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1984:从港岛开始崛起
重生1984:从港岛开始崛起
当前位置:首页 > 都市 > 重生1984:从港岛开始崛起 > 第18章 九龙证券交易所

第18章 九龙证券交易所

加入书架
书名:
重生1984:从港岛开始崛起
作者:
黑石代码
本章字数:
4704
更新时间:
2025-06-20

九龙证券交易所,虽然名字中带有“九龙”二字,但证券交易所的位置,其实根本就不在九龙半岛。

而是,坐落在皇后大道,其余的三大交易所也在这附近。

毕竟,皇后大道是港岛的金融核心区,股民也都聚集在这里!

【Ps:目前港岛的联交所还没正式合并成立,还得等两年后,也就是1986年!前面第3章节,介绍过卜公码头地块上的交易广场,刚刚封顶,这里就不多阐述了!】

九龙证券交易所,创办于1972年,创始人是东区区议员陈普芬。

由于九龙证券交易所创办时间比较晚,实力和规模,是西大证券交易所中最弱的那一个,也被金融业人戏称为——3.1会!

意思就是说,无论是实力,还是规模,还达不到其余三家证券交易所的三分之一。

但可别就此小看了陈普芬,她绝对不是个简单的女人,自1972年九龙证券交易所成立之后,有好几个上市公司的董事局主席都是她,并且最后还能全身而退。

可见这些交易所的创始人,屁股底下是有多么地不干净。

就像《大时代》里的陈万贤,掌控者交易所这种上市渠道,想要获利还不是简简单单的。

而且,陈普芬还是东区的区议员,由此可见,港岛的议员私底下,并不廉洁!

传闻,当年想要在西大交易所任何一家上市的公司,只要公司资产有2000万港币,然后私下再给交易所的董事们送上一些股份,就可以轻轻松松地上市。

正因为这样,在1971年金银证券交易所成立,到了1972年九龙证券交易所成立后,短短两年时间,港岛就足足上市了198家公司,而在这之前港岛上市的公司,一共才100家出头,整个证券市场扩容了近两倍。

一时间,整个港岛都陷入了狂欢,炒风盛行,反映市场指数的“恒指”飙升至1774.9点的历史高位。

而陷入狂欢的港岛人,都下意识的忽略了风险,准确点来说,全世界就没有人能够抗拒得了,与魔鬼做游戏的诱惑。

这个魔鬼就是——“金钱!”

过度的炒风,最后让股民们体验到了与魔鬼做游戏的后果,也让港府见识到了,没有管控的金融市场的破坏力是有多么的恐怖。

当1973年的“大股灾”降临时,恒生指数从1774.9点暴跌至500点,33支蓝筹股市值跌去了七成有余,无数的股民、富豪瞬间破产,天台排队的人数更是数不胜数。

于是,港府在1974年颁布了《证券条例》和《保障投资者条例》两部法案,并成立“证券事务监察委员会”和“商品交易事务监察委员会”两个部门来监管市场。

这两个部门也就是“证监会”的前身。

于此同时,驳回了新的证券交易所的申请,不允许出现第五家交易所了,并把西大交易所合并的事宜,也提上了日程。

【Ps:恒生指数,是恒生银行在1969年公开发布的,这个时候的恒指还只是单纯的“经济阴晴表”。】

“铛铛铛!”

九点一到,开市钟声准时响起,九龙证券交易所里面人头攒动,很是热闹。

陈云笙怀着好奇心随着人流走进交易所后,立刻被里面的场景给弄傻眼了,呆呆地站在原地上。

“铃铃铃……”

“新港置业,扎三手!”

“升、升、升……”

“安达科技,沽五手!”

“跌、跌、跌……”

“快,快帮我记新世界发展,扎七手!”

“……”

“……”

电话声、下单声、吵闹声中,一张又一张的便签纸在空中传递来传递去。

穿着红马甲的交易员,脸上并没有传说中逼格满满的冷酷,而是一个个都带着无法压抑地兴奋、疯狂的神色,围在股票行情板的栅栏前,手里的报价单高高举起,并大声叫喊着买卖数量。

而在,铁栅栏内的写单员也是忙个不停,不停地从交易员手里接过填写好的报价单,一边进行核对股票数量,一边对着身后的报价员,通报着股票数量进行买卖,最后盖上章后,快速将报价单递还给交易员。

报价员接到指令后,快速在股票行情板上写好沽、扎,后面的数字则是手。

沽,是白话的音译,意思就是“做空”。

扎,也就是“做多”。

手,则是股票的数量。

在港股做交易,100股为一手,大多都是科技股的股票;500股为一手,大部分都是公共事业类的股票;1000股为一手,绝大部分都是地产股和金融股。

当然了,这只是简单概括下而己,不是绝对就怎么分的,一手多少股票,都是由上市公司自己决定的。(书友们能有个印象)

而在交易隔离区,数不清的股民,看着股票行情板上的数字变化,疯狂地叫喊着。

有人喊“升”,有人喊“跌”。

“升、升、升啊,扑街……”

“哈哈~真的跌了,真的跌了。”

“叼你个老母嗨……”

“呸!嘢渣(垃圾)”

“……”

每当股票行情板上的数字变动时,有人脸上不可抑制的狂笑着,也有人难以承受地骂着娘,骂着上市公司不当人子。

升升跌跌,每一次的数字变动,都意味着有人,能在几秒内就赚到了巨额的财富;也有的人,在几秒内就把整副身家给输得干干净净。

陈云笙揉了揉自己的脸庞,交易所的场景,完全超乎了他的想象,原本他想象中逼格满满的场景碎了一地,这简首比深水埗的菜市场还要乱嘛!

如果没有亲眼看到,他是打死都不会相信,象征着财富的证券交易所,就这样?

首到这时,陈云笙才意识到,1984年的时候,依旧还是黑板报价法,也叫股票行情板,报价员写股价的时候,用的也不是粉笔,而是可擦拭的油性笔。

他还留意到,铁栅栏内布满了监控,一面接到监控室,一面在铁栅栏上面,有几台电视机实时播放着黑板上的数字变动。

与此同时,两边的音响也会实时将股价通报给股民,让股民可以清楚了解到实时股价的变化。

若是需要购买和卖出,立马就可以到自己开户的证券公司柜台下单,交易员一接到报价单就会立马跑到铁栅栏边上处理。

陈云笙拍了拍额头,都怪《大时代》电视剧的误导,港岛还得在两年后,合并成联合交易所后,才正式推出第一代交易系统。

现在整个交易大厅,连个电脑线都没看到,他都有些怀疑,有没有网线还两说呢!

错乱章节催更!
返回
指南
快捷键指南
全屏模式
上下移动
换章
加入书架 字号
调整字号
A-
A+
背景
阅读背景
错乱漏章催更
  • 新书推荐
  • 热门推荐
  • 猜你喜欢