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大唐做院士
我在大唐做院士
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 > 我在大唐做院士 > 第51章 军乐解析

第51章 军乐解析

加入书架
书名:
我在大唐做院士
作者:
空白的键盘
本章字数:
8716
更新时间:
2025-06-21

“小子拜见各位爷爷,各位的名讳小子久仰,对各位的学识,见识自是深感佩服。”

李宇在前世对于那些娱乐明星反而不感冒,但对于那些国家级科学家却是深感佩服。袁隆平院士去世的时候他也是特意请了假去送行,当时大街上都是送行的百姓。

他也深感中华民族感恩之心是别的国家不能比的,或许正是这种精神,历史上才能留下如此多的名讳,袁隆平爷爷等人也一定会成为其中之一。

也正是这样的精神才造就了不一样的中华民族,历史上那么多外族能融入其中,这种精神的传承也是其中很重要的原因之一。

“既然如此,小子就说说了。”李宇也打算开历史课,这几个老学究可是他窥探许久的,心里甭提多高兴了。

“刚才孔老先生的问题,小子觉得何不重新编写一本字典作为幼童学子的识字之物,至于印刷技术各位想来己经见识过课本了吧,这个各位可以放心,如果各位能编写出来,小子负责印刷,并会附上各位的名字流传后世。”

几人听完,那种激动之情也是不言而喻的,他们对于李宇所说的留名,名望什么的己经不在乎了,反而对于编写字典充满憧憬。

“妙啊,老夫都没想到要重新编写。多谢小宇的提点,哈哈哈。”

“这花费的时间只怕不短,老夫还能不能活那么久的年岁都还是问题啊”欧阳询感叹。

在他们看来重新编写一部字典起码需要几年时间,他们对于自己的未来也不敢确定。

“这个各位爷爷可以不用担心,至于编写各位何不召集有能力的学士一起完成,毕竟这也是一个大工程,而且小子有一种方法可以大大加快这一进度,只需一年不到即可,但是需要的人自然也多。”

“哦,小宇可说来听听。”

“各位不是学了拼音嘛,各位可根据每个拼音字母进行分类,然后找出其中符合的字单独进行整理,其后再找人专门做注解就行,来,我给各位爷爷演示下,以各位的学识看一遍就懂了。”

“各位请看,我们这样分解。。。。。。”几人也是兴趣大增,纷纷靠近围观。

李宇拿来草纸给几位大学士讲解其中的方法和注解需要注意的地方,并详细说了自己的想法。

“哈哈哈,此法精妙啊,哈哈哈。”

“是啊,此等方法的确只需要一年不到即可完成,老夫算是见识了,小宇的学识老夫佩服。”

“如此,咱们只需召集一些老友帮忙即可完成,想来他们定不会拒绝,哈哈哈。”

李宇讲解了目录的用法,几人此时对于李宇才彻底信服,其后李宇又说了编写历史等事情,几人也是纷纷答应,特别是姚思廉更是激动,他可是史学专家。毕竟历史实在不是李宇的强项,既然有专业的人就交给专业的人做。

他们也是打算写奏折向李世民汇报这件事,内心的激动言语己经无法表达,其后纷纷离开,李宇也说了以后他们可以在学院山腰的豪华住宿区,专门管理这件事。

李宇打算以后专门建立一些豪华住宅,给以后的教授住,这可是宝贝啊,待遇自然不一样。

随后李宇让几个徒弟过来交代他们明天代课的事宜,他明天不打算教学,而是继续编写课本,还要问问李世民乐器的事情。

长乐此时在自己的院子里发呆,她也很想去学院,当时李宇没说,阿娘也不同意,而且最近在给他安排定亲事宜,虽然内心很开心,但此时也是些许失落。不知道为何一天不见到李宇她就有些烦躁。

“姐姐,我们去游湖吧。”

“没心情呢。”

“姐姐想来在想兄长吧?”

“嘻嘻嘻,姐姐别挠,妹妹错了、、、”

几人打闹起来,长乐心情也好了一些。

李宇也打算明天把几个女学生安排进来,其中有好几个己经很大了,可以作为先生先用。此时大唐可没有规定女子不能作为先生的,而且女子也可以上学的,不过是私学。

第二日一早,李宇坐着专门的马车去往长安找李世民。学院到皇宫坐马车只需一个时辰不到,骑马也只需两刻钟,己经很方便了。

虽然还早,路上己经有许多百姓肩挑背驮带着特产等物到长安城售卖,也有规模大小不一的车队,还有外国商人带着大队的骆驼驮着货物,繁华的气息己经开始蔓延。城门口守卫的官兵看到李宇马车的阵容也是立马放行显然不敢盘问。

“可看到刚才过去那是何人?”

“回大王,小人没看到,那人没露面。”

“既如此走吧,禁军护送不知是哪位皇子。”

“是,大王坐好。”

李宇来到李世民办公的地方,诸公也在,看到李宇也是随意打起招呼。他们跟着李宇学久了自然也学会了随意的妙用,发现这样真的很让人很安心,这或许就是李宇让人感到亲切的原因吧。

“小宇来了。”

“陛下和几位叔,爷,早啊。”

“呵呵,早。”

“小宇,早。”

“陛下,儿臣前来是想问问那乐器做的怎么样了。”

“有几个己经做好了,还有一个古筝乐师说需要点时间。朕让人先取来,你看看。”

李世民吩咐魏公公去让人拿,随后和李宇,诸公聊着他们刚才的话题。两刻钟后,几个乐官带着几件乐器而来。

“不知小宇可是都懂这些,这个‘胡琴’老夫倒是见过,其他的倒是没见过。”

“哈哈,房爷爷,这个叫二胡,和现在的胡琴很像,但是有区别呢。这个叫吉他,其他的其实我都不会呢,只是先做出来,等以后在摸索。”

“原来如此,不如小宇给我们看看这吉他是何法子?”

“自然,我先试试声音如何。”

现代乐器中,吉他,二胡,笛子,箫,在古代能制作的属于最简单的了,唢呐有些难,虽然是铜制作,但内部的芯却需要花些功夫、古筝的确需要一些时间,此时的古琴一般都还需要两三年才能做出一件。而且古筝李宇只是会认识音弦,至于弹唱那就没辙了。

钢琴才是他拿手的,制作其实也简单,只是冶炼工艺不行,因此反而成了最难得了。不单单是钢材的原因,内部的共振部件才是最主要的。

很多人可能觉得钢琴就是敲击琴弦才响的,其实不然,钢琴的原理是敲击琴弦,琴弦震动带动共振部件,共振部件发声的。

这也是为何钢琴需要放在空旷的地方原因,在现代很多人喜欢在钢琴上放各种东西,或者把东西靠在钢琴上,其实这种做法是错误的。

那些价格贵的钢琴不是说制作多么难,而是共振部件所用的材料不同。三角钢琴和普通的家用钢琴音色也不一样。

李宇可能有着小时候的留守儿童经历,所以对于钢琴在最开始接触时就有着莫名的喜爱,在上大学后就特意去学了钢琴,虽然和那些从小培养的孩子没法比,但他也玩了好几年,成了自己的一个爱好。

而且都不需要花钱去学习,很多学姐,学长都是很愿意教他的,他也因此变得开朗起来,大学几年也是他变化最大的几年,还是上大学好啊。

这也是为何往往大学舍友玩的深的基本都是一辈子,用现代话来解释,大学时期己经脱离了幼年的幼稚,初中高中时期的懵懂、也没有出社会后的面具。正是最真实,最感性的时候。

李宇试了试声音发现很不错,想来宫里的乐师都是按最高标准制作完成的,单单上面的漆都不同。

“不知陛下和各位叔,爷,喜欢听什么样的曲子。”

“嘿嘿嘿,这个俺可不懂。”

“老夫也不怎么听曲。自然也是不懂。”高士廉回答。

“我等武将肯定是不懂的。”

“那陛下呢。”

“朕想听听后世军乐如何?”

“哎,对,对,对,小宇啊上次你放的那个阅兵,那个曲子怎么样,俺老臣现在想起来就很是动心呐。”

“正是,老夫也是动心呐。”李靖也想起了阅兵的军乐。

“、、、、、”房玄龄,长孙无忌,魏徵,高士廉也相继附和,激动起来。不知道的还以为这也是几位武将,这很大唐。

“那个有些难呢,需要好几种乐器呢,不过我可以试试歌词加伴奏给各位唱唱如何。”

“如此甚好。我等还没听过呢。”

“朕也想看看是何歌词,想来一定不同凡响。”

“哈哈哈,好,那小子就献丑了。”

“向前方,我们的血气方刚。展锋芒,镇虎狼。”

“向前方,我们的步伐铿锵。风雨里,我挺起胸膛。”

“向前方,我们的热血滚烫将使命责任扛在肩上。向前方,铁流滚滚向前方、乘风破浪,威震八方,势不可挡。”

“、、、、、、”

随着李宇的唱起,李世民和诸公也安静下来,李宇也是尽量用低沉一些的声乐来演唱,可惜自己还是太年轻了,反正自己觉得不够好,表现不出那种气势。

李世民边听,边写下歌词,他们可不觉得难听,反而觉得很有意思,特别是歌词方面简单易懂,让人很容易就能在脑海里形成画面感,虽然曲调和此时的大唐不同,但词义却表现出了后世那种精气神是完全不同的。

几位国公也是品鉴其中的味道,对于歌词很是喜欢,他们都切实看过阅兵场面的,那种画面己经深深烙印在了他们脑海里,此生都会忘不掉。

“陛下,各位叔爷,小子还是太年轻了,声音有些稚嫩,要是能找一群声音雄厚的武将,再配上鼓声,打击乐器,那这首歌就完美了。”

“小宇己经唱的很好了,特别是歌词,老夫倒是很喜欢。”

“朕也觉得,这个小宇可以放心,朕安排人就是,来小宇看看,歌词是否对。”

“好的,儿臣看看。”

“陛下,这个是铿锵,不是扛枪。还有这里是荣光不是宏光、、、”李宇给李世民斧正歌词,李世民也跟着更改,其后重新书写一份。

“朕打算把这首曲作为军乐,不知诸公以为何?”

“陛下,老臣附议。”

“臣等附议。”

“儿臣觉得可以,不过儿臣觉得还要划分下。”

“小宇说说看。”

“这首曲子作为阅兵军乐就行,但要做为整体的军乐有些不合适,这里面还有门道呢。”

“哦,还请小宇详细说来。”

“我再给各位唱一个,各位听听。看看有何区别。”

“好。”

“在茫茫的人海里,我是哪一个。”

“在奔腾的浪花里,我是那一朵。”

“在征服敌人的大军里,那默默奉献的就是我。”

“、、、、、”

李宇唱的这个是另一首了,作为现代人都会很熟悉,语调却没有了那种磅礴大气。

“这、、、”

“这曲子略带苍凉之感,却又充满一种说不上来的哀情。”

“是呢,乐曲也是不同的,这就是曲子的妙用,不同的场景,不同的环境需要不同的曲调。”

“小宇可与我等细说其中的奥义如何?”

“自然,那我就给大家详细讲解下吧。”

李世民也亲自走下文案围过来,于是李宇就拿来草纸,给李世民和诸公讲解起军乐的不同用法,其中的奥秘如何,如此一上午时间就过去了。

“阿娘,孩儿来看你了。”下午李宇这才来到皇后的住所。

“小宇,阿娘听到了,进来吧。”

“阿娘气色看起来好了许多呢。”李宇进门就看到长孙皇后脸色明显红润了许多,没有了原来的苍白。经过一个月的调养看来是有效果的。

“是嘛,几个丫鬟说我还不信呢,看来是真的了。”

“阿娘,不知现在饮食情况如何?我看看是否还需要改进改进。”

“嗯,胃口倒是越来越好了,想来是有效果的。”

“那行,阿娘可别中断,饿了就吃,此时正需要能量的时候,等在过一个月孩儿再调整。”

“好,阿娘听小宇的。”

“阿娘,孩儿是来给你送礼物的。”

“哦,小宇快拿来看看。”长孙皇后显然很开心,自己的高明,青雀可是很少会来后宫,只是逢年过节才会看看,还都是她送礼物。

“阿娘请看。”

“这是?”长孙皇后显然没见过吉他。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