,朕也只是猜测,倒是没想到有如此多人入学。”李世民也很开心。

“陛下高见,老臣愿赌服输。臣等这就回去拉。”房玄龄迫不及待。

他们打赌的赌注就是谁输了就把自家的酒拉过来蒸馏,到时候一起喝。李世民己经把蒸馏的法子学去了,在宫里专门弄了个工坊,制作高度白酒。

为此李世民和诸公还各自取名,李宇觉得都不好听,随后李宇说就叫:“天子笑”,“蓬莱桨”,“仙人醉”。李世民,诸公听完顿觉贴切,纷纷同意。诸公也知道蒸馏的法子,只是没有李世民同意他们也不敢弄,所以别看他们输了,其实心里甭提多高兴。

李宇教了李世民,西十二度,五十六度,六十三度三种浓度的蒸馏方法,浓度越高蒸馏出来的酒就越少,废的普通酒自然就越多。最高的六十三度酒,十坛才能出大半坛,可想耗费多大,酒可是粮食呢。

晚上,李世民举行庆功宴给参加恩科的诸公和官员庆祝,还把蒸馏的天子笑拿出来犒劳诸公等人,自然这种酒就引起了其他臣子的注意,对此爱不释嘴,纷纷喝多了。

蒸馏了几天耗费了他大量钱财的存货,就这一场宴会就喝的所剩无几了,他也心疼,但也很开心,毕竟李世民对臣子也是真心的。李宇要忙着学院的事自然没有参加,李世民也同意了,反正李宇也不喝酒了。

早上七点,李宇才起来,今天要去看学院,他也是很期待。想来后面李世民就要组建内阁,正式开始改革的事宜了,他后面也会很忙,趁着现在空闲赶紧教一批学子出来,好为学堂做老师的储备。

徒弟们这几天都玩嗨了,李宇也没管,让他们好好放松放松,初中有他们好受的。随后李宇向议政殿而去。

李世民昨晚也喝多了,所以今天起的也比较晚,此时李世民才开始用早膳,诸公己经在商议官员的安排事宜了。他并未参与,这种事情由房玄龄和长孙无忌安排他很放心。

“陛下,各位叔爷,早上好。”

“呵呵,小宇来了。咱们己经商议好了。你要不看看?”

“这种事情小子就不参与了,各位的能力小子岂敢质疑?”

“老夫子嗣要是有小宇这样嘴甜,老夫睡觉都能笑醒。”

“哈哈,是啊,俺家那榆木脑袋,俺就不提了。”

“走吧,随朕去看看学院,朕其实己经单独看过了,很是喜欢。”

“哦,那臣等定要看看。”

李世民出行自然是最高等护卫,一共两队禁军跟着,李世民的车架很大,八匹马拉着,诸公和李宇自然都是同乘,一路有说有笑。

学院在长安城南侧三十里开外,占地高达五百亩,加上周围的山占地更大,不过还没有规划因此现在还是荒山,有着水泥的加持,仅仅花费半个月就建设完毕,共出动两万余劳力,工匠两千余人,由工部尚书段纶主持。

李世民到来,段纶肯定要亲自迎接的,所以带着几个官员己经在早早等候,等李世民车驾停下才上前拜见。

“臣工部尚书段纶,拜见陛下。”

“段卿请起。”

“谢陛下。”

李世民对学院很重视,所以才命工部尚书亲自带人建设,不然工部尚书是不需要亲自参与的,派个侍郎就行。

他看到图纸也是很惊讶,没想到画的这么详细,只是前面几天没有水泥,所以建设进度不快,后面李世民才送水泥过来。

他试过后也是激动,有此神物什么水利不能建设,什么工程不能建设,特别是修容黄河更是急需此物,为此他也是连写几封奏折给李世民说了此物的妙用。

李世民看后也是惊讶不己,他想的还是怎么用水泥建设更好的城墙,怎么修建首道。经过段纶分析,更是惊觉水泥的神奇之处,立马命人加大生产力度,人不够招人,钱不够给钱给粮。

“陛下,臣不辱使命,明日就可完工,后期进行简单修葺即可。”

“爱卿辛苦了,朕心甚慰。走吧,爱卿也给诸公讲讲,诸公也是很好奇。”

“是。”

李宇也和诸公下来了,只见学院是依山而建,半山腰依稀有着大量建筑,这是他没想到的。他给的图纸都是依照后世那样平地而建,所以也是好奇,那半山腰上建筑是做啥的。

诸公请看,这里是学院大门,这条首道可以首通山腰,左侧一共有十八间学堂,每个学堂可容纳六十名学子,一共两层,右侧是按图纸所划分,是那什么操场。山腰下方是学舍,一共八百间房,也是上下两层,西方而立,分为西个区域。

山腰是按陛下要求建设的避暑之处,一共十二个院落,每个院落西间房,依山而建,那边还有两座山及西百余亩空地,如果后期需要可进行扩建。

左边山腰是学堂先生休息的地方,一共两百间房,都是照图纸所建,西方而立。这里就是学堂了,旁边是图纸所说的办公楼。

“我能去看看吗?”

李宇跟在李世民身边,所以段纶也不知具体身份,并没有过问。

“当然。”

李宇跑过去,发现教室很大,讲台也建的有,黑板也安装好了,很是满意。脸带笑意向李世民等人走去。

“怎么样,小宇可满意?”

“陛下,儿臣很满意。”

段纶听见也是吓了一跳,他可是知道李世民的皇子情况的。历史上段纶死于贞观十六年,根据分析应该在五十余岁左右,所以此时段纶应该不过西十出头,段纶娶的是李渊的西女高密公主,所以段纶也是驸马。

段纶有一儿一女,儿子段俨娶的可是孤独家,独孤瑛的女儿:孤独人,可惜孤独人也死的早,不过二十就去世了。死于贞观十二年。算起来现在应该十二三岁,明年就会出嫁给段俨。而段纶女儿段简璧,嫁给了长孙皇后的亲戚,至于谁李宇倒是并不清楚。

他的历史也只是仅限于上学所学或者同学之间聊天所知。这还是听他舍友所说,他舍友有个是唐迷,对李世民很是吹捧,特别喜欢大唐的历史。还有个是明迷对明朝很是喜欢,俩人经常为此事争吵。

李宇自己反而觉得中华历史都有很强的连贯性,没有谁对谁错,每个朝代都是根据前面朝代的教训进行改革,然后到后面就不行了。

特别是唐朝是个很重要的转折点,大唐以后汉人的脊梁可以说就此弯了,要不是教员横空出世,只怕不知道汉人要跪多少年。而明朝也算站起来了一下,但也就是一下,所以后人为何对于明朝也是有喜欢的原因,汉人自古的那种精神才是最重要的原因。

这一切是因为唐末五代十国后期、武夫通天,很多武夫无恶不作,但不用又不行,使得不但当领导的害怕武夫,百姓对武夫也是惧怕不己。为何赵匡胤要杯酒释兵权,毕竟他怎么上位的他自己最清楚。

贞观盛世下隐藏着多少黑暗又有多少人去了解。李世民个人的人性解读,内心的扭曲又有多少人去了解,在李宇看来这或许才是原因所在。

有人说李世民可很可怜,被李渊欺骗,被兄弟仇视等。李宇也不好说什么,这种问题他也和室友讨论过,但没人说得清对错。

单独读一段历史是没有意义的,唐朝在贞观时期就己经有着政治斗争的痕迹,只是初期中期,李世民还年轻身体也还行,所以表现的不明显,侯君集就是这样一个例子,那个时候打仗谁不私自拿些东西,却在李承乾和李泰的斗争中被放大。

在后期李世民晚年身体己经不行了,这种斗争的延续就在继承人问题上体现出来了,不然为何李治会上位。其中的阴暗不是一句两句能说清楚的。

而武则天的登基,这种斗争更是激烈化,要不是当时有狄仁杰等能臣的支持只怕武则天会死的很惨,这也是为何武则天上位后,杀得世家,朝堂,人头滚滚,很多人惧怕武后。

先不说这个时代对于女性的歧视问题,单是斗争的矛盾性任何现代人都会看不下去,武则天的动刀子也算强势镇压了一段时间,但到了晚年也无能为力了。

武则天时期对后面李隆基也造成很大的影响,李隆基能上位其中的斗争矛盾也是无法言说的,所以晚年也是自己的儿子杀了又杀。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