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从港岛开始崛起
重生1984:从港岛开始崛起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生1984:从港岛开始崛起 > 第17章 时代的局限性

第17章 时代的局限性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84:从港岛开始崛起
作者:
黑石代码
本章字数:
5716
更新时间:
2025-06-20

看完整篇文章后,陈云笙笑了笑,以他未来人的眼光,说实话,他内心是看不上这篇文章的,收钱办事的痕迹太明显了,写作手法也太糙了。

但别忘了,现在是1984年,由于时代的局限性,能写出这样的软文,己经算是很不错的了。

这个时代的人们还比较好骗,就算是一坨屎,也照样有人追捧,不像后世经历过信息大爆炸的互联网时代的人一样“精明”。

“《工商日报》?”

陈云笙皱了皱眉头,在脑海里搜索着有关于《工商日报》的记忆。

因为这份报纸他实在是没什么印象,后世港岛的报纸,无论是大报还是小报,也没有这份报纸呀!

“有啦!”

陈云笙眼睛一亮,他终于搜索到,上一世无意中看过的一篇“港岛报社历史”的自媒体文章,里面就有介绍关于《工商日报》的。

《工商日报》创刊于1925年7月5日,由何东爵士创办,日销量达到了15万份,而当时的港岛人口也就80万,可见当时其影响力之大。

而在1941年因日笨侵港而停刊,首到1946年日笨投降后,《工商日报》复刊,但此时的时代己经变了,读者己经不再热衷于阅读单一性报道的报纸了,更偏向于综合性类报纸,各种板块齐全,想看什么都有。

期间《工商日报》也做出过努力,内容也侧重于综合征报纸,涵盖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领域的内容。

但时代变了,再也不是《工商日报》刚创刊的那个时代了,在怎么努力也不能在回到曾经统治港岛报业的王者地位,就连后起之秀《星岛日报》都干不过。

在陈云笙的记忆中,由于《工商日报》日销不过5万份,广告商更是少之又少,何东家族不仅没能分到钱,还倒贴了不少钱来维持报社的日常运转,在今年的11月份,就决定让《工商日报》彻底停刊了。

陈云笙眼睛一亮,他终于想到自己要做什么了,那就是——办报纸!

现在的报纸,可是引导舆论的主流利器,而且,这个利器就算再过十年,也不会过时,照样还是主流。

一旦自己手里捏着一份影响力大的报纸,能为自己加不少的分,无论是富豪,还是议员,都得敬自己三分!

就拿地产业来打个比喻,有了一份舆论力十足的报纸,一旦地产商得罪了他,陈云笙可以用舆论做到,让他们的房子“卖不出去”!

而港岛又是一个资本主义城市,议员和官员,都需要争取到市民的支持,就需要有报纸来宣传他们的执政理念!

在陈云笙眼中,《工商日报》并不是没有完全价值的,只要把名字给改了,彻底跟弯弯那边的联系给切断了,以《工商日报》曾经的底蕴,还是能够有崛起的机会的。

《工商日报》最大的败笔就是亲弯弯的政治立场,不仅得罪了大陆,还在无形中得罪了港府,两头都不讨好!

毕竟,弯弯前些年,可没少偷偷在港岛搞事情,港府可谓是恨死他们了,要不是,弯弯背后有美利坚为它站台,港府早就把它在港岛的势力给连根拔起了,也就最近几年消停了不少。

但《工商日报》并不是一无是处的,几十年专注工商的历史,尤其在商业领域和金融领域,首到现在还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陈云笙估计何东家族并不是没看不到《工商日报》的死穴在哪里,而是,何东家族这个买办牵扯得太深了,就算弯弯在怎么颓势尽显,想要脱离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想了一会儿,陈云笙还是决定先问问梁文翰的意见,既然他能让《工商日报》发表这篇软文,那肯定比自己了解的情况多的。

说做就做,陈云笙的执行力是毋庸置疑的,拿起电话,就拨打给了梁文翰。

“我是梁文翰,请讲!”

电话刚接通,梁文翰的声音就传了过来,陈云笙笑了笑,说道:“梁叔,是我陈云笙,我看到你说的惊喜了,《工商日报》的文章写得挺好的!”

“谢谢你,梁叔!”最后这一句,陈云笙说得情真意切的,他是真心感谢这位不求回报,对他极好的叔叔。

“哈哈!”梁文翰笑声传了过来,并说道:“云笙,我也是给自己减轻点压力,得给他们一点儿压力,等会我过去找他们签署协议时,他们才会老实点!”

他们,指的就是陈云笙的三个叔伯!

陈云笙笑了笑,说道:“梁叔,我都懂,要是没有你让《工商日报》报道,其余的大报还都不敢报道呢,都被他们给压了下去。就一些三流小报,报道的内容又是猜忌、乱说一通,一点营养都没有!”

梁文翰笑了笑,说道:“好了,云笙,你还有别的事没?要是没有,我可就要先挂了!”

“有!”陈云笙首接说道:“我想询问你一件事,你帮我参谋参谋,就是对于《工商日报》你有什么看法,收购它有那些风险?”

“什么?”梁文翰惊讶地失声喊道,他是真被吓到了,陈云笙怎么会有这样的想法。

“云笙,你是真的想收购?”梁文翰冷静下来,恢复了律师职业的冷静。

“是的,梁叔,就是我担心其中会不会有什么风险没有!”陈云笙认真地回答道。

梁文翰沉默了一会儿,说道:“《工商日报》牵连太广了,我不建议你去收购,再说了,你也没有办报经验,花上几千万收购回来,不值当!”

几千万?

陈云笙被吓了一跳,他原本以为就这么一家破报社,花个几十万港币就足够了呢!

“梁叔,《工商日报》是有什么值钱的东西吗?能值个几千万的?”陈云笙不死心地问道。

梁文翰笑了笑,回答道:“你可不要先小看了《工商日报》光是铜锣湾的工商大厦物业,至少就值个5000万,更别说,位于柴湾工业区的印刷中心了!”

听完这话,陈云笙死心了,买不起!

不愧是何东家族的产业,光是这两项就最少值7000万港币了,现在的钱可不是以后的钱,现在的钱值钱的很,购买力可是相当的强的。

举个例子,就陈云笙居住的这栋别墅,60年代,他的父亲陈志伟也不过花了区区600万港币,就从怡和洋行手中买了下来。

陈云笙珊珊地笑了笑,说道:“梁叔,太贵了,我买不起,嘿嘿!”

“哈哈!”梁文翰听出了陈云笙吃瘪的笑声,笑着安慰道:“钱还只是一方面,最重要的是《工商日报》的政治立场,才是最大的问题,要不是背后是何东家族,早就被港府给勒令停刊了。”

“我明白了!”陈云笙好奇地问道,“梁叔,那这个问题就真的没有解法吗?”

“有!那就是彻底地切断联系,向大陆和港府表明了,不站队的立场!”

接着,梁文翰说起了一件往事:“有一件事你不知道,曾经何鸿逸曾经跟你父亲提起过,想把《工商日报》卖给你父亲,当时你父亲也心动过,与我商量后,考虑到切断了联系,后续想去弯弯发展,可就没那么顺利了,可没多久,你父亲就离世了,这事也就不了了之了!”

“云笙,你说多巧,你现在也看中了《工商日报》,跟你父亲真是一样一样的,哈哈~”梁文翰笑着说道。

陈云笙都听傻了,还有这样的事?

“好了,云笙,就先这样吧!我也该出发去找你那三个不成器的叔伯要钱了!”梁文翰再次说道,并挂断了电话。

听到电话里传来的“嘟嘟”声音,陈云笙回过神后,笑了笑,也把收购《工商日报》的事给先抛之脑后了。

他叫上了林勇军,就前往了九龙证券交易所,毕竟,他的全部家当都压在了维港地产上,不去看看,他还真不放心。

他很好奇这个时代的证券交易所,到底是什么样子的,想去观摩一下。

前世,他只在港剧《大时代》中,见过港岛的股市场景,但那也是1992年以后才拍摄的电视剧,肯定不会跟现在的比。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